卸载:umount 设备名称 或者 挂载目 例如: umount /dev/sdb1 或者 umount /newdisk
当一台服务器需要较大存储空间时,由于单块磁盘的空间容量相对较小,那么则需要连接多块磁盘。但是我们知道,一般计算机上的磁盘接口只有2-4块,服务器的磁盘接口可能有4-8块,不管怎样,接口数总是较少的。当需要连接更多磁盘时,则需要外界设备的辅助,磁盘阵列就是最常用的外界设备之一。
嵌入式岗位,是介于硬件工程师和软件工程师之前的一个岗位。他的工作内容需要他既懂代码编写,也会硬件板子。
伴随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云盘系统不断涌现,百度、360、金山等都推出了各自的云盘产品,而云盘存储的模式也越来越被用户所接受,也有越来越多的公司跃跃欲试,想在云存储领域大展拳脚,有一番作为。但是开源Hadoop平台实现语言Java和操作系统Linux的限制,Windows用户桌面版云盘客户端的开发成为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
作为一个新人,怎样学习嵌入式Linux?被问过太多次,特写这篇文章来回答一下。 在学习嵌入式Linux之前,肯定要有C语言基础。汇编基础有没有无所谓(就那么几条汇编指令,用到了一看就会)。C语言要学到什么程度呢?越熟当然越好,不熟的话也要具备基本技能。比如写一个数组排序、输入数字求和什么的。学C语言唯一的方法是多写程序多练习,编译出错没关系,自己去解决;执行出错没关系,自己去分析。以前我是用VC来练习C语言的,经常去尝试着写一些C语言竞赛的题目。它们是纯C、纯数学、纯逻辑的题目,不涉及界面这些东西,很适合煅炼你的编程能力。 回到主题,首先我们要明白你的目的是什么,大概来说所谓嵌入式Linux可以分为两部分:底层系统、应用开发。如果你是想做应用开发,那么你去把C语言、数据结构、JAVA什么的学好吧。嵌入式应用开发和PC上的应用开发并没有什么特别要注意的。也许你说在嵌入式上要做些优化,是的,要优化,但是未经优化的程序和PC上的程序开发没什么差别。另外,当你有能力去优化时,你已经不用来问这个问题了。具体到某个例子,比如说开发界面,在PC上我们用VC;在嵌入式Linux里也许我们用QT也许用Android,这个时候你应该去学学QT、Android的编程。但是基础还是C或JAVA,在此基础上去熟悉它们的接口。你学过VC的话,也是要花时间去了解那些类、控件的。
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于一个程序开发人员,电脑的操作系统的最佳选择不应该是 Windows,而是 Mac 或者 Linux。
1) Linux 来说无论有几个分区,分给哪一目录使用,它归根结底就只有一个根目录,一个独立且唯一的文件结构 , Linux中每个分区都是用来组成整个文件系统的一部分。
3A5000板卡采用全国产龙芯3A5000处理器,基于龙芯自主指令系统(LoongArch®),市面上龙芯3A5000主板价格都在上万元,可以说是非常贵了,
在前文《磁盘开篇:扒开机械硬盘坚硬的外衣!》中,我们了解了机械硬盘的物理构造,是由磁盘面,磁道、扇区等更小的单位组成的,如下图:
通过裁剪现有Linux系统(CentOS7.6),创建属于自己的min Linux小系统,可以加深我们对linux的理解。 利用centos7.6,搭建-一个小小linux 系统,很有趣。
友情提示:公司名字后面的日期代表投递日期,面试批次后面的时间代表面试时长和面试日期。
本文为joshua317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转载自joshua317博客 https://www.joshua317.com/article/162
存储的配置总结下只有2步:持久化配置 和 权限配置 。一般来说这两步是可以合在一起的,只是使用多路径软件时需要分开来讲(多路径软件多了一个多路径聚合的步骤)。
今天有幸听了腾讯CSIG技术总监黄闻欣总监来学校的一场讲座,受益匪浅,也对自己今后的学习路线和生活有了很大的、新的认知。特意总结一篇文章来复盘收获。讲座开完后,特意买了一本总监出版的书《Android移动性能实战》来好好学习。
版权声明:本文为王小雷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dream_an/article/details/50099809
优秀的产品离不开完善的测试,即使一个简单的USB接口也要确保稳定性及兼容性。不同的U盘在ARM+Linux板卡下的兼容性、速率怎么样呢?本文将为大家提供测试参考数据及详细测试步骤!
作者:bobyzhang,腾讯 IEG 运营开发工程师 0. 故事的开始 0.1 为什么和做什么 最近家里买了对音响,我需要一个数字播放器。一凡研究后我看上了 volumio(https://volumio.org/) 这是一个基于 Debian 二次开发的 HIFI 播放器系统,可以运行下 x86 和树莓派上。 我打算让 volumio 运行在我 2009 年购买的老爷机笔记本上,也让它发挥一点余温热。正常操作是将 volumio 的系统镜像刷到 U 盘上,连接电脑后使用 U 盘启动系统即可。但是家
大家好,我是 Peter,昨天群里有小伙伴咨询page cache的问题,看到网上有篇不错的文章,分享给大家。如果大家有想看的内容,欢迎给我留言。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OS)是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计算机程序。操作系统需要处理如管理与配置内存、决定系统资源供需的优先次序、控制输入设备与输出设备、操作网络与管理文件系统等基本事务。操作系统也提供一个让用户与系统交互的操作界面。--- 参考百度百科
在使用archlinux启动盘之前需要用dd命令将U盘刻为启动盘,这样就导致整个U盘分区被dd修改,最明显的是第一个装有安装环境的分区被分配了一个iso9960标志并且使用cfdisk打开该设备是会有提示使用写命令是会丢失丢失该标志从而导致标签异常使得启动异常,而安装环境仅有600+M,白白浪费了该启动盘的其他空间,因为不可以新建分区。
一、磁盘分区 1. 磁盘分区概述 2. 磁盘分区实例 3. 查询磁盘情况 4. 磁盘情况其他指令 二、网络配置 1. 网络概述 2. 配置 Linux 网络环境 3. 设置主机名和 host 映射 4. 补充 主机名解析过程 一、磁盘分区 1. 磁盘分区概述 Linux 操作系统只有一个根目录,根目录下又分几个区分别分给某一子目录使用,Linux 操作系统中的每个分区都是整个文件系统的一部分,硬盘中的每个分区都会挂载到文件系统的某一目录中。 Linux 硬盘分为 IDE 硬盘和 SCSI 硬盘,IDE 硬盘
硬盘的种类主要是SCSI 、IDE 、以及现在流行的SATA等;任何一种硬盘的生产都要一定的标准;随着相应的标准的升级,硬盘生产技术也在升级;比如 SCSI标准已经经历了SCSI-1 、SCSI-2、SCSI-3;其中目前咱们经常在服务器网站看到的 Ultral-160就是基于SCSI-3标准的;IDE 遵循的是ATA标准,而目前流行的SATA,是ATA标准的升级版本;IDE是并口设备,而SATA是串口,SATA的发展目的是替换IDE;
Linux 系统中“一切皆文件”,所有文件都放置在以根目录为树根的树形目录结构中。在 Linux 看来,任何硬件设备也都是文件,它们各有自己的一套文件系统(文件目录结构)。
大家好,我是 Peter,关注我号的朋友应该了解我写的文章大都是内核和操作系统方向,除了内核外,网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体系架构,内核,网络,我认为是职业生涯发展的三大法宝。目前市场上体系架构,内核相关的书籍已经很多,但是一直没有找到比较好的网络书籍。 得知飞哥写了一本《深入理解 Linux 网络》,第一时间拿来拜读。一口气读了三分之一,受益良多,这里也推荐大家看一看。 为什么推荐飞哥的这本网络书? 一般业界在网络上的学习资源主要就是协议和编程。比如 TCP 三次握手四次挥手、HTTP 报文格式,比如使
Kali Linux,简称Kali,是用于安全攻击的最新Linux发行版。它是BackTrack Linux的后继者。不像多数Linux发行版那样,Kali Linux用于渗透测试。渗透测试是一种通过模拟攻击评估计算机系统或网络安全性的方法。在整本书中,我们将会探索一些Kali Linux所提供的工具。
R-Studio这个软件是Windows电脑和Windows服务器上都能运行的、可以恢复Windows文件系统的绝好软件,我试过了5种以上的恢复软件,就这个软件的恢复效率和结果最好。我先普及一些背景再介绍R-Studio怎么用。文档比较长,但是你看完的话肯定不虚此行。怕你看不完,我把最重要的一句话先说下,一旦发生误操作,赶快停下、关机,不要破坏原现场、不要破坏原现场、不要破坏原现场,先冷静下来然后仔细看完这篇文档。(建议先收藏,文档用时方恨没收藏,我保证不删除)
windows系统下安装linux(ubuntu)双系统 原创程序员爱酸奶(QuellanAn) 最后发布于2018-03-09 13:41:13 阅读数 24907 收藏 展开 最近在找工作,很多面试要求上都写着熟悉linux系统,擅长shell编程,虽然在学校学过操作系统的课程,但是到现在出来工作,学的课程忘得也差不多了,并且那些linux命令不经常使用的话,还是很容易忘记的,以前也有一段时间想学学linux,但是一直没有狠下心来,总是在网站(实验楼https://www.shiyanlou.com/)上学习,但是那种其实很难坚持下来,在window系统上装过虚拟机,然后再虚拟机上装的ubuntu,但是相当于一个软件使用,使用起来是相当的卡,体验感太差,终于下定决心装一个linux系统了,不过感觉还是离不开windows系统,毕竟做java开发从学校到现在都是用window系统,怕一下子换了有点适应不过来,所以就装了一个双系统。 好了,废话不过说,直接开始,首先需要准备的东西: U盘(容量>8G)、UltraISO刻录软件、Ubuntu 镜像文件 1.U盘是做启动盘的,就像用老毛桃或大白菜把U盘制作成启动盘装window系统一样。最好3.0端口,比较快。 2.在电脑上下一个UltraISO软件,可以百度UltraISO(https://cn.ultraiso.net/xiazai.html 免费下载试用就可以了)第一个就可以。 3.ubuntu镜像文件,这个可以在官网上下载,我用的是ubuntu 15.10.你们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镜像文件就行网址:http://old-releases.ubuntu.com/releases/ (希望对你们有用)。
广义上Cache的同步方式有两种,即Write Through(写穿)和Write back(写回). 从名字上就能看出这两种方式都是从写操作的不同处理方式引出的概念(纯读的话就不存在Cache一致性了,不是么)。对应到Linux的Page Cache上所谓Write Through就是指write(2)操作将数据拷贝到Page Cache后立即和下层进行同步的写操作,完成下层的更新后才返回。而Write back正好相反,指的是写完Page Cache就可以返回了。Page Cache到下层的更新操作是异步进行的。
前言 互联网公司一般都会运行着几千到几万的服务器。一般的监控会采用类似ganglia/falcon类似的工具,在本地启动一个agent,把数据统计上报到集中式的服务器中,用来监控和分析系统的问题。 另外,有atop这样的工具,可以运行在服务器上,在本地写下record文件,atop命令本身也可以分析record文件,其中保存的数据的粒度更加细致,可以精确到线程级别,还有IPC,主频等等。 经验来看,atop每天生成的record文件大约500M左右,保存最近的一段时间,似乎也不是问题。用集中式的监控,配合上atop,对于问题分析来说,会有一些帮助。 分析 1,atop的改进 atop的代码量本身并不大,官方的代码在: https://github.com/Atoptool/atop.git 在使用atop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作者也做了相应的修改: https://github.com/bytedance/atop 在bytedance-features分支上。作者把patch发送给maintainer,但是maintainer一直没有回复。在这里,列举一下改动的内容,如下。 2,smaps的优化 尝试使用smaps_rollup代替smaps,用来提高atop收集进程的PSS内存使用的效率。这个patch会在4.14上有所提升。一般情况下,建议在atop收集的时候不要加上-R选项。因为在atop读/proc/PID/smaps的时候,会walk整个PID进程的页表,期间会lock住内存页表的锁。如果在这期间PID进程发生了page fault,也需要lock,就会造成锁的进程。影响PID进程的性能。 3,数据破损问题 atop使用裸数据的方式保存record文件,其中包括三部分:raw record,就是头信息; scompbuf,是系统状态信息的数据; pcompbuf,是task级的状态信息数据,大小和task数量有关系。为了减小record文件的大小,对于 scompbuf和pcompbuf还采用了压缩。所以,数据必须完整的 rr,scompbuf,pcompbuf顺序写下去的,否则atop无法识别数据。 good case : ... rr,scompbuf,pcompbuf ... rr,scompbuf,pcompbuf ... bad case : ... rr,scompbuf[missing] ... rr,scompbuf,pcompbuf … 例如上面的例子,在写完rr,scompbuf之后,atop发生了crash,再重新启动,就会丢失后面的 pcompbuf,造成了整个record文件的不可用。 在patch中,作者使用writev进行写入数据,要么都写入成功,要么都写入不成功,用来防止这种case发生。 4,IPC造成的虚拟机性能抖动 IPC,instructions per cycle。可以用来衡量CPU运行的效率。通常是通过perf采集的数据。 提到perf,就要说明一下它的工作原理:intel的CPU上集成了PMU,用来采集硬件的信息。可以收集的硬件信息很多,可以通过perf list | grep Hardware来看。但是硬件的寄存器有数量限制,所以需要通过wrmsr指令告诉CPU收集哪些具体的事件,再通过rdpmc指令来读取对应的数据。 在虚拟化场景下,在虚拟机中使用PMU又复杂了一下,在虚拟机中执行wrmsr和rdpmc的时候,都需要虚拟机从none-root模式退出,影响了虚拟机的性能。 在patch中,作者让atop支持perfevents的配置,支持三种模式:enable模式,启用perf收集IPC。disable模式,禁用perf收集IPC。auto模式,在启动的时候,atop自动检查是否在虚拟机中运行,如果在虚拟机中,禁用;在物理级中,启用。默认是auto模式。 5,减小record文件 如果是大规格的服务器,40CPU,甚至到96CPU,通常运行大量的docker,里面运行了很多的task。其中很多task占用资源很少,但是依然会占用atop的record文件。 在patch中,支持了配置参数recordcputop & recordmemtop。用来配置收集cpu和内存的topN。其他的task可以忽略。作者测试线上的服务器36CPU, about 500 processes的场景,大约节省了40%的磁盘空间。 6,加速读record 一般在ganglia上看到系统抖动,例如下午三点十分,在对应的服务器上执行: atop -r / var/log/atop/atop_xxxx -b 15:10 如前文所述,因为rawrecord的原因,则会从头读到尾,直到匹配到对应的时间。对于log盘的使用,尤其是虚拟化场景,会限制IOPS。这
下载PuTTY软件,并在C盘安装目录中,找到pscp.exe文件,将pscp.exe的路径加入到系统环境变量Path中, 官网下载地址:https://www.chiark.greenend.org.uk/~sgtatham/putty/latest.html
----时间过得好快,不知不觉又到了周末了。记得上周发的文章,有前辈帮忙指出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手机上看代码不是很好,还有就是文章的字体比较小,看的比较累(这里非常感谢前辈们提出的不足之处),在往后我想把示例代码还是写到文章里,再把源码传到github上,感兴趣的朋友到时候可以去github上下载源代码看。好了,废话不多说,进入今天的主题-------linux系统如何管理文件系统?其实说到这里,记得在学校的时候,学过一段时间的文件管理,那个时候还是第一次接触linux,但是接触的是Linux运维方面的知识,学的很浅;通过这几天再次对文件管理的学习,让理解的更深,现在总结分享出来给大家:
适用于 Linux 的 Windows 子系统可让开发人员按原样运行 GNU/Linux 环境 - 包括大多数命令行工具、实用工具和应用程序 - 且不会产生传统虚拟机或双启动设置开销。
大概就是,进程写文件(使用缓冲 IO)过程中,写一半的时候,进程发生了崩溃,会丢失数据吗?
稍微了整理了一下win10和linux双系统的安装教程,第一个选项是进入U盘linux live,等等) 第一点设置boot挂载点。
要理解 raid5数据恢复原理首先要先认识raid5,“分布式奇偶校验的独立磁盘结构”也就是我们称之为的raid5数据恢复有一个概念需要理解,也就是“奇偶校验”。我们可以把它简单的理解成为二进制运算中的“异或运算”,通常使用的标识是xor。这个用运算的规则就是若二者值相同则结果为0,若二者结果不同则结果为1。
运维行业正在变革,推荐阅读:30万年薪Linux运维工程师成长魔法 一、存储设备的挂载和卸载 存储设备的挂载和卸载常用操作命令:fdisk -l、df、du、mount、umount。 fdisk -l 命令 1.作用 查看所有硬盘的分区信息,包括没有挂上的分区和USB设备,挂载时需要用这条命令来查看分区或USB设备的名称,比如挂载U盘时。 注意:Linux中既然硬件是以文件形式存在,则也可以ls -l /dev/sda*查看第一块硬盘的分区信息 df 命令 1.作用 统计磁盘空间或文件系统使用情况
Linux 操作系统只有一个根目录,根目录下又分几个区分别分给某一子目录使用,Linux 操作系统中的每个分区都是整个文件系统的一部分,硬盘中的每个分区都会挂载到文件系统的某一目录中。
我对Linux不是很熟悉,我在学习的过程中记录了很多笔记,在去年发过一篇文章:CentOS 7系统服务器上安装R和Rstudio,并在浏览器中运行Rstudio,今天我把CentOS云服务器挂载云硬盘与硬盘分区这一章的笔记分享给大家。本教程是以腾讯云服务器和云硬盘介绍的,所以要实操的话,你自己还需要花点钱。 1、云硬盘的挂载
虽然Win10正式版发布的时间并不长,但是现在使用这个新系统的用户已经非常多了。而最近有位用户因为工作需求,想要在全新的windows10系统中安装Linux双系统。那么,这该如何操作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下在Win10下安装Linux双系统的具体方法。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硬盘的发展史: 1956年9月13日,IBM的IBM 350 RAMAC(Random Access Method of Accounting and Control)是现代硬盘的雏形,整个硬盘需要50个直径为24英寸表面涂有磁浆的盘片,它相当于两个冰箱的体积,不过其存储容量只有5MB。 1971年,IBM开始采用一种名叫Merlin的技术生产硬盘,这种技术据称能使硬盘头更好地在盘片上索引。 1973年,IBM 3340问世,主流采用采用红色。这个大家伙每平方英寸存储1.7MB的数据,在当
Minix 是一位教授为了方便授课,所以购买了一个 Unix 操作系统, 仿照着 Unix 开发了自己的操作系统 Minix ,并且公开源代码。但是这位教授不打算商业化,也不打算更新,没接受任何更新,因为它的目的仅仅是授课。Linus 在 1991 年开发了 Linux。 Linux 依然开源免费,且不断更新。 Minix 和 Linux 以前流行都很广,但是 Minix 不更新,所以 Linux 影响力比较强大。 Linux 在服务器端占有率十分高,因为它安全稳定。字符界面也比图形界面在速度和安全方便更加强。
程序员中对使用的系统据说有个歧视链,就是mac歧视linux,linux歧视windows。当然,这只是一个段子,但是根据岗位的不同,有的系统更便利,对于开发来说,mac和linux比较方便,Windows会有一些设置啥的比较麻烦。而像我这种运维菜鸟,各种系统都会接触一些,但是自己刚写的shell脚本最好是centos或者Redhat等系统测试,因为公司的大多数服务器都是在这些系统上跑的。为了方便自己学习,我决定在我的破笔记本上装个双系统玩玩,这一玩就是4-5天。最终搞定。中间遇到不少坑,这里总结一下分享给大家。
写这篇就当是学习的笔记和总结。文笔不好有什么错别字或不通的地方大家多担待。 很少使用Linux系统,前段时间因工作需要,要在一台服务器上安装centos7,服务器默认的引导方式是Uefi,下载ISO镜像用UltraISO刻U盘后引导安装但是报错,进入dracut#命令行,当时完全是懵的一堆英文单字没几个认识。只能百度搜索出错原因和解决方法,以下就是网上说的方法和自己实践的总结。 先说下出错的原因:centos7镜像刻U盘后,u盘目录下:\EFI\BOOT\grub.cfg文件里的内容写的是u盘卷的信息(Linux下标签的信息)下面黄色字体 CentOS\x207\x20x86_64 应该写入U盘卷的信息,但是Win系统下fat32分区卷的信息只能写入11字符而且不可以有 \ 字符。还有最坑的是只能是大写,小写会自动变为大写。 这样就造成了U盘卷标信息和grub.cfg里的写的标签信息不一样。安装就会报错找不安装源。 menuentry ‘Install CentOS 7’ –class fedora –class gnu-linux –class gnu –class os { linuxefi /images/pxeboot/vmlinuz inst.stage2=hd:LABEL=CentOS\x207\x20x86_64 quiet initrdefi /images/pxeboot/initrd.img} menuentry ‘Test this media & install CentOS 7’ –class fedora –class gnu-linux –class gnu –class os { linuxefi /images/pxeboot/vmlinuz inst.stage2=hd:LABEL=CentOS\x207\x20x86_64 rd.live.check quiet initrdefi /images/pxeboot/initrd.img} submenu ‘Troubleshooting –>’ { menuentry ‘Install CentOS 7 in basic graphics mode’ –class fedora –class gnu-linux –class gnu –class os { linuxefi /images/pxeboot/vmlinuz inst.stage2=hd:LABEL=CentOS\x207\x20x86_64 xdriver=vesa nomodeset quiet initrdefi /images/pxeboot/initrd.img } menuentry ‘Rescue a CentOS system’ –class fedora –class gnu-linux –class gnu –class os { linuxefi /images/pxeboot/vmlinuz inst.stage2=hd:LABEL=CentOS\x207\x20x86_64 rescue quiet initrdefi /images/pxeboot/initrd.img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手把手带您无忧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