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ux ext2/ext3文件系统使用索引节点来记录文件信息,作用像windows的文件分配表。索引节点是一个结构,它包含了一个文件的长度、创建及修改时间、权限、所属关系、磁盘中的位置等信息。一个文件系统维护了一个索引节点的数组,每个文件或目录都与索引节点数组中的唯一一个元素对应。系统给每个索引节点分配了一个号码,也就是该节点在数组中的索引号,称为索引节点号。 linux文件系统将文件索引节点号和文件名同时保存在目录中。所以,目录只是将文件的名称和它的索引节点号结合在一起的一张表,目录中每一对文件名称和索
Multiple Journaling Modes in the ext3 Filesystem
备忘 EXT3 http://zh.wikipedia.org/zh-cn/Ext3 ext3,第三扩展文件系统,是一个日志文件系统,常用于Linux操作系统。它是很多Linux发行版的默认文件系统。Stephen Tweedie在1999年2月的内核邮件列表[2]中,最早显示了他使用扩展的ext2,该文件系统从2.4.15版本的内核开始,合并到内核主线中[3]。 大小限制 ext3有一个相对较小的对于单个文件和整个文件系统的最大尺寸。这些限制依赖于文件系统的块大小;下面的表格总结了这些限制。 块尺寸 最大文件尺寸 最大文件系统尺寸
应为原文:http://www.ilsistemista.net/index.php/linux-a-unix/6-linux-filesystems-benchmarked-ext3-vs-ext4
在以后的章节中会讲到Linux内核会涉及到cache与buffer以提高读取磁盘的效率。但cache/buffer却会导致一些很严重的问题,尤其在RHEL非正常关机时。
Linux是一种开放的、因Internet而产生的操作系统。Internet的发展、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模式如电子商务被迅速接受和普及,都为 Linux提供了更巨大的机会,使之成为企业和部门级的首选平台。同时,Linux也以其对新技术的巨大包容能力为自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和栖息环境。这表现在其内核技术的发展为Linux环境下管理数据、存储数据、分配数据、升级数据提供了高性能的系统技术支持。ext3文件系统就属这类技术中较突出的一种。 日志文件系统 通常在系统运行中写入文件内容的同时,并没有写入文件的元数据(如权限、所有者及创建和访问时间),如果在写入文件内容之后与写入文件元数据之前的时间差里,系统非正常关闭,处于写入过程中的文件系统会非正常卸载,那么文件系统就会处于不一致的状态。当重新启动时,Linux会运行fsck程序,扫描整个文件系统,保证所有的文件块都被正确地分配或使用,找到被损坏的目录项并试图修复它。但是,fsck不保证一定能够修复损坏。出现这种情况时,文件中不一致的元数据会填满已丢失文件的空间,目录项中的文件项可能会丢失,也就造成文件的丢失。 为了尽量减少文件系统的不一致性,缩短操作系统的启动时间,文件系统需追踪引起系统改变的记录,这些记录存放在与文件系统相分离的地方,通常我们叫“日志”。一旦这些日志记录被安全地写入,日志文件系统就可以应用它们清除引起系统改变的记录,并将它们组成一个引起文件系统改变的集,将它们放在数据库的事务处理中,保持在状态下有效数据的正常运行,不与整个系统的性能发生冲突。在任何系统发生崩溃或需要重新启动时,数据就遵从日志文件中的信息记录进行恢复。由于日志文件中有定期的检查点,通常非常整齐。文件系统的设计主要考虑效率和性能方面的问题。 Linux可以支持许多日志文件系统,包括FAT、VFAT、HPFS(OS/2)、NTFS(Windows NT)、UFS、XFS、JFS、ReiserFS、ext2、ext3等。 ext3支持多种日志模式 ext3 是ext2文件系统的高一级版本,完全兼容ext2,与ext2主要区别便是具有快速更新文件的存储功能。计算机自磁盘上读取或写入数据开始就必须保证文件系统中文件与目录的一致性,所有日志文件中的数据均以数据块的形式存放在存储设备中,当磁盘分区时文件系统即被创建,按照文件形式、目录形式支持存储数据和组织数据。Linux的文件和目录采用层次结构文件系统,文件系统一般是在安装系统时通过使用“mount”命令安装上的,用于使用的文件链表存储在文件/etc/fstab中,用于维护而安装的文件链表则存放在/etc/mtab中。 ext3提供多种日志模式,即无论改变文件系统的元数据,还是改变文件系统的数据(包括文件自身的改变),ext3 文件系统均可支持,以下是在/etc/fstab文件引导时激活的三种不同日志模式: ◆data=journal日志模式 日志中记录包括所有改变文件系统的数据和元数据。它是三种ext3日志模式中最慢的,但它将发生错误的可能性降至最小。使用“data= journal” 模式要求ext3将每个变化写入文件系统2次、写入日志1次,这将降低文件系统的总性能,但它的确是使用者最心爱的模式。由于记录了在ext3中元数据和数据更新情况,当一个系统重新启动的时候,这些日志将起作用。 ◆data=ordered日志模式 仅记录改变文件系统的元数据,且溢出文件数据要补充到磁盘中。这是缺省的ext3日志模式。这种模式降低了在写入文件系统和写入日志之间的冗余,因此速度较快,虽然文件数据的变化情况并不被记录在日志中,但它们必须做,而且由ext3的daemon程序在与之相关的文件系统元数据变化前执行,即在记录元数据前要修改文件系统数据,这将稍微降低系统的性能(速度),然而可确保文件系统中的文件数据与相应文件系统的元数据同步。 ◆data=writeback日志模式 仅记录改变文件系统的元数据,但根据标准文件系统,写程序仍要将文件数据的变化记录在磁盘上,以保持文件系统一致性。这是速度最快的ext3日志模式。因为它只记录元数据的变化,而不需等待与文件数据相关的更新如文件大小、目录信息等情况,对文件数据的更新与记录元数据变化可以不同步,即ext3是支持异步的日志。缺陷是当系统关闭时,更新的数据因不能被写入磁盘而出现矛盾,这一点目前尚不能很好解决。 不同日志模式间有差别,但设置的方法一样方便。可以使用ext3文件系统指定日志模式,由/etc/fstab启动时完成。例如,选择data=writeback日志模式,可以做如下设置: /dev/hda5 /opt ext3 data=writeback 1 0 在一般情况下,
输入名字在开始菜单中新建文件夹或者单击Browse选择一个已存在的文件夹,设置完后单击Next,勾选Don’t create a Start Menu folder则不在开始菜单中显示
大多数现代Linux发行版默认为ext 4文件系统,就像以前的Linux发行版默认为ext3、ext2,以及-如果追溯到足够远的话-ext。 如果您是Linux新手或者是文件系统新手,您可能会想知道ext 4给表带来了什么,而ext3却没有。考虑到诸如btrfs、XFS和ZFS等备用文件系统的新闻报道,您可能还想知道ext4是否还在积极开发中。 我们不能在一篇文章中涵盖所有关于文件系统的内容,但是我们将尝试让您了解Linux的默认文件系统的历史、它所处的位置以及所期待的内容。 我大量地引用了各种ext文件系统文章以及我在编写本概览时的经验。
Linux kernel 自 2.6.28 开始正式支持新的文件系统 Ext4。 Ext4 是 Ext3 的改进版,修改了 Ext3 中部分重要的数据结构,而不仅仅像 Ext3 对 Ext2 那样,只是增加了一个日志功能而已。Ext4 可以提供更佳的性能和可靠性,还有更为丰富的功能:
前面几天发布了一篇使用 OGG 21c 遇到的几个问题之后,居然在新的周一后又发现了一个与 OGG 相关的问题,那是什么问题呢?且听小哥我慢慢道来。说来也简单就是使用 OGG21c 在中间机配置好了远程捕获 EXTRACT 进程,将数据导入到目标端 19c 后,源端捕获进程有很大的延迟,按照这个延迟来看,本地的归档日志也都删除了,可这个捕获进程呢没有任何报错,延迟一直在增大。
Linux文件系统Ext2和Ext3现在已经过时了。 现在是将旧文件系统转换为最新的文件系统EXT4。 Ext4文件系统比以前的版本更快,更可靠。
前段时间因为要做异构数据导入导出,所以搜了下,发现这类工具收费的居多,使用起来未必趁手~ 于是我找了下相关开源工具,目前,对于非开源的,我找到的大概有三种方式:
xenserver默认安装到本地磁盘,本地磁盘被基于Linux的LVM所管理,在xenserver创建为LVM Typer的本地SR,xenserver在LVM上不支持Thin Provisioning磁盘精简制备功能,如果我们想使用Thin Provisioning功能需要将磁盘格式化为EXT3格式,创建EXT3 Typer的本地SR。
创建 FAT32 文件系统 (Linux 把 FAT32 识别为 vfat )
fdisk分区工具,它的分区格式为MBR,特点是,最多分4个主分区,磁盘大小不能超过2T。 而GPT分区格式,突破了这些限制,它没有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之分,在一块磁盘上最多可以分128个分区出来,支持大于2T的分区,最大卷可达18EB。 parted 工具常用功能: 当在命令行输入parted后,进入parted命令的交互模式。输入help会显示帮助信息。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常用的功能 check 简单检查文件系统。建议用其他命令检查文件系统,比如fsck help 显示帮助信息 mklabel 创建
要使用一块新的硬盘,我们必须将它格式化建立合适的文件系统(linux:ext2,ext3等,windows:ntsf,fat32),并挂载到相应的目录下我们才可以使用。
文件系统是在存储磁盘或分区上命名,存储,检索和更新文件的方式。文件在磁盘上的组织方式。
文件系统是用来管理和组织保存在磁盘驱动器上的数据的系统软件,其实现了数据完整性的保证,也就是保证写入磁盘的数据和随后读出的内容的一致性。除了保存以文件方式存储的数据以外,一个文件系统同样存储和管理关于文件和文件系统自身的一些重要信息(例如:日期时间、属主、访问权限、文件大小和存储位置等等)。这些信息通常被称为元数据(metadata)。
以存储512M文件为例,展示了ext4_extent、ext4_extent_idx、ext4_extent_header之间的关系
fdisk分区工具,它的分区格式为MBR,特点是,最多分4个主分区,磁盘大小不能超过2T。而GPT分区格式,突破了这些限制,它没有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之分,在一块磁盘上最多可以分128个分区出来,支持大于2T的分区,最大卷可达18EB。 相信,随着存储级别的升级,将来的分区格式逐渐会淘汰MBR,而GPT成为主流。 parted 工具常用功能: 当在命令行输入parted后,进入parted命令的交互模式。输入help会显示帮助信息。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常用的功能 1、check 简单检查文件系统。建议用
-c 格式化时候检查坏块【速度会很慢,不建议使用该参数】 -t 跟格式【ext2|ext3|ext4】 -L 后面跟卷标【labelname】 -b blocksize 块大小【常用的有1024、2048、4096】 -g blocks-per-group 每个块组有多少个块组成 -G 直接定义该分区上块组的数量 -i 为数据空间中每多少个字节创建一个inode;此大小不应该小于block的大小; -I 定义inode大小 -N 定义inodes的数量 -j 启用日志功能,相当于-t ext3 【mkfs.ext3=mke2fs -j=mke2fs -t ext3=mkfs -t ext3】 -m 保留给管理员使用的数据空间百分比【直接用整数表示,如-m 3 表示保留3%的空间给管理员】 -U 指定UUID【一般不用,系统自动生成的即可】 -O XXXX 启用指定特性 -O ^XXXX 关闭指定特性 【-O的特性有如下:mke2fs -O 设备名 [ -b block-size ] [ -L volume-label ] [ -n ] [ -q ][ -v ] external-journal [ blocks-count ]】
编写本文档,主要目的是为了验证linux下文件数、目录数、文件名长度的各种限制二、文档内容
简介: paramiko是python(2.2或更高)的模块,遵循SSH2协议实现了安全(加密和认证)连接远程机器。 安装所需软件包: http://ftp.dlitz.net/pub/dlitz/crypto/pycrypto/pycrypto-2.5.tar.gz http://www.lag.net/paramiko/download/paramiko-1.7.7.1.tar.gz tar zxvf pycrypto-2.5.tar.gz cd pycrypto-2.5 python setup.py build python setup.py install tar zxvf paramiko-1.7.7.1.tar.gz cd paramiko-1.7.7.1 python setup.py build python setup.py install python脚本简单编写: 管理单台服务器: 脚本一:查询172.16.22.23磁盘使用情况
发表评论 862 views A+ 所属分类:技术 谷歌Android系统手机默认只能把软件安装在手机 内存里,使本来就不大的手机内存显得捉襟见肘。如果你也是个手机软件狂人,喜欢尝试各种各样新奇
Linux kernel自2.6.28开始正式支持新的文件系统Ext4,Ext4是Ext3的改进版,修改了Ext3中部分重要的数据结构。Ext3对Ext2,只是增加了一个日志功能而已。Ext4可以提供更佳的性能和可靠性,还有更为丰富的功能,更大的文件系统和更大的文件。较之Ext3所支持的最大16TB文件系统和最大2TB文件,Ext4分别支持1EB(1,048,576TB,1EB=1024PB,1PB=1024TB)的文件系统,以及16TB的文件。
介绍两款Linux文件恢复工具,ext3grep与extundelete,可能在关键时刻会有所帮助。ext3grep仅对ext3文件系统有效,extundelete对ext3与ext4文件系统都有效
作者简介 肖鹏 微博研发中心数据库技术负责人,主要负责微博数据库(MySQL/Reids/HBase/Memcached)相关的业务保障,性能优化,架构设计以及周边的自动化系统建设。10年互联网数据库
Linux系统重启或无故变为只读造成网站无法正常访问的简单临时的做 根目录只读不能写处理: 一、 1、mount: 用于查看哪个模块输入只读,一般显示为: /dev/hda1 on / type ext3 (rw) none on /proc type proc (rw) usbdevfs on /proc/bus/usb type usbdevfs (rw) none on /dev/pts type devpts (rw,gid=5,mode=620) /dev/hda5 on /home type ext3 (rw) none on /dev/shm type tmpfs (rw) /dev/hda2 on /usr/local type ext3 (rw) /dev/nb1 on /EarthView/RAW type ext3 (ro)(变为只读了)
以下测试都是在没有优化或修改内核的前提下测试的结果 1. 测试目的:ext3文件系统下filename最大字符长度 测试平台:RHEL5U3_x64 测试过程: LENTH=`for i in {1..255};do for x in a;do echo -n $x;done;done` touch $LENTH 当增加到256时,touch报错,File name too long linux系统下ext3文件系统内给文件/目录命名,最长只能支持127个中文字符,英文则可以支持255个字符 2. 测试目的:ext3文件系统下一级子目录的个数限制 测试平台:RHEL5U3_x64 测试过程: [root@fileserver maxdir]# for i in {1..32000};do mkdir $i;done mkdir: cannot create directory `31999': Too many links mkdir: cannot create directory `32000': Too many links ext3文件系统一级子目录的个数为31998(个)。 Linux为了cpu的搜索效率而规定的,要想改变数目大概要重新编译内核. 3. 测试目的:ext3文件系统下单个目录里的最大文件数 测试平台: RHEL5U3_x64 测试过程: 单个目录下的最大文件数似乎没什么特别限制,也是受限于所在文件系统的inode数限制: df -i或者使用tune2fs -l /dev/sdaX或者dumpe2fs -h /dev/sdaX查看可用inode数,后两个命令 输出结果是一样的,但是跟df所得出的可用inode数会有些误差,至今不明白什么原因。 网上常用两种解决办法: 1) 重新mkfs,ext3默认block大小4096 Bytes,block设置小一些inode数设置大一些 2) 使用loopback文件系统临时解决: 在/usr中(也可以在别处)创建一个大文件,然后做成loopback文件系统,将原来的文件移到这个 文件系统中,并将它mount到/usr下合适的位置。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你/usr中的文件数目。但是系统 性能会有点损失。 4. 测试目的: 打开文件数限制(文件句柄、文件描述符) 测试平台: RHEL5U3_x64 ulimit -n 65535设置,或者/etc/security/limit.conf里设置用户打开文件数、进程数、CPU等
今天这节课也是讲解文件系统的logging,这节课讲的是Linux中的广泛使用的ext3文件系统所使用的logging系统,同时我们也会讨论在高性能文件系统中添加log需要面对的一些问题。首先我会花几分钟来回顾一下,为什么我们要学习logging。
在Linux 中如何查看分区的文件系统类型,下面总结几种查看分区文件系统类型的方法。下面话不多说了,来随着小编一起学习学习吧
问题描述:上周公司的私有云(底层架构是Openstack+KVM,目前稳定性还不够好,开发团队在改进中)一个计算节点挂掉,之后恢复后发现这个计算节点的所有Linux虚拟机系统都变成只读了,复制文件提示
raid1是Linux服务器最常用的一种硬盘冗余备份的方案,它能在硬盘损坏的情况下保证硬盘数据内的安全。需要至少两块硬盘,最好是完全相同的两块硬盘,所创建的若磁盘中有谁损坏,则备用盘自动替补上去。
磁盘分割完毕后自然就是要进行文件系统的格式化,格式化的命令非常的简单,使用 mkfs(make filesystem) 命令。
windows下全然限定文件名称必须少于260个字符,文件夹名必须小于248个字符。
resize2fs命令是用来增大或者收缩未加载的“ext2/ext3/ext4”文件系统的大小。
Linux文件系统通常是Linux操作系统的一个内置层,用于处理存储的数据管理。它有助于在磁盘存储上安排文件。它管理文件名、文件大小、创建日期以及有关文件的更多信息。如果我们的文件系统中有不支持的文件格式,我们可以下载软件来处理它。
现在用ext3文件系统的很多,Debugfs不支持ext3文件系统,下面介绍一款工具可以恢复ext3文件系统数据
1、磁盘虽然分好区了,但是还不能用,还需要在这每一个分区上格式化,所谓格式化,其实就是安装文件系统,Windows下的文件系统有Fat32、NTFS,CentOS使用的文件系统为ext,之前centOS5版本使用ext3作为默认的文件系统,而CentOS6使用ext4作为默认的文件系统;
随着Linux的不断发展,它所支持的文件系统格式也在迅速扩充,Linux系统核心可以支持十多种文件系统格式,最常用的包括ext、ext2、ext3、ext4、xfs等。
我们应该尽可能避免在生产环境上做一些危险的操作。但是,难免有所疏忽,那么当事情发生后,我们还能如何拯救?
写python项目时,需要用到日志类,需求为:日志信息可配置,提供几种类型不同的配置,并且日志既可以写到文本也可以写到数据库中。 实现时日志类直接使用python的logging,配置信息写到配置文件logging_data.conf,并使用logging.config.fileConfig(log_config_path)加载配置。写日志到数据库参考了log4mongo-1.6.0.tar.gz的写法,同时每当在数据库写日志时,同时需要插入一些额外信息,比如:projectId runningId algorithmId,所以使用了python的logging.LoggerAdapter把额外信息添加进去。
本文记录 2 种因 /etc/mtab 文件异常导致 df 命令显示异常、分区丢失问题的解决过程,以备后用。 一、根目录丢失 前些日子,同事在 RTX 群里问大家,有台服务器执行 df -h 看不到根
众所周知drop table会严重的消耗服务器IO性能,如果被drop的table容量较大,甚至会影响到线上的正常。 首先,我们看一下为什么drop容量大的table会影响线上服务 直接执行drop table,mysql会将表定义和表数据全都删除,包括磁盘上的物理文件,也包括buffer pool中的内存数据。 这就分两步,第一步从buffer pool中删除,这会涉及到table_cache的lock,如果持有table_cache的lock,这将导致其他查询都无法执行。这种情况在没有innodb_pe
最新的AMD PetaLinux 2022.1,不支持IMAGE_CLASSES_remove、IMAGE_FSTYPES_DEBUGFS_remove、PREMIRRORS_prepend。如果有上述关键词,会报告类似下面的错误。
我对Linux不是很熟悉,我在学习的过程中记录了很多笔记,在去年发过一篇文章:CentOS 7系统服务器上安装R和Rstudio,并在浏览器中运行Rstudio,今天我把CentOS云服务器挂载云硬盘与硬盘分区这一章的笔记分享给大家。本教程是以腾讯云服务器和云硬盘介绍的,所以要实操的话,你自己还需要花点钱。 1、云硬盘的挂载
本文为joshua317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转载自joshua317博客 https://www.joshua317.com/article/165
任务1 罗列磁盘分区的类型并做比较性介绍 分类: FAT16、FAT32、NTFS、EXT2、EXT3、EXT4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手把手带您无忧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