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写一个 linux内核启动流程分析 的系列文章,主要是想从源码角度,非常细致的给大家讲下linux内核是如何启动的。
NXP 会从linux内核官网下载某个版本,然后将其移植到自己的 CPU上,测试成功后就会将其开放给NXP的CPU开发者。开发者下载 NXP 提供的 Linux 内核,然后将其移植到自己的产品上。
Linux操作系统的启动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流程,涉及到多个阶段和组件。本文将对Linux启动流程进行深入探讨,并对比不同发行版之间的一些差异。我们将关注从Bootloader开始一直到用户空间初始化的整个过程。
网上类似标题的文章很多,但大都是从start_kernel讲起,我觉得这是远远不够的。
上一篇文章 linux内核启动流程分析 - efi_stub_entry 中,为了叙述方便,我们只是粗略的讲了下efi_main函数,这里我们再具体看下。
CentOS 7自带的内核版本还停留在3.x,如果某些软件对Linux内核版本有要求,就不得不升级内核来支持,比如Google的BBR加速,要求Linux内核大于4.9以上,这篇文章来聊一聊CentOS 7内核升级的话题。
当谈到Android启动原理时,我们进入了Android操作系统的核心。理解Android系统启动的原理对于开发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这有助于优化应用程序性能并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大家周末好,今天给大家继续分享linux内核学习。上次讲解到linux内核启动分析的前期准备,还没有去分析linux内核具体启动分析过程,这里我换一种方式来分享,在linux启动后,linux系统接下来会如何进行工作?然后再反过来具体分析linux内核启动过程,启动过程会设计到一些汇编语言,以及这个时候去具体分析c语言代码的话,就真正考验c语言的功底的时候到了;同时c语言的基本功,大家可以去看我以前学习c语言的一些常用c语言用法,我把它搞成了专辑,方便大家查看。
提醒:本文已有自动构建的项目支持,请移步到:再续【从零使用qemu模拟器搭建arm运行环境】
大家晚上好,今天继续给大家分享Uboot的文章。始终要相信一句话,每天让自己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你也是大佬。
Android系统启动与应用启动、四大组件、AMS等很多内容都有关联,因此,Android系统启动是首先需要了解的知识。
在Linux内核中,"backport printk"和"front printk"都是用于记录内核消息和调试信息的机制,但它们的工作方式和使用场景有一些区别。
我们可以通过objdump -D看到内核模块或者用户态程序里面的函数开头的指令,以便知道如果想hook它的话,要预先备份多少指令。
对Android最初的启动过程一直没有清晰的认识,看到一篇好文,转载一下: http://blog.jobbole.com/67931/ http://www.cnblogs.com/pengdonglin137/articles/5822828.html http://kpbird.blogspot.in/2012/11/in-depth-android-boot-sequence-process.html
Android系统的源代码数量非常庞大,这些代码主要分成4层,从低到高为Linux内核层、系统库层、应用程序框架层和应用程序层,它们分别由驱动工程师、系统工程师、框架工程师和应用程序工程师来开发。如图所示为整个Android系统的框架图:
前面讲解的很多内容都很抽象,所以本次系列决定"接点地气",准备开始讲解大家熟悉的Activity了,为了让我以及大家更好的理解Activity,我决定本系列的课程主要分为4大流程和2大模块。 4大流程如下:
较为简单可行的方式是通过PrintkTime功能为启动过程的所有内核信息增加时间戳,便于汇总分析。PrintkTime最早为CELF所提供的一个内核补丁,在后来的Kernel 2.6.11版本中正式纳入标准内核。所以大家可能在新版本的内核中直接启用该功能。如果你的Linux内核因为某些原因不能更新为2.6.11之后的版本,那么可以参考CELF提供的方法修改或直接下载它们提供的补丁:http://tree.celinuxforum.org/CelfPubWiki/PrintkTimes; 开启Print
uboot 属于bootloader的一种,是用来引导启动内核的,它的最终目的就是,从flash中读出内核,放到内存中,启动内核
我们都知道Android系统架构是Linux Kernel、Android Runtime、Liberaries、Application Framework和Application这五个部分组成的,如下图所示:
僵尸进程:在Linux中,父进程使用fork创建子进程,子进程终止后,但父进程不知道子进程终止,虽然子进程已经退出,但系统还未它保留一定的信息(比如进程号,退出状态,运行时间),这时候,子进程就被称为僵尸进程。系统资源有限,如果进程被僵尸进程耗尽,那么就无法创建出新的进程。 Android 提供一种属性服务相当于Windows下的注册表管理器记录用户及软件信息,即使系统或软件重启,根据之前的信息,进行一些初始化操作。 在Linux新内核中:epoll用来替换select,它是Linux为处理大量文件而做的改进的poll,是Linux多路复用I/O接口select/poll的增强版。它能够显著的提高程序在大量并发连接中只有少量活跃情况下的系统CPU利用率。epoll内部用于保存事件的数据类型是红黑树,查找速度快,只有O(logn),select采用数组保存信息查找速度慢只有O(n),只有当少量文件描述符值,epoll与select的效率才会差不多。
进程或者线程绑定到某个CPU Core,仍然可能会有线程或者进程切换的发生,如果想到达到进一步减少其他进程对于该进程或者线程影响,可以采取把CPU Core从Linux内核调度中剥离出来。Linux内核提供isolcpus,对于有4个CPU core的系统,在启动时候加入isolcpus=2,3,那么系统启动后将不会使用CPU3,CPU4.这里的不适用不是绝对的,但是可以通过taskset命令来设置
内核文档Documentation/arm64/memory.rst描述了ARM64 Linux内核空间的内存映射情况,应该是此方面最权威文档。
前面我们了解到了0号进程是系统所有进程的先祖, 它的进程描述符init_task是内核静态创建的, 而它在进行初始化的时候, 通过kernel_thread的方式创建了两个内核线程,分别是kernel_init和kthreadd,其中kernel_init进程号为1
笔者受光盘启动WinPE系统修复主机原系统启发,设计并开展了以网络启动传输定制操作系统,实施自动化文件替换,劫持关键系统服务的渗透技术方案研究,实现了在内网环境下预置攻击程序的自主启动。
Linux操作系统的多样性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内核的灵活性和可定制性。内核作为操作系统的核心,不仅决定了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也影响着系统的安全性和功能性。
Linux内核的作用是将应用程序的请求传递给硬件,并充当底层驱动程序,对系统中的各种设备和组件进行寻址。目前支持模块的动态装卸(裁剪)。Linux内核就是基于这个策略实现的。
Google BBR是一款TCP加速工具,但要求Linux内核必须大于4.9,之前分享过文章《CentOS一键升级内核并开启Google BBR》,这个方法虽然方便,但是发现在Raksmart上升级失败了,于是尝试手动升级内核。
这篇文章简单我们来一起梳理嵌入式Linux的一些知识,方便于一些想跟我一样想要由单片机进阶到嵌入式Linux的朋友做一些参考学习。
1.从技术层面讲,内核是硬件与软件之间的一个中间层。作用是将应用层序的请求传递给硬件,并充当底层驱动程序,对系统中的各种设备和组件进行寻址。
Bootloader的启动过程可以分为单阶段、多阶段两种。通常多阶段的 Bootloader能提供更为复杂的功能以及更好的可移植性。从固态存储设备上启动的 Bootloader大多都是两阶段的启动过程。第一阶段使用汇编来实现,它完成一些依赖于CPU体系结构的初始化,并调用第二阶段的代码;第二阶段则通常使用C语言来实现,这样可以实现更复杂的功能,而且代码会有更好的可读性和可移植性。 一般而言,这两个阶段完成的功能可以如下分类:
为降低RK3568J功耗,提高运行系统健壮性,在产品现场对RK3568J实现主频调节则显得尤为重要。
前言 Linux内核是Linux操作系统的核心,也是整个Linux功能体现的核心,就如同发动机 在汽车中的重要性。内核主要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网络管理等。Linux内核是单内核设计,但却采用了微内核的模块化设计, 支持内核线程以及动态装载内核模块的能力。 Linux作为一个自由软件,在广大爱好者的支持下,内核版本不断更新。新的内核修订了旧内核 的bug,并增加了许多新的特性。如果用户想要使用这些新特性,或想根据自己的系统定制一个更高效,更稳定的内核,就需要手动编译Linux内
静态加载, 把驱动模块编进内核, 在内核启动时加载 动态加载, 把驱动模块编为ko, 在内核启动后,需要用时加载
要优化Linux性能,IT团队应该检查当前正在使用的I/O调度程序,并评估诸如deadline和完全公平队列(Completely Fair Queuing)这样的替代方案选项。 如果某台Linux服务器性能不佳,通常与存储信道有关。几十年前,还相对容易进行分析,服务器拥有RAID阵列,RAID阵列的顶层存在分区并且Ext2文件系统在分区顶层运行。然而在今天的数据中心,分析存储信道就不那么容易了。 许多现代数据中心的Linux服务器运行在VMware虚拟机管理程序的顶端,与不同类型的存储区域网络(Sto
initramfs概述 initramfs与initrd类似,也是初始化好了且存在于ram中的,可以压缩也可以不压缩。但是目前initramfs只支持cpio包格式,它会被populate_rootfs->unpack_to_rootfs(&__initramfs_start, &__initramfs_end – &__initramfs_start, 0)函数(解压缩、)解析、安装。
上篇文章我们讲述了如何定制Linux外围文件系统,本文我们来讲讲如何定制Linux内核。
Linux内核是Linux操作系统的核心,也是整个Linux功能体现的核心,就如同发动机在汽车中的重要性。内核主要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网络管理等。Linux内核是单内核设计,但却采用了微内核的模块化设计,支持内核线程以及动态装载内核模块的能力。
Linux的initcall是一种初始化调用的机制,它在Linux内核启动过程中用于执行一系列的初始化任务。initcall机制向Linux内核注册了多组回调函数,这些函数在系统初始化时按照预定的顺序被调用。initcall的主要目的是对设备、内核子系统等进行初始化,以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很多认为swap是物理RAM内存已满时才使用swap。 这是一个错误的认知,因为内核会将非活动页面将从内存移动到交换空间swap。
根文件系统是Linux内核启动之后挂载的第一个文件系统,上篇文章里已经介绍过,如何使用busybox来制作根文件系统。这篇文章介绍根文件系统制作成功后,如何让内核找到文件系统,并完成挂载,进入到系统命令行终端。
大家周末好,本周给大家开始分享Linux内核系列的文章,Uboot的系列文章同时也更新。好了废话就不多说了,开始主题分享。
Linux内核将所有的外部设备当做一个文件来操作,对文件的读写操作会调用内核的系统命令,返回一个文件描述符(file descriptor,fd)。而对socket的读写也有相应的描述符,称为socketfd。描述符就是一个数字,指向内存中的一个结构体(文件路径或者数据区等)
可能是年前跳槽的比较多,遇到不少同学咨询到嵌入式行业发展和职业规划的问题,这里总结一下嵌入式行业的机遇和选择,希望对读者们有所帮助。 我们暂且宏观上把程序员分为3类:业务类,专业类,系统类。 业务类 业务类更多的是在应用程序。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出现一批 UI 设计师,这里的设计师是指 APP 的界面设计,在注重用户体验的今天对于界面的设计出现水涨船高的需求。一时间 Android, IOS 的 APP 开发者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待遇也是不低。高级的应用程序员除了界面的开发外也会涉及程序内部的业务逻辑,现
可能是年前跳槽的比较多,遇到不少同学咨询到嵌入式行业发展和职业规划的问题,这里总结一下嵌入式行业的机遇和选择,希望对读者们有所帮助。
System Type arm 占用配置,一般是厂家提供,与第7项代替了原有的Processor type and features
可能是最近跳槽的比较多,遇到不少同学咨询到嵌入式行业发展和职业规划的问题,这里总结一下嵌入式行业的机遇和选择,希望对读者们有所帮助。
冬瓜哥收集了 “大话存储” 和 ”大话计算机” 两个公众号中帖子下的留言如下(蓝色表示往期已回答,红色表示本期选中):
可以看到当我们按下启动电源时,系统启动后会加载引导程序,引导程序有启动Linux内核,当Linux内核加载完成后,第一件事就是启动init进程。
①这里所谓的“二进制”,英文称为raw binary。这种程序只包含机器码。而ELF程序还包含有其它额外的信息,如段的加载地址,运行地址,重定位表,符号表。
参考博文: http://blog.51cto.com/9291927/1791237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手把手带您无忧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