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了解到,docker 是一种基于沙盒技术的容器,它实现了运行时环境的封装,从而让我们的集群管理和发布等操作十分便捷。
来源:IBM 译者:ljianhui 链接:blog.csdn.net/ljianhui/article/details/46718835 1.1 Linux进程管理 进程管理是操作系统的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有效率的进程管理能保证一个程序平稳而高效地运行。 Linux的进程管理与UNIX的进程管理相似。它包括进程调度、中断处理、信号、进程优先级、上下文切换、进程状态、进度内存等。 在本节中,我们将描述Linux进程管理的基本原理的实现。它将更好地帮助你理解Linux内核如何处理进程及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前几天,读者群里有小伙伴提问:从进程创建后,到底是怎么进入我写的main函数的?
Docker 是一种流行的容器化平台,它利用 Linux 内核中的 cgroups 和 namespaces 特性实现了轻量级的容器隔离。下面将详细介绍 Docker 的底层实现原理,并深入的看看探索其中使用到的三个系统调用与容器隔离的关系。
本文为IBM RedBook的Linux Performanceand Tuning Guidelines的1.1节的翻译 原文地址:http://www.redbooks.ibm.com/redpapers/pdfs/redp4285.pdf 原文作者:Eduardo Ciliendo, Takechika Kunimasa, Byron Braswell 1.1 Linux进程管理 进程管理是操作系统的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有效率的进程管理能保证一个程序平稳而高效地运行。 Linux的进程管理与UNIX的进
来看下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py-on-write的说明
Linux进程管理 进程管理是操作系统的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有效率的进程管理能保证一个程序平稳而高效地运行。 Linux的进程管理与UNIX的进程管理相似。它包括进程调度、中断处理、信号、进程优先级、上下文切换、进程状态、进度内存等。 在本节中,我们将描述Linux进程管理的基本原理的实现。它将更好地帮助你理解Linux内核如何处理进程及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什么是进程? 一个进程是一个运行在处理器的程序的一个实例。该进程使用Linux内核能够处理的任何资源来完成它的任务。 所有运行在Linux操作系统中
为了支持这些特性,Linux namespace 实现了 6 项资源隔离,基本上涵盖了一个小型操作系统的运行要素,包括主机名、用户权限、文件系统、网络、进程号、进程间通信。
调试运行中的容器和 Pod 不像直接调试进程那么容易,本文介绍了通过临时容器共享命名空间的方式调试业务容器进程的方法。调试 pod 最简单的方法是在有问题的 pod 中执行命令,并尝试排除故障。这种方法很简单,但有许多缺点。
最近在研究Linux的短程调度(进程调度包括长程调度、中程调度和短程调度,详见参考博客1)相关的算法和调度器,由参考博客1可知,短程调度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某种策略和算法将处理机分配给一个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分为抢占式和非抢占式。中程调度(又叫中级调度)的主要任务则是按照给定的原则和策略,将处于外存交换区中的就绪状态或等待状态的进程调入内存,或把处于内存就绪状态或内存等待状态的进程交换到外存交换区。长程调度(又叫高级调度)的主要任务则是将已进入系统并处于后备状态的作业按某种算法选择一个或一批,为其建立进程,并进入主机,装入内存;当该作业执行完毕时,负责回收系统资源。如下图所示:
如果大家有过在容器中执行 ps 命令的经验,都会知道在容器中的进程的 pid 一般是比较小的。例如下面我的这个例子。
假设B复制了A,当修改A时,看B是否会发生变化。如果B也跟着变了,说明这是浅拷贝;如果B没变,那就是深拷贝。
关于进程和线程,在 Linux 中是一对儿很核心的概念。但是进程和线程到底有啥联系,又有啥区别,很多人还都没有搞清楚。
cgroups(Control Groups)是 Linux 内核中的一种特性,它可以将进程分组并限制它们对系统资源(如 CPU、内存、磁盘和网络)的使用。Docker 使用 cgroups 来实现容器的资源隔离和限制,例如限制容器可以使用的 CPU 核心数量和内存大小。
今天给大侠带来FPGA Xilinx Zynq 系列第三十六篇,开启第二十三章,带来Linux 内核相关内容,本篇内容目录简介如下:
Linux Daemon(守护进程)是运行在后台的一种特殊进程。它独立于控制终端并且周期性地执行某种任务或等待处理某些发生的事件。它不需要用户输入就能运行而且提供某种服务,不是对整个系统就是对某个用户程序提供服务。
Docker就是虚拟化的一种轻量级替代技术。Docker的容器技术不依赖任何语言、框架或系统,可以将App变成一种 标准化的、可移植的、自管理的组件,并脱离服务器硬件在任何主流系统中开发、调试和运行 简单的说就是,在 Linux 系统上迅速创建一个容器(类似虚拟机)并在容器上部署和运行应用程序,并通过配置文件 可以轻松实现应用程序的自动化安装、部署和升级,非常方便。因为使用了容器,所以可以很方便的把生产环境和开 发环境分开,互不影响,这是 docker 最普遍的一个玩法。
进程可以通过程序替换的方式来执行一个全新的程序,具体的做法则是通过对应的程序替换的几个系统调用函数来实现,下面先来看一下程序替换的现象,根据这个现象来分析程序替换实现的原理。
注:本文的代码仅用于功能验证,不能用于生产。本文对clone的标志的描述顺序有变,主要考虑到连贯性。
触及到知识的盲区了,于是就去搜了一下copy-on-write写时复制这个技术究竟是怎么样的。发现涉及的东西蛮多的,也挺难读懂的。于是就写下这篇笔记来记录一下我学习copy-on-write的过程。
随着 Docker、Linux Containers 这些工具的出现,将 Linux 进程隔离到自己的小系统环境中隔离变得非常容易。这使得在一台真实的 Linux 机器上运行各种各样的应用成为可能,并确保它们之间不会互相干扰,而无需使用额外的虚拟机。这些工具为 PaaS 服务商带来了巨大的福音。但是这背后到底是如何实现的呢?
对于一个操作系统来说,提供运行程序的能力是其本质,而在 Linux 中,轻量、相应快速的进程管理也是其优良特性之一。我会分两篇文章介绍 Linux 进程。这是第一篇,重点在于 Linux 进程的描述和生命周期,下一篇将介绍 Linux 下的进程调度。
在 Linux 中,进程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东东了,哪怕是只写过一天代码的人也都用过它。但是你确定它不是你最熟悉的陌生人?我们今天通过深度剖析进程的创建过程,帮助你提高对进程的理解深度。
在 Linux 系统中,调用 fork 系统调用创建子进程时,并不会把父进程所有占用的内存页复制一份,而是与父进程共用相同的内存页,而当子进程或者父进程对内存页进行修改时才会进行复制 —— 这就是著名的 写时复制 机制。
在上一则发表的关于 Linux 的文章中,叙述了 Linux 的相关概念,其中就包括进程的资源,进程的状态,以及进程的属性等相关内容,在本则教程中,将着重叙述 Linux 进程管理的内容,其中就包括 Linux 进程的创建,进程的终止,进程的等待相关内容。
单进程单线程:一个人在一个桌子上吃菜。 单进程多线程:多个人在同一个桌子上一起吃菜。 多进程单线程:多个人每个人在自己的桌子上吃菜。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Linux操作系统的虚拟内存管理机制。我们将从基本概念开始,逐步深入到内核级别的实现细节。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本文将结合理论讨论和实际的代码分析。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使读者对Linux虚拟内存管理有更深入的理解。
Linux下的进程通信手段基本上是从Unix平台上的进程通信手段继承而来的。而对Unix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两大主力AT&T的贝尔实验室及BSD(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伯克利软件发布中心)在进程间通信方面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对Unix早期的进程间通信手段进行了系统的改进和扩充,形成了“system V IPC”,通信进程局限在单个计算机内;后者则跳过了该限制,形成了基于套接口(socket)的进程间通信机制。Linux则把两者继承了下来,如图示:
用了这么久的docker,对docker的实现原理挺感兴趣的,在对Linux下docker的实现原理了解之后,我没有用过Windows下的docker,更加好奇Windows下的docker是如何实现的(它并不开源),问了问owefsad师傅,说是可能用到了hyperV,那么可能类似Vmware吗?不知道啊。
我猜很多人一看这个标题已经感觉很懵逼了,什么?下一代容器都出来了,我还没学Docker呢!!!
Linux Namespace 是 Linux 提供的一种内核级别环境隔离的方法。用官方的话来说,Linux Namespace 将全局系统资源封装在一个抽象中,从而使 namespace 内的进程认为自己具有独立的资源实例。这项技术本来没有掀起多大的波澜,是容器技术的崛起让他重新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PID,IPC,Network等系统资源不再是全局性的,而是属于特定的Namespace。每个Namespace里面的资源对其他Namespace都是透明的。要创建新的Namespace,只需要在调用clone时指定相应的flag。 Linux Namespaces机制为实现基于容器的虚拟化技术提供了很好的基础,LXC(Linux containers)就是利用这一特性实现了资源的隔离。不同Container内的进程属于不同的Namespace,彼此透明,互不干扰。下面我们就从clone系统调用的flag出发,来介绍各个Namespace。
我们在启动一个docker容器之后,在容器内的资源和宿主机上其他进程是隔离的,docker的资源隔离是怎么做到的呢?docker的资源隔离主要依赖Linux的Namespace和Cgroups两个技术点。Namespace是Linux提供的资源隔离机制,说的直白一点,就是调用Linux内核的方法,实现各种资源的隔离。具体包括:文件系统、网络设备和端口、进程号、用户用户组、IPC等资源
僵尸进程:在Linux中,父进程使用fork创建子进程,子进程终止后,但父进程不知道子进程终止,虽然子进程已经退出,但系统还未它保留一定的信息(比如进程号,退出状态,运行时间),这时候,子进程就被称为僵尸进程。系统资源有限,如果进程被僵尸进程耗尽,那么就无法创建出新的进程。 Android 提供一种属性服务相当于Windows下的注册表管理器记录用户及软件信息,即使系统或软件重启,根据之前的信息,进行一些初始化操作。 在Linux新内核中:epoll用来替换select,它是Linux为处理大量文件而做的改进的poll,是Linux多路复用I/O接口select/poll的增强版。它能够显著的提高程序在大量并发连接中只有少量活跃情况下的系统CPU利用率。epoll内部用于保存事件的数据类型是红黑树,查找速度快,只有O(logn),select采用数组保存信息查找速度慢只有O(n),只有当少量文件描述符值,epoll与select的效率才会差不多。
守护进程(Daemon)是执行在后台的一种特殊进程。它独立于控制终端而且周期性地执行某种任务或等待处理某些发生的事件。守护进程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进程。Linux的大多数server就是用守护进程实现的。比方,Internetserverinetd,Webserverhttpd等。同一时候,守护进程完毕很多系统任务。比方,作业规划进程crond,打印进程lpd等。 守护进程的编程本身并不复杂,复杂的是各种版本号的Unix的实现机制不尽同样,造成不同Unix环境下守护进程的编程规则并不一致。这须要读者注意,照搬某些书上的规则(特别是BSD4.3和低版本号的System V)到Linux会出现错误的。以下将全面介绍Linux下守护进程的编程要点并给出具体实例。 一. 守护进程及其特性 守护进程最重要的特性是后台执行。在这一点上DOS下的常驻内存程序TSR与之类似。其次,守护进程必须与其执行前的环境隔离开来。这些环境包含未关闭的文件描写叙述符,控制终端,会话和进程组,工作文件夹以及文件创建掩模等。这些环境一般是守护进程从执行它的父进程(特别是shell)中继承下来的。最后,守护进程的启动方式有其特殊之处。它能够在Linux系统启动时从启动脚本/etc/rc.d中启动,能够由作业规划进程crond启动,还能够由用户终端(一般是shell)执行。 总之,除开这些特殊性以外,守护进程与普通进程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别。因此,编写守护进程实际上是把一个普通进程依照上述的守护进程的特性改造成为守护进程。假设读者对进程有比較深入的认识就更easy理解和编程了。 二. 守护进程的编程要点 前面讲过,不同Unix环境下守护进程的编程规则并不一致。所幸的是守护进程的编程原则事实上都一样,差别在于具体的实现细节不同。这个原则就是要满足守护进程的特性。同一时候,Linux是基于Syetem V的SVR4并遵循Posix标准,实现起来与BSD4相比更方便。编程要点例如以下; 1. 在后台执行。 为避免挂起控制终端将Daemon放入后台执行。方法是在进程中调用fork使父进程终止,让Daemon在子进程中后台执行。 if(pid=fork()) exit(0);//是父进程,结束父进程,子进程继续 2. 脱离控制终端,登录会话和进程组 有必要先介绍一下Linux中的进程与控制终端,登录会话和进程组之间的关系:进程属于一个进程组,进程组号(GID)就是进程组长的进程号(PID)。登录会话能够包含多个进程组。这些进程组共享一个控制终端。这个控制终端一般是创建进程的登录终端。 控制终端,登录会话和进程组一般是从父进程继承下来的。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摆脱它们,使之不受它们的影响。方法是在第1点的基础上,调用setsid()使进程成为会话组长: setsid(); 说明:当进程是会话组长时setsid()调用失败。但第一点已经保证进程不是会话组长。setsid()调用成功后,进程成为新的会话组长和新的进程组长,并与原来的登录会话和进程组脱离。因为会话过程对控制终端的独占性,进程同一时候与控制终端脱离。 3. 禁止进程又一次打开控制终端 如今,进程已经成为无终端的会话组长。但它能够又一次申请打开一个控制终端。能够通过使进程不再成为会话组长来禁止进程又一次打开控制终端:
功能:fork函数是从一个已经存在的进程中创建一个新的进程,新的进程称为子进程,原来的进程称为父进程。 参数:无 返回值: 成功:子进程中返回 0,父进程中返回子进程 ID。pid_t,为无符号整型。 失败:返回 -1。
Linux Namespace是Linux提供的一种内核级别环境隔离的方法。很早以前的Unix有一个叫chroot的系统调用(通过修改根目录把用户jail到一个特定目录下),chroot提供了一种简单的隔离模式:chroot内部的文件系统无法访问外部的内容。Linux Namespace在此基础上,提供了对UTS、IPC、mount、PID、network、User等系统资源的隔离机制。在此机制下,这些系统资源不再是全局性的,而是属于特定的Namespace。每个Namespace里面的资源对其他Namespace都是透明的。要创建新的Namespace,只需要在调用clone时指定相应的flag。Linux Namespaces机制为实现基于容器的虚拟化技术提供了很好的基础,LXC(Linux containers)就是利用这一特性实现了资源的隔离。不同container内的进程属于不同的Namespace,彼此透明,互不干扰。
Linux 命名空间是一种隔离机制,允许将全局系统资源划分为多个独立的、相互隔离的部分,使得在不同的命名空间中运行的进程感知不到其他命名空间的存在。从而实现了对进程、网络、文件系统、IPC(进程间通信)等资源的隔离,减少了潜在的安全风险。例如,在容器中运行应用程序可以避免对主机系统的直接影响,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当谈到Android启动原理时,我们进入了Android操作系统的核心。理解Android系统启动的原理对于开发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这有助于优化应用程序性能并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fork,vfork,clone Unix标准的复制进程的系统调用时fork(即分叉),但是Linux,BSD等操作系统并不止实现这一个,确切的说linux实现了三个,fork,vfork,clone(确切说vfork创造出来的是轻量级进程,也叫线程,是共享资源的进程) 系统调用 描述 fork fork创造的子进程是父进程的完整副本,复制了父亲进程的资源,包括内存的内容task_struct内容 vfork vfork创建的子进程与父进程共享数据段,而且由vfork()创建的子进程将先于父进程运
目前我们所提到的容器技术、虚拟化技术(不论何种抽象层次下的虚拟化技术)都能做到资源层面上的隔离和限制。
你好,我是 somenzz,可以叫我征哥,今天看到了一个很好的面试问题,分享给你。
2.在新守护进程的父进程中,调用exit(),为了守护进程的爷爷进程确认父进程结束
PaaS 是 Platform-as-a-Service 的缩写,意思是平台即服务。 把服务器平台作为一种服务提供的 商业模式。通过网络进行程序提供的服务称之为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而云计算时代相 应的服务器平台或者开发环境作为服务进行提供就成为了 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
使用了这么多年的 Ubuntu, 自以为 Linux 下进程的概念已经很熟悉了, 然而发现进程组(Process Group)和会话(Session)两个概念日常并不会接触很多, 平时也没有注意, 导致今天遇到一个问题还想了半天才想明白.
如果你是刀友,那我们就将这个系列当做容器方面的从零单排吧,希望这个系列能够帮助你了解并爱上docker,下周将介绍苏研DCOS v0.5,敬请期待!
之前聊过,容器跟虚拟机的区别,就在于虚拟机使用了名为 Hypervisor 的 软件 它通过硬件虚拟化功能,模 拟出了运行一个操作系统需 要的各种硬件,比如 CPU、 内存、I/O 设备等等。 并在这些虚拟的硬件 上安装了一个新的操作系统, 即 Guest OS。Docker 并不像 Hypervisor 那样对 应用进程的隔离环境负责,也 不会创建任何实体的“容器”, 真正对隔离环境负责的是宿主 机操作系统本身。
本文研究的主要是Linux进程函数fork(),vfork(),execX()的相关内容,具体介绍如下。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手把手带您无忧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