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硬盘容量、速度的快速发展,硬盘的可靠性问题越来越重要,今天的单块硬盘存储容量可轻松达到1TB,硬盘损坏带来的影响非常巨大。 不同的文件系统(xfs,reiserfs,ext3)都有自己的检测和修复工具。检测之前可以先使用dmesg命令查看有没有硬件I/O故障的日志,如果有,先用fsck看看是不是文件系统有问题,如果不是则可以使用下面介绍硬盘检测和优化方法来修复它。 grep”error”/va/log/messages*; Linux检测硬盘坏道 使用SMART检测硬盘 SMART是一种磁盘自我分析检测技术,早在90年代末就基本得到了普及每一块硬盘(包括IDE、SCSI),在运行的时候都会将自身的若干参数记录下来,这些参数包括型号、容量、温度、密度、扇区、寻道时间、传输、误码率等。硬盘运行了几千小时后,很多内在的物理参数都会发生变化,某一参数超过报警阈值,则说明硬盘接近损坏,此时硬盘依然在工作,如果用户不理睬这个报警继续使用,那么硬盘将变得非常不可靠,随时可能故障。 启用SMART SMART是和主板BIOS上相应功能配合的,要使用SMART,必须先进入到主板BIOS设置里边启动相关设置。一般从Pentium2级别起的主板,都支持SMART,BIOS启动以后,就是操作系统级别的事情了(Windows没有内置SMART相关工具,需要安装第三方工具软件),好在Linux上很早就有了SMART支持了,如果把Linux装在VMware等虚拟机上,在系统启动时候可以看到有个服务启动报错:smartd。这个服务器就是smart的daemon进程(因为vmware虚拟机的硬盘不支持SMART,所以报错)。smartd是一个守护进程(一个帮助程序),它能监视拥有自我监视,分析和汇报技术(Self-Monitoring, Analysis, and Reporting Technology – SMART)的硬盘。SMART体系使得硬盘能监视并汇报自己的运行状况.它的一个重要特性是能够预测失败,使得系统管理员能避免数据丢失。
fsck命令被用于检查并且试图修复文件系统中的错误。当文件系统发生错误时,可使用fsck指令尝试修复。
首先简单认识一下硬盘的物理结构,总体来说,硬盘结构包括:盘片、磁头、盘片主轴、控制电机、磁头控制器、数据转换器、接口、缓存等几个部分。所有的盘片(一般硬盘里有多个盘片,盘片之间平行)都固定在一个主轴上。在每个盘片的存储面上都有一个磁头,磁头与盘片之间的距离很小(所以剧烈震动容易损坏),磁头连在一个磁头控制器上,统一控制各个磁头的运动。磁头沿盘片的半径方向动作,而盘片则按照指定方向高速旋转,这样磁头就可以到达盘片上的任意位置了。
一定要确保你有一个可以引导的光盘或者是 U 盘以备不时之需,否则万一电脑真的不能启动谁都救不了你。如果你需要建立可引导的设备,可以按照以下方法操作(跳转到 BLFS 从 libisoburn 软件包安装 xorriso)。 (其实你手头可以备一个其它发行版的 LiveCD 制作的可引导 U盘,以备不时之需。Ubuntu、Fedora之类的都是上佳之选。)
如果是centos7以上系统可以使用 #yum -y install smartmontools
fdisk命令用于创建和维护磁盘分区表。它采用传统的问答式界面,而非类似DOS fdisk的cfdisk互动式操作界面,因此在使用上较为不便,但功能却丝毫不打折扣。它兼容DOS类型的分区表、BSD或者SUN类型的磁盘列表。
我告诉有朋友我一直用linux.他问我了一下我为什么linux使用的内存这么高.他讲他1G的内在free才232M.讲win xp才用200M的样子.
今天安装了9台Linux服务器,型号完全不一样(有DELL、HP和IBM服务器),又懒得去对清单,如何在Linux下cpu的个数和核数呢?另外,nginx的cpu工作模式也需要确切的知道linux服务器到底有多少个逻辑cpu,不过现在服务器那是相当的彪悍,直接上worker_processes 8吧。
如下显示free是显示的当前内存的使用,-m的意思是M字节来显示内容.我们来一起看看. $ 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1002 769 232 0 62 421 -/+ buffers/cache: 286 715 Swap:
企业和 ISV 开发人员可以在 Linux 服务器上运行 .NET 应用程序,还能在 Apache 万维网服务器上运行支持 ASP.NET 2.0、ASP.NET AJAX 和 ASP.NET MVC 的应用程序。通过在这些应用程序中配置 .NET 功能并允许开发人员在 Linux 上同时运行 .NET 和 Java,可以改善 .NET 应用程序与 Java 以及其它 旧式 Linux/UNIX 应用程序的互操作性。无需使用 linux 开发工具。 一、系统需求 Linux 服务器安装最低系统要求 本地
查询日志 显示 内存满了 把mysql服务给杀了 linux 服务器如果 内存满了 会自动清理进程 防止服务器挂掉 选择的话 谁占的的内存大 就先杀谁 我的服务器里面 mysql服务占的内存是最大的 所以就把mysql就给杀了
inode是一个重要概念,是理解Unix/Linux文件系统和硬盘储存的基础。 我觉得,理解inode,不仅有助于提高系统操作水平,还有助于体会Unix设计哲学,即如何把底层的复杂性抽象成一个简单概念
魏艾斯博客之前发布过几篇对 Vultr VPS 日本线路的评测,正好手里有的两个某宝购买的 VPS,把这三个 VPS 的内存使用情况放在一起对比了一下,卧槽真的是不比不知道,下面用事(tu)实(pian)来说明真相。 以下三个 VPS 分别放在日本、中国香港和美国,都运行着 wordpress 博客程序,日本 VPS 的网站每天有 1500 左右的访问量,另外两个几乎为 0。 Vultr 日本 VPS 内存 某宝中国香港 VPS 某宝美国 VPS 大家看图就明白
文件是储存在硬盘上的,硬盘最小的存储单位叫做扇区sector,每个扇区存储512个字节。操作系统读取硬盘的时候,不会一个个扇区地读取,而是一次性地读取多个扇区,这个逻辑单位叫做块block。由多个扇区构成的快,才是文件存取的最小单位。块的大小,最常见的是4KB,即连续八个sector组成一个block。
https://www.cnblogs.com/huxiao-tee/p/4657851.html
inode是什么 理解inode,要从文件储存说起。 文件储存在硬盘上,硬盘的最小存储单位叫做”扇区”(Sector)。每个扇区储存512字节(相当于0.5KB)。 操作系统读取硬盘的时候,不会一个个扇区地读取,这样效率太低,而是一次性连续读取多个扇区,即一次性读取一个”块”(block)。这种由多个扇区组成的”块”,是文件存取的最小单位。”块”的大小,最常见的是4KB,即连续八个 sector组成一个 block。 文件数据都储存在”块”中,那么很显然,我们还必须找到一个地方储存文件的元信息,比如
硬盘的物理结构是比较复杂的,这里我们只需要知道最常用到的几个术语即可,也就是chs寻址中所涉及到的结构
s=硬件接口类型(sata/scsi),d=disk(硬盘),a=第1块硬盘(b,第二块),2=第几个分区 /dev/hd h=IDE硬盘 /dev/hdd3 /dev/vd v=虚拟硬盘 /dev/vdf7
第一部分Mem行: total 内存总数 used 已经使用的内存数 free 空闲的内存数 shared 当前已经废弃不用 buffers Buffer 缓存内存数 cached Page 缓存内存数
linux的硬盘有挂载和未挂载两种(类似windows上的硬盘分区(C、D、E盘))
之前文章《Linux服务器性能评估与优化(一)》太长,阅读不方便,因此拆分成系列博文:
我对Linux不是很熟悉,我在学习的过程中记录了很多笔记,在去年发过一篇文章:CentOS 7系统服务器上安装R和Rstudio,并在浏览器中运行Rstudio,今天我把CentOS云服务器挂载云硬盘与硬盘分区这一章的笔记分享给大家。本教程是以腾讯云服务器和云硬盘介绍的,所以要实操的话,你自己还需要花点钱。 1、云硬盘的挂载
原文: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1/12/inode.html
[root@host /]# cat /proc/cpuinfo | grep "physical id" | sort | uniq | wc -l
在LINUX系统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一切都是文件。 其实这是UNIX哲学的一个体现,而Linux是重写UNIX而来,所以这个概念也就传承了下来。在UNIX系统中,把一切资源都看作是文件,包括硬件设备。UNIX系统把每个硬件都看成是一个文件,通常称为设备文件,这样用户就可以用读写文件的方式实现对硬件的访问。
硬盘分区与格式化概述 总结:主分区(primary partition)和扩展分区(extended partition)总是不能超过4个,扩展分区只有一个/扩展分区不能直接存储数据,最好是保持原有的Disk,添加新的Disk.
SMART是一种磁盘自我分析检测技术,早在90年代末就基本得到了普及 每一块硬盘(包括IDE、SCSI)在运行的时候,都会将自身的若干参数记录下来 这些参数包括型号、容量、温度、密度、扇区、寻道时间、传输、误码率等 硬盘运行了几千小时后,很多内在的物理参数都会发生变化 某一参数超过报警阈值,则说明硬盘接近损坏 此时硬盘依然在工作,如果用户不理睬这个报警继续使用 那么硬盘将变得非常不可靠,随时可能故障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产生过一个疑问:从给 Linux 服务器按下开机电源按钮后到启动成功的一段时间里,在这中间 Linux 操作系统都做了哪些事情?
Linux系统中只有一个文件系统,以“/”作为根目录,从根目录出发可以找到任何一个文件和目录。这样就有了一个访问目录、文件的统一规范。
整个磁盘的存储大小为: 存储容量 = 磁头数 × 磁道(柱面)数 × 每道扇区数 × 每扇区字节数
原文 |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09713245
摘要:监控系统在linux系统上获取物理磁盘IO以及使用情况的原理,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
可以看出buff/cache占用的内存份额很大,有时候程序运行结束后,大量内存仍位于buff/cache中,有时运行程序会导致内存不足,因此需要将这部分内存释放出来。
目前,腾讯云服务器有包括北京、上海、成都、广州、重庆、中国香港、日本东京、莫斯科、韩国首尔等十多个数据中心。对于亚洲数据中心老蒋之前有介绍过中国香港、新加坡机房,整体的速度还是比较好的。在今天这篇文章中,准备开通一台日本东京机房看看,主要是看看线路是否绕路,还是直连的。
linux查看硬盘信息要用的几个命令:df命令、du命令、statfs结构及函数,这里用图文说明一下使用方法。
如今,国内云服务器市场竞争是异常激烈,送走双十一、黑色星期五,又迎来双十二。前天我们有看到阿里云双十二活动又开始忽悠新用户,推出的活动相比双十一是稍微不是那么给力,但是相关的政策和套路,还是应该能完成他们预料的KPI考核的。在双十一期间的活动中,比较有诚意的还是腾讯云商家的活动,其中有一款三年1449元的配置,5M带宽、8GB内存、2核CPU,当然是只可以选择几个国内的机房。
%us:表示用户空间程序的cpu使用率(没有通过nice调度) %sy:表示系统空间的cpu使用率,主要是内核程序。 %ni:表示用户空间且通过nice调度过的程序的cpu使用率。 %id:空闲cpu %wa:cpu运行时在等待io的时间 %hi:cpu处理硬中断的数量 %si:cpu处理软中断的数量 %st:被虚拟机偷走的cpu 注:99.0 id,表示空闲CPU,即CPU未使用率,100%-99.0%=1%,即系统的cpu使用率为1%。
CentOS 7 之前,使用 service 命令来管理服务,7 之后使用 systemctl 命令来管理服务。 软件包安装的服务单元存储在 /usr/lib/systemd/system/
项目需要使用的主板有很多性能需要经过测试之后才能用于开发使用,因此将Linux上一些常用的tools移植进板子进行测试。
以下是在 Unix 或 Linux 系统的 /dev 目录下一些常见设备的示例,这些设备主要包括字符设备和块设备:
#cat /proc/cpuinfo | grep “physical id” | uniq | wc -l
最近我们实验室的GPU服务器数据空间不够用了,老师让我联系公司来增加硬盘。我这里记录一下对Amax公司生产的GPU服务器增加硬盘的步骤。 机器的参数:
概述 盘片(platter) 磁头(head) 磁道(track) 扇区(sector) 柱面(cylinder) 盘片 片面 和 磁头 硬盘中一般会有多个盘片组成,每个盘片包含两个面,每个盘面都对应
服务器如果插入磁盘,如何对磁盘进行配置,分区,使用 在Linux系统中,如何有效地对存储空间加以使用和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
在专栏之前的几篇文章中,我们总结了缓冲池,缓存页,redo log,undo log,以及数据页和数据行在底层是如何进行存储的,后续介绍了表空间,段,区等概念。这一节比较特殊,讲述的是和Linux有关的交互原理,因为多数的mysql都是部署在linux的服务器上面,本节会简单介绍一下linux是如何处理mysql的请求的,以及linux系统会带来哪些问题
本文为joshua317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转载自joshua317博客 https://www.joshua317.com/article/162
最近在做运维指标的梳理工作,其中一个就是Linux系统中的inode,这就想到了之前维护的某套系统,逻辑是将主机的报文,存储到本地文件,客户通过FTP下载这些文件,实现报文转发。这些文件很小,单个几K,但是量很大,一天数十万个,当时跟客户约定,他们提取文件后,负责自动删除下载成功的文件。但是经常碰到客户程序执行异常的场景,导致原始文件未删除,日积月累,虽然服务器的磁盘空间未满,但是文件系统inode满了导致磁盘不可用。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手把手带您无忧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