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惊群现象,简单的来说就是当多个进程或线程在同时阻塞等待同一个事件时,如果该事件发生,会唤醒在等待的所有的进程/线程,但最终只可能有一个进程/线程对该事件进行处理,其他进程/线程会在失败后重新休眠,唤醒多个进程/线程这种不必要的行为会造成系统资源的浪费(涉及到进程的上下文切换)。而常见的惊群问题有accept惊群、epoll惊群。
Reactor 与 Proactor 模型是近几年技术领域频频提到的两个设计模式,那么,究竟什么是 Reator,什么又是 Proactor,他们之间有什么异同呢? 本文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以下内容摘自《程序员的自我修养》 什么是线程? 线程(Thread),有时被称为轻量级(Lightweight Process, LWP),是程序执行流程的最小单元。一个标准的线程由线程ID、当前指令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们介绍了 tomcat io 主要包含那些 items,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tomcat io 的基础-多路复用。tomcat 服务器(tomcat7以上)默认使用 java NIO 模型,NIO 不仅仅需要 java 语言上的支持,同时还离不开各种操作系统对于多路复用的支持(linux,windows,mac 等等),所以 tomcat的NIO 是建立在操作系统基础之上的。
作者:morganhuang,腾讯 IEG 后台工程师 "惊群"简单地来讲,就是多个进程(线程)阻塞睡眠在某个系统调用上,在等待某个 fd(socket)的事件的到来。当这个 fd(socket)的事件发生的时候,这些睡眠的进程(线程)就会被同时唤醒,多个进程(线程)从阻塞的系统调用上返回,这就是"惊群"现象。"惊群"被人诟病的是效率低下,大量的 CPU 时间浪费在被唤醒发现无事可做,然后又继续睡眠的反复切换上。本文谈谈 linux socket 中的一些"惊群"现象、原因以及解决方案。 1. A
在建立连接的时候,Nginx处于充分发挥多核CPU架构性能的考虑,使用了多个worker子进程监听相同端口的设计,这样多个子进程在accept建立新连接时会有争抢,这会带来著名的“惊群”问题,子进程数量越多越明显,这会造成系统性能的下降。
下图是根据同步、异步、阻塞、非阻塞四个指标总结的Linux下四个象限的I/O通信模式。
网络I/O,可以理解为网络上的数据流。通常我们会基于socket与远端建立一条TCP或者UDP通道,然后进行读写。单个socket时,使用一个线程即可高效处理;然而如果是10K个socket连接,或者更多,我们如何做到高性能处理?
Linux/Unix五种I/O模型 内容来源,侵删。 游双-《Linux高性能服务器编程》 牛客网-Linux高并发服务器开发 ---- 阻塞-blocking 调用者调用了某个函数,然后等待这个函数返回,在这期间什么都不做,不停的去检查这个函数有没有返回,应用程序必须等这个函数返回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动作。 即,针对阻塞I/O执行的系统调用可能因为无法立即完成而被操作系统挂起,直到等待的时间发生为止,才可以继续执行下一步的操作。 可能被阻塞的系统调用包括accept、send、rec
IO模型是编程语言和软件开发中重要的知识。本篇从IO模型这个切入点横向梳理了从操作系统到应用层IO模型相关知识。考虑到技术本身具有横向迁移的特点,也可以帮助大家在宏观与微观,具体与细节,底层与应用多角度串联技术,本篇是第一篇从IO模型说起。
Linux进程管理是系统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可以帮助管理员了解和控制系统中运行的所有进程。本文将详细介绍Linux进程管理的相关知识,并提供示例来演示如何管理进程。
我们知道,像 Nginx、Workerman 都是单 Master 多 Worker 的进程模型。
linux操作系统包含了五种IO模型,各种上层编程语言或者网络编程框架的上层实现都是基于操作系统的这些IO实现来实现的。
在 Linux 系统中,进程是指正在运行的程序的实例。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内存空间、指令序列和数据结构。进程是 Linux 系统中最基本的管理单元,理解进程的概念和属性对于系统管理和应用开发非常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 Linux 进程的概念和属性,包括进程的定义、进程的状态、进程标识符、进程优先级等。
网络编程之IO:说到IO不得不会想到NIO和BIO,说到这两个概念我们不得不看一下两个:
linux系统也是一种应用,它是基于计算机硬件的一种操作系统软件。当我们接收一次网络传输,计算机硬件的网卡会从网络中将读到的字节流写到linux的buffer缓冲区内存中,然后用户空间会调用linux对外暴露的接口,将linux中的buffer内存中的数据再读取到用户空间。这一次读操作就是一次IO。同样写也是这样的。
了解java的NIO,需要先了解同步异步以及阻塞非阻塞的概念,同步/异步,阻塞/非阻塞 NIO就是采用的同步非阻塞这种组合方式。或简单一点,采用的是IO复用的策略,可以使用一个线程管理多个IO连接。
在Linux编程中,一切皆文件,往往是对一个文件进行操作,比如说串口,和传感器打交道,一般情况下就是一来一去,一收一发,但是,如果我有多个传感器,而传感器之间又有关联,我想同时监控一个或者多个以上的文件描述符,要如何去实现这个需求呢?
哈哈,反正我在面试时候经常会问候选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其实是对redis内部机制的一个考察,可以牵扯出好多涉及底层深入原理的一些列问题。
1.网卡发现 MAC 地址符合,就将包收进来;发现 IP 地址符合,根据 IP 头中协议项,知道上一层是 TCP 协议;
公众号《鲁大猿》 ,寻精品资料,帮你构建Java全栈知识体系 http://www.jiagoujishu.cn
在了解Nginx工作原理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几个基本的概念 以及常见的I/O模型。
什么是进程,相信大家都知道什么是进程却很难解释清楚。百科中的解释是:进程(Process)是计算机中的程序关于某数据集合上的一次运行活动,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是操作系统结构的基础。 实际上,可以理解为,进程是操作系统中的某个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运行活动。是操作系统动态执行的基本单元。操作系统以进程为基本单元进行资源分配和任务执行。
select、poll 和 epoll 都是 Linux API 提供的 IO 复用方式。
在学习Reactor模式之前,我们需要对“I/O的四种模型”以及“什么是I/O多路复用”进行简单的介绍,因为Reactor是一个使用了同步非阻塞的I/O多路复用机制的模式。
workerman使用pcntl_fork()来实现master/worker的多进程模型,每个worker进程通过使用stream_socket_server()函数来创建socket,由于fork创建的worker进程具备亲缘关系,所以不同的worker进程可以对相同的端口监听;不同worker进程监听相同的socket,在该socket存在事件时,所有监听该socket的worker进程会被唤醒,所有worker进程对socket资源进行抢占式处理,但最终只有一个worker进程可以对socket进行accept;在这个过程中就存在n-1个worker进程是无效调度的,仅仅只是被唤起了然后抢占失败并再次入眠。
nginx是一种高性能的HTTP和反向代理服务器。当我们要向外界发布应用的时候,如果只有1台服务器,那么直接将DNS配置解析到这台部署的服务器即可实现诉求,但是随着访问量的增大,我们需要部署多台服务器来增加服务的性能,这时就可以使用nginx作为反向代理,将流量均衡的分摊到每台服务器上。
虽然市面上已经有很多成熟的网络库,但是编写一个自己的网络库依然让我获益匪浅,这篇文章主要包含:
操作系统的核心是内核,独立于普通的应用程序,可以访问受保护的内存空间,也有访问底层硬件设备的所有权限。为了保证用户进程不能直接操作内核(kernel),保证内核的安全,操心系统将虚拟空间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内核空间,一部分为用户空间。
epoll 是 Linux 平台下特有的一种 I/O 复用模型实现,于 2002 年在 Linux kernel 2.5.44 中被引入。在 epoll 之前,Unix/Linux 平台下的 I/O 复用模型包含 select 和 poll 两个系统调用。随着因特网的发展,因特网的用户量越来越大,C10K 问题出现。基于 select 和 poll 编写的网络服务已经不能满足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了,业界迫切希望更高效的系统调用出现。在此背景下,FreeBSD 的 kqueue 和 Linux 的 epoll 被研发了出来。kqueue 和 epoll 的出现,终结了 C10K 问题,C10K 问题就此作古。
又到周六了,不过这周有点忙新文章还没有写,为了不跳票,就想着把早期还不错的文章,重新排版修改发一下,因为当时读者很少,现在而言完全可以当作一篇新文章(有种狡辩的意思)...
Redis是单线程,主要是指Redis的网络IO和键值对读写是由一个线程来完成的,这也是Redis对外提供键值存储服务的主要流程。但Redis的其他功能,比如持久化、异步删除、集群数据同步等,其实是由额外的线程执行的。
上一篇文章讲解了I/O模型的一些基本概念,包括同步与异步,阻塞与非阻塞,同步IO与异步IO,阻塞IO与非阻塞IO。这次一起来了解一下现有的几种IO模型,以及高效IO的两种设计模式,也都是属于IO模型的基础知识。
本文是Netty文集中“Netty 那些事儿”系列的文章。主要结合在开发实战中,我们遇到的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以及如何正确且更好的使用Netty框架,并会对Netty中涉及的重要设计理念进行介绍。 在学习Reactor模式之前,我们需要对“I/O的四种模型”以及“什么是I/O多路复用”进行简单的介绍,因为Reactor是一个使用了同步非阻塞的I/O多路复用机制的模式。 I/O的四种模型 I/0 操作 主要分成两部分 ① 数据准备,将数据加载到内核缓存 ② 将内核缓存中的数据加载到用户缓存 S
接下来我们会学习一个 Netty 系列教程,Netty 系列由「架构与原理」,「源码」,「架构」三部分组成,今天我们先来看看第一部分:Netty 架构与原理初探,大纲如下:
惊群效应也有人叫做雷鸣群体效应,不过叫什么,简言之,惊群现象就是多进程(多线程)在同时阻塞等待同一个事件的时候(休眠状态),如果等待的这个事件发生,那么他就会唤醒等待的所有进程(或者线程),但是最终却只可能有一个进程(线程)获得这个时间的“控制权”,对该事件进行处理,而其他进程(线程)获取“控制权”失败,只能重新进入休眠状态,这种现象和性能浪费就叫做惊群。
在内核中,为每个socket维护两个队列,一个是已建立连接的队列,也就是完成了三次握手,处于established状态,一个是还没有完全建立连接的队列,处于sync_rcvd状态。
通过前面的文章我们已经了解了「数据包从HTTP层->TCP层->IP层->网卡->互联网->目的地服务器」以及「数据包怎么从网线到进程,在被应用程序使用」涉及的知识。 本文将继续介绍网络编程中的各种细节和IO多路复用的原理。
进程是通过fork系列的系统调用(fork、clone、vfork)来创建的,内核(或内核模块)也可以通过kernel_thread函数创建内核进程。这些创建子进程的函数本质上都完成了相同的功能——将调用进程复制一份,得到子进程。(可以通过选项参数来决定各种资源是共享、还是私有。)
目前越来越多的应用程序采用事件驱动的方式实现功能,如何高效地利用系统资源实现通知的管理和送达就愈发变得重要起来。在Linux系统中,eventfd是一个用来通知事件的文件描述符,timerfd是的定时器事件的文件描述符。二者都是内核向用户空间的应用发送通知的机制,可以有效地被用来实现用户空间的事件/通知驱动的应用程序。
安全提供商正在利用 eBPF 的可观测性来预防攻击,检测和修复高优先级漏洞(并区分严重和不那么严重的漏洞),检测可疑活动等。
HZ定义在<asm/param.h>,在i386平台上,目前采用的HZ值是1000。
同步与异步的理解 同步与异步的重点在消息通知的方式上,也就是调用结果通知的方式。 同步:当一个同步调用发出去后,调用者要一直等待调用结果的通知后,才能进行后续的执行。 异步:当一个异步调用发出去后,调用者不能立即得到调用结果的返回。 异步调用,要想获得结果,一般有两种方式: 1、主动轮询异步调用的结果; 2、被调用方通过callback来通知调用方调用结果。
在Linux中,可以将进程分为前台进程和后台进程,它们的区别在于与终端的交互方式和执行状态。
很多人说BIO不好,会“block”,但到底什么是IO的Block呢?考虑下面两种情况:
官方文档:http://gearman.org/getting-started/ 安装方法和示例都有,可以详细看一下。
IO的阻塞与同步 IO即输入/输出(Input/Output)。每个应用系统都少不了交互,或多或少都会产生数据,而它们的核心:IO,其性能的发展明显落后于 CPU 。对于高性能、高并发的应用系统来说,回避IO瓶颈进而提升性能是至关重要的。 阻塞与非阻塞 一般来说,IO模型可以分为阻塞/非阻塞及同步/异步。先从简单的阻塞/非阻塞模型说起。 阻塞IO:用户进程发起IO操作后,必须等待IO操作完成才能继续运行。通信协议中的 Socket 编程,为了简单起见,也使用的这种方式。但这种方式会造成CPU大量闲置,系
面试指南系列,很多情况下不会去深挖细节,是小六六以被面试者的角色去回顾知识的一种方式,所以我默认大部分的东西,作为面试官的你,肯定是懂的。
提到select、poll、epoll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了,三个都是IO多路复用的机制,可以监视多个描述符的读/写等事件,一旦某个描述符就绪(一般是读或者写事件发生了),就能够将发生的事件通知给关心的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手把手带您无忧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