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oDB 默认是不会进行切割日志的,除非我们配置了 logRotate = rename,并且重启 MongoDB 服务,才会进行切割日志的,那么为了避免实际中我们一个日志文件过大,我们需要对日志进行切割,有两个办法:
现在nodejs在服务器上使用越来越广了,常用的框架有express、koa、eggjs等,nodejs进程管理工具是pm2。 下面就说下nodejs在实战中的日志管理
项目名称:赛克蓝德日志分析软件 seci-log 项目简介: 赛克蓝德日志分析软件,主要对日志进行收集,格式化,然后进行分析,日志可以是系统日志,也可以是业务日志,业务日志需要二次开发。目前支持
文章转自:http://www.osyunwei.com/archives/8998.html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知道哪些应用的日志会自动分割吗?哪些应用日志需要我们通过服务进行定时分割?接下来我们来看看。
默认情况下,宝塔的 WEB 软件记录日志时,不会按日期将日志储存到不同的文件里,长时间的日志都记录到一个文件里,很不方便查阅和管理。
程序执行的时候,可以通过标准输出(stdout, Standard Output)与标准错误输出 (stderr, Standard Error Output)来输送信息,用户就可以了解该程序执行时发生了什么状况;可是对于在后台执行的服务器程序,或者Linux 内核本身来说,就没有办法这样做了。服务与内核启动后,会切断与终端机(Terminal) 或控制台(Console)的联机,如此一来,即使有信息通过标准输出、标准错误输出传送出去,用户也未必能从屏幕上看到信息。
在Tomcat的软件环境中,如果我们任由日志文件无限增长,总有一天会将磁盘占满的(废话)。特别是在日志文件增长速度很快的一些情况下,按日志切割日志文件并删除,就是一件很有必要的工作了,以下介绍了切割日志文件的方法。
对于Linux系统安全来说,日志文件是极其重要的工具。不知为何,我发现很多运维同学的服务器上都运行着一些诸如每天切分Nginx日志之类的CRON脚本,大家似乎遗忘了Logrotate,争相发明自己的轮子,这真是让人沮丧啊!就好比明明身边躺着现成的性感美女,大家却忙着自娱自乐,罪过!
Logrotate是一个日志文件管理工具,它是Linux默认自带的一个日志切割工具。用来把旧文件轮转、压缩、删除,并且创建新的日志文件。我们可以根据日志文件的大小、天数等来转储,便于对日志文件管理,一般都是通过cron计划任务来完成的,让日志切割实现按小时分割,按天分割等。
我发现了一些公众号大号整天转发垃圾文章引发焦虑,让看得人怀疑自己,读者越是焦虑他们就越是开心,方便做广告卖课程,赚钱也没错,卖广告也是为了恰饭,但是一周推两三次广告谁能受得了啊。
centos系统中默认安装logrotate,logrotate主配置文件:/etc/logrotate.conf,其中定义了系统默认的logrotate规则,当系统中安装了RPM 软件包时,使用include定义其子配置文件的位置:/etc/logrotate.d/*,include选项十分重要,一些应用把日志转储参数存放在/etc/logrotate.d ,典型的应用有:apache,nginx,cron,syslog等,这样,只要管理一个 /etc/logrotate.conf 文件就可以了。 使用时配合crontab定期执行logrotate命令,cron的主配置文件/etc/anacrontab中定义了crontab的默认执行规则,其中系统自带的每1天执行的cron计划配置文件放在/etc/cron.daily/目录下,在该目录下的logrotate文件内容如下:
crond的概念和crontab是不可分割的。crontab是一个命令,常见于Unix和类Unix的操作系统之中,用于设置周期性被执行的指令。该命令从标准输入设备读取指令,并将其存放于“crontab”文件中,以供之后读取和执行
除了灵活的使用自定义监控项的方式,这里使用zabbix自带的日志监控。本文使用的是zabbix-5.0版本
在配置nginx的时候,默认情况下我们的日志会放到conf目录同级的文件夹logs下。由于nginx在生成日志的时候是按照文件的地址进行append的追加的,所以我们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对nginx日志进行切割,切割的好处很显然就是为了更好的查看nginx日志。否则因为日志过大,打开它都是一个问题。下图为nginx日志的一般位置。
linux系统日志 /var/log/messages //是linux系统一个总的日志——>除非某些服务,有定义单独的日志 /etc/logrotate.conf 日志切割配置文件 参考日志文件文章 dmesg命令 /var/log/dmesg 日志 last命令,调用的文件/var/log/wtmp lastb命令查看登录失败的用户,对应的文件时/var/log/btmp /var/log/secure 系统日志 /var/log/messages //是linux系统一个总
常见应用服务,都会记录日志,方便问题查询和故障定位。linux系统本身也会有日志输出。
我们都知道将一个项目部署到Tomcat之后,Tomcat服务启动后的标准输出(stdout)和标准出错(stderr)都会默认重定向到${TOMCAT_HOME}/logs/catalina.out这个文件中,有时候短短一会儿这个文件就能达到几十兆甚至上百兆,日积月累这个文件如果不及时清理将会占用服务器磁盘大量空间从而影响到整个项目的正常运行; 再者这样大日志文件对于我们进行错误排查以及日志分析都不是很方便,一次打开也花上好几分钟,直接cat命令查看也要滚掉好多屏,并且那时候想要来切割的话又异常麻烦。 所以,现在我们提前做好用日期来分割日志的配置,即Tomcat运行的每天都按照日期命名新建一个日志文件。
其中的combined_realip是日志的名称,这个名称可以自定义,但是你定义了什么名称,后面你操作日志的时候也要使用这个名称。就像你给一个人起名叫李四,你就得用李四这个名字去叫他干活。剩下的字符串含义在上面的图片已经介绍了,就不赘述了。
原文:https://wsgzao.github.io/post/logrotate/
对于Linux系统安全来说,日志文件是极其重要的工具。不知为何,我发现很多运维同学的服务器上都运行着一些诸如每天切分Nginx日志之类的CRON脚本,大家似乎遗忘了Logrotate,争相发明自己的轮子,这真是让人沮丧啊!就好比明明身边躺着现成的性感美女,大家却忙着自娱自乐,罪过!logrotate程序是一个日志文件管理工具。用于分割日志文件,删除旧的日志文件,并创建新的日志文件,起到“转储”作用。可以节省磁盘空间。下面就对logrotate日志轮转操作做一梳理记录: 1)配置文件介绍 Linux系统默认安
访问日志切割目录概要 日志一直记录总有一天会把整个磁盘占满,所以有必要让它自动切割,并删除老的日志文件 把虚拟主机配置文件改成如下: <VirtualHost *:80> DocumentRoot "/data/wwwroot/www.123.com" ServerName www.123.com ServerAlias 123.com SetEnvIf Request_URI ".*\.gif$" img SetEnvIf Request_URI ".*\.jpg$
tomcat有五类日志:catalina、localhost、manager、admin、host-manager
12.10 Nginx访问日志 Nginx访问日志的格式是在主配置文件中定义的. vim /usr/local/nginx/conf/nginx.conf //搜索log_format 日志字段含
1、关于日志切割 日志文件包含了关于系统中发生的事件的有用信息,在排障过程中或者系统性能分析时经常被用到。对于忙碌的服务器,日志文件大小会增长极快,服务器会很快消耗磁盘空间,这成了个问题。除此之外,处理一个单个的庞大日志文件也常常是件十分棘手的事。 logrotate是个十分有用的工具,它可以自动对日志进行截断(或轮循)、压缩以及删除旧的日志文件。例如,你可以设置logrotate,让/var/log/foo日志文件每30天轮循,并删除超过6个月的日志。配置完后,logrotate的运作完全自动化,
Nginx日志切割目录概要 自定义shell 脚本 vim /usr/local/sbin/nginx_log_rotate.sh//写入如下内容 #! /bin/bash ## 假设nginx的日志存放路径为/data/logs/ d=`date -d "-1 day" +%Y%m%d` logdir="/data/logs" nginx_pid="/usr/local/nginx/logs/nginx.pid" cd $logdir for log in `ls *.log` do mv $l
Nginx访问日志: vim /usr/local/nginx/conf/nginx.conf //搜索log_format = 配置文件里面可以查找到日志格式 定义访问日志 定义日志是需要在
日常工作中需要对日志文件进行分析,当日志文件过大时,Linux中使用vim、cat、vim、grep、awk等这些工具对大文件日志进行分析将会成为梦魇,具体表现在:
Ever since I discovered PostgreSQL allowed to embed variables in log_filename allowing to split logs without using logrotate or cronolog, I've been wanting to do the same with Nginx.
在Linux中如果应用程序会产生日志,那么就需要考虑日志切割,例如按照固定的大小切割、按照日期进行切割等等。同样,在编译Nginx1.9.0、MySQL5.7.7rc和PHP7后,这三个应用服务都会产生日志,尤其是Nginx进程根据配置文件ngnix.conf记录每条访问记录到access.log中。如果所有的日志都打印到同一个文件中的话,那么时间长了的话就会影响效率。
说明: “combined_ realip”:日志格式名称;'$remote_ addr $http_ x_ forwarded_ for [$time_ local]' ' $host "$request_uri" $status' ' "$http_ referer" "$http_ user_ agent"' :日志内容。 注释:
点击上方蓝色“程序猿DD”,选择“设为星标” 回复“资源”获取独家整理的学习资料! 链接:https://urlify.cn/F3Uzmi 对于 Linux 系统安全来说,日志文件是极其重要的工具。不知为何,我发现很多运维同学的服务器上都运行着一些诸如每天切分 Nginx日志之类的 CRON 脚本,大家似乎遗忘了 Logrotate,争相发明自己的轮子,这真是让人沮丧啊!就好比明明身边躺着现成的性感美女,大家却忙着自娱自乐,罪过! logrotate 程序是一个日志文件管理工具。用于分割日志文件,删除旧
访问日志不记录静态文件 网站大多元素为静态文件,如图片、css、js等,这些元素可以不用记录 。如果不去做限制,每个请求都包含很多图片,每个请求都会记录日志,日志会变得越来越大,不仅会消耗磁盘空间还会消耗磁盘IO。 把虚拟主机配置文件添加如下: SetEnvIf Request_URI ".*\.gif$" img //img是一个标签,也可以是其他的,自定义 SetEnvIf Request_URI ".*\.jpg$" img SetEnvIf Request_URI "
在nginx中设置定时切割日志,可以使用logrotate工具,这个工具可以在Linux系统上自动轮换、压缩和删除旧日志文件,以确保日志文件不会无限增长,同时也可以防止磁盘空间不足。
nginx的日志文件如果你不处理,将变得越来越大,我们可以写一个nginx日志切割脚本来自动切割日志文件。
在此之前也介绍过相关的内容与安装过程,介于实际生产运维环境中使用之多,还是有必要详细了解和理解它的一些强大的功能与特性。
对于Linux系统安全来说,日志文件是极其重要的工具。日志文件包含了关于系统中发生的事件的有用信息,在排障过程中或者系统性能分析时经常被用到。当日志文件不断增长的时候,就需要定时切割,否则,写日志的速度和性能也会下降,更不便于我们归档,查询。
glog简介 glog是著名的google开源C++日志库glog的golang版本,glog是一个轻量级的日志库,上手简单不需要配置文件并且稳定高效,但是可以自定义控制的内容就少了。 glog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glog有四种日志等级INFO < WARING < ERROR < FATAL,不同等级的日志是打印到不同文件的,低等级的日志文件中(INFO)会包含高等级的日志信息(ERROR) 2. 通过命令行传递参数 –log_dir指定日志文件的存放目录,默认为os.TempDir()
上一片老猫和大家分享了Nginx的相关的一些概念,以及一些基础的Nginx的模型,本篇开始,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Nginx的一些配置信息,讲清楚所以然,为什么要这么配置,这么配置有什么作用,这是本节的初衷。
Logrotate 程序是一个日志文件管理工具。用于分割日志文件,压缩转存、删除旧的日志文件,并创建新的日志文件,下面就对logrotate日志轮转的记录:
Centos7初始化脚本 初始化脚本 进入centos7系统,使用脚本 # wget https://gitee.com/funet8/centos6_LANP_dockerfile/raw/master/shell/CentOS7.x_system_init_shell_mini.sh 修改hostname和端口 HOSTNAME="node2" SSH_PROT="60920" 执行脚本: # sh CentOS7.x_system_init_shell_mini.sh 功能介绍: # 1、
rsync还可以通过服务的方式同步,这种方式首先需要开启一个服务,服务是cs架构的,也就是客户端和服务端。服务端要开启一个rsync服务,并且需要监听一个端口,默认是873端口,这个端口是可以自定义的,然后客户端可以通过这个端口与服务端进行通信,得以传输数据。
再次编译生成exe文件,点击运行,首先产生一个解码文件,然后再次产生可执行文件,最终达到上线,下图时
随着每天业务的增长,Tomcat 的catalina.out日志 变得越来越大,占用磁盘空间不说。要查看某个时候的日志的时候,庞大的日志让你顿时无从下手,所以日志的切割的变得刻不容缓。而且,切割后的日志,还可以定期清理掉久远的日志。
一、前言 随着每天业务的增长,Tomcat 的catalina.out日志 变得越来越大,占用磁盘空间不说。要查看某个时候的日志的时候,庞大的日志让你顿时无从下手,所以日志的切割的变得刻不容缓。而且,切割后的日志,还可以定期清理掉久远的日志...... 二、Tomcat 日志分割 我们采用日期形式切割catalina.out 日志,因此采用cronlog 软件切割: 1、安装 cronlog yum install -y cronolog httpd 2、修改bin/catalina.sh文
如有疑问请留言或者到本站社区交流讨论,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本站的支持!
最近还在写图床工具,涉及到日志统计相关的,比如访问统计,流量统计等,看了一下七牛的实现,发现每次创建一个bucket仓库都会自动生成一个域名,该仓库下的资源都会走这个域名。但是自己要实现这一套逻辑还是满繁琐的,所以初步还是考虑用 Nginx 的一些功能来代替,其中流量统计就考虑使用 Nginx 自带的日志来分析。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手把手带您无忧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