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要创建的是apisix-in-eks的lb,所以选择instance,并且http端口由于是nodeport,所有写一个不会被使用的31080;由于要创建的是alb是7层,协议选择http(如果是nlb要选择tcp):
这篇是从网上找到牛人的博客总结下来的: 实战方面: (1)两种在知名IT公司使用的游戏服务器架构设计 点击图片可以放大 1 各个服务器的功能以及作用: CenterServer服务器管理器:管理所有
每一个 Pod 都有它自己的IP地址, 这就意味着你不需要显式地在 Pod 之间创建链接, 你几乎不需要处理容器端口到主机端口之间的映射。 这将形成一个干净的、向后兼容的模型;在这个模型里,从端口分配、命名、服务发现、 负载均衡、应用配置和迁移的角度来看, Pod 可以被视作虚拟机或者物理主机。
gRPC 是长连接服务,而长连接服务负载不均是通病,因为使用四层负载均衡的话,只能在连接调度层面负载均衡,但不能在请求级别负载均衡。不同连接上的请求数量、网络流量、请求耗时、存活时长等可能都不一样,就容易造成不同 Pod 的负载不一样。而 istio 天然支持 gRPC 负载均衡,即在七层进行负载均衡,可以将不同请求转发到不同后端,从而避免负载不均问题,腾讯云容器服务也对 istio 进行了产品化托管,产品叫 TCM,本文介绍如何使用 TCM 来暴露 gRPC 服务。
Nginx 不仅可以做反向代理,实现负载均衡。还能用作正向代理来进行上网等功能。 正向代理:如果把局域网外的 Internet 想象成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则局域网中的客户端要访 问 Internet,则需要通过代理服务器来访问,这种代理服务就称为正向代理。
Nginx 不仅可以做反向代理,实现负载均衡。还能用作正向代理来进行上网等功能。正向代理:如果把局域网外的 Internet 想象成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则局域网中的客户端要访 问 Internet,则需要通过代理服务器来访问,这种代理服务就称为正向代理。
Nginx负载均衡: 关于负载均衡实际上和上一篇末尾讲的代理服务器的概念差不多,代理一台机器,叫做代理服务器,代理多台机器就叫做负载均衡。 使用负载均衡是为了将多个用户的请求均匀的发送给多台web服务
CLB 简介 : 负载均衡(Cloud Load Balancer,CLB)提供安全快捷的流量分发服务,访问流量经由 CLB 可以自动分配到云中的多台云服务器上,扩展系统的服务能力并消除单点故障。负载均衡支持亿级连接和千万级并发,可轻松应对大流量访问,满足业务需求。
在上一篇博客我们介绍了 Nginx 一个很重要的功能——代理,包括正向代理和反向代理。这两个代理的核心区别是:正向代理代理的是客户端,而反向代理代理的是服务器。其中我们又重点介绍了反向代理,以及如何通过 Nginx 来实现反向代理。那么了解了Nginx的反向代理之后,我们要通过Nginx的反向代理实现另一个重要功能——负载均衡。
先复习一下之前说过的微服务的知识,最开始我们运行微服务就是三个重要部分 1.服务端 2.消费端 3.注册中心
LVS,Linux Virtual Server LVS是章文嵩博士发起的自由软件项目,它的官方站点是http://www.linuxvirtualserver.org。LVS工作在内核空间,实现TCP/IP协议群的四层路由,在Linux2.4内核以前,使用LVS时必须要重新编译内核以支持LVS功能模块,但从Linux2.4内核以后已经完全内置了LVS的各个功能模块,无需给内核打任何补丁,可以直接使用LVS提供的各种功能。
kube-proxy是Kubernetes的核心组件,部署在每个Node节点上,它是实现Kubernetes Service的通信与负载均衡机制的重要组件;kube-proxy负责为Pod创建代理服务,从apiserver获取所有server信息,并根据server信息创建代理服务,实现server到Pod的请求路由和转发,从而实现K8s层级的虚拟转发网络。
我们知道容器的特点是快速创建、快速销毁,Kubernetes Pod和容器一样只具有临时的生命周期,一个Pod随时有可能被终止或者漂移,随着集群的状态变化而变化,一旦Pod变化,则该Pod提供的服务也就无法访问,如果直接访问Pod则无法实现服务的连续性和高可用性,因此显然不能使用Pod地址作为服务暴露端口。
在一类简单的业务场景下发起http请求的测试案例,返回的时候会100%有乱码。如果跳过跟厂商定制的7层负载均衡设备,直接连后端一台机器,则100%无乱码。在其他测试场景,则100%无乱码。
一般负载分为软件负载和硬件负载,比如软件中使用nginx等工具实现负载均衡,而F5负载均衡器就是硬件网络性能优化设备。 他不同于交换机、路由器这些网络基础设备,而是建立在现有网络结构上用来增加网络带宽和吞吐量的的硬件设备。
"你到底在说什么啊,我K8s的ecs节点要访问clb的地址不通和本地网卡有什么关系..." 气愤语气都从电话那头传了过来,这时电话两端都沉默了。过了好一会传来地铁小姐姐甜美的播报声打断了刚刚的沉寂「乘坐地铁必须全程佩戴口罩,下一站西湖文化广场...」。
以手机为例,手机包含两种上网方式,蜂窝移动数据网络(2G,3G,4G)和WIFI网络。我们希望在有WIFI的时候尽量使用WIFI,这样可以节省成本,没有WIFI的时候自动切换到蜂窝移动网络,避免断连。同样在PC端,我们希望有线网卡和无线网卡可以同时上网,提高网速。但是使用TCP协议是无法实现上述功能的。
2015年初,我们计划为开发团队搭建一套全新的部署平台,在此之前我们使用的是Amazon EC2。
2015年初,我们计划为开发团队搭建一套全新的部署平台,在此之前我们使用的是Amazon EC2。 尽管AWS-based steup我们一直用得很好,但使用自定义脚本和工具自动化部署的设置,对于运维以外的团队来说不是很友好,特别是一些小团队——没有足够的资源来了解这些脚本和工具的细节。这其中的主要问题在于没有“部署单元(unit-of-deployment)”,该问题直接导致了开发与运维之间工作的断层,而容器化趋势看上去是一个不错的方案。 如果你还没有做好将Docker和Kubernetes落地
linux 主机安装双网卡,共享一个IP地址,对外提供访问,实际 同样 连接两条物理线路到交换机 实现平时 双网卡同时工作,分流网络压力,同时提供冗余备份,监控,防止物理线路的单点故障。
Kubernetes中一个应用服务会有一个或多个实例(Pod),每个实例(Pod)的IP地址由网络插件动态随机分配(Pod重启后IP地址会改变)。为屏蔽这些后端实例的动态变化和对多实例的负载均衡,引入了Service这个资源对象,如下所示:
#因为做了转发,去掉这一句服务器端无法获取到客户端的真实ip,做设置后,真实的客户端ip可以通过$_SERVER['HTTP_X_REWRITI_URL']获取;
SLB(服务器负载均衡):在多个提供相同服务的服务器的情况下,负载均衡设备存在虚拟服务地址,当大量客户端从外部访问虚拟服务IP地址时,负载均衡设备将这些报文请求根据负载均衡算法,将流量均衡的分配给后台服务器以平衡各个服务器的负载压力,避免在还有服务器压力较小情况下其他服务达到性能临界点出现运行缓慢甚至宕机情况,从而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BorgMaster:负责请求分发,整个集群的大脑 BorgLet:真正运行的节点,提供计算 sheduler:调度器,将数据写入到Paxos(键值对数据库)BorgLet监听Paxos数据库,如果发现有自己的请求则处理相应的任务
以往在WINDOWS SERVER上配置NIC时,例如WINDOWS SERVER 2003或2008上一般需要安装厂商的网卡聚合绑定软件,厂商软件针对自己系列的网卡设备支持的较好,但如果一个物理服务器上安装了2种以上的网卡,那么这个多厂商的网卡聚合绑定配置起来就比较麻烦了,容易互相冲突。现今WINDOWS SERVER 2012上自身NIC组件可以支持多网卡的聚合绑定,这个问题容易解决多了,那么如何掌握和配置WINDOWS SERVER 2012上的NIC呢?下面来具体学习下。
反向代理,是把一些静态资源存储在服务器上,当用户有请求的时候,就直接返回反向代理服务器上的资源给用户,而如果反向代理服务器上没有的资源,就转发给后面的负载均衡服务器,负载均衡服务器再将请求分发给后端的web服务器。 区别就是:反向代理服务器是需要存储资源的,让用户更快速的接收到资源 负载均衡就是,为了保证后端web服务器的高可用,高并发,是不需要要存储资源,只需要转发用户的请求。 一、SLB产生背景: SLB(服务器负载均衡):在多个提供相同服务的服务器的情况下,负载均衡设备存在虚拟服
在做需求的时候,有时候会和别的三方系统交互,如调用一个第三方系统的http接口查询商品物流信息,获得响应数据返回给我们自己系统的前端页面进行展示,整个流程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呢,现在整理一下。
out_forward是一个带缓存的输出插件,用于向其他节点转发日志事件,并支持转发节点之间的负载均衡和自动故障切换。
本文介绍了腾讯云容器服务在Kubernetes中的安全实践,包括服务访问、集群内服务互访、安全组规则、网络策略等。同时,对于安全组规则设置,提供了通用的规则模板,以简化用户在设置集群中服务访问安全组规则时的复杂性。
Ribbon是Netflix公司开源的一个负载均衡的项目(https://github.com/Netflix/ribbon),它是一个基于HTTP、TCP的客户端负载均衡器。
健康检查(Health Check)可用于服务运行的状态监控,比如腾讯旗下的DNSPOD的D监控,要求配置一个访问路径以判断网站是否可以正常访问实际上就是一个健康检查,当发现健康检查失败时会发送一个邮件通知或者短信来告知网站管理员进行维修。
-多年互联网运维工作经验,曾负责过大规模集群架构自动化运维管理工作。 -擅长Web集群架构与自动化运维,曾负责国内某大型金融公司运维工作。 -devops项目经理兼DBA。 -开发过一套自动化运维平台(功能如下): 1)整合了各个公有云API,自主创建云主机。 2)ELK自动化收集日志功能。 3)Saltstack自动化运维统一配置管理工具。 4)Git、Jenkins自动化代码上线及自动化测试平台。 5)堡垒机,连接Linux、Windows平台及日志审计。 6)SQL执行及审批流程。 7)慢查询日志分析web界面。
服务器集群负载均衡(F5,LVS,DNS,CDN)区别以及选型下面是“黑夜路人”的《大型网站架构优化运维
曾在Google广告部门任职,负责广告的架构任务,14年回国同年9月创立数人云,主要基于Docker容器技术为企业级客户打造私有的PaaS平台,帮助企业客户解决互联网新业务挑战下的IT问题。
负载均衡 (Load Balancing) 负载均衡建立在现有网络结构之上,它提供了一种廉价有效透明的方法扩展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的带宽、增加吞吐量、加强网络数据处理能力、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用性。
负载均衡(Load balance),是一种计算机技术,用来在多个计算机(计算机集群)、网络连接、CPU、磁盘驱动器或者其他资源中分配负载,已达到最优化资源使用、最大吞吐率、最小化响应时间、同时避免过载的目的。
https://blog.envoyproxy.io/introduction-to-modern-network-load-balancing-and- proxying-a57f6ff80236
在使用 Ribbon 进行负载均衡时,需要首先进行服务发现,即获取服务实例的列表。可以使用 Eureka、Consul 等服务注册中心进行服务发现。也可以通过自定义 ServerList 实现进行服务发现,但这种方式比较麻烦,不太常用。
我印象中负载均衡其实是个硬件设备。其实一开始确实是的,然而现在已经不同了。尤其是云厂商提供的负载均衡方案几乎全部是靠软件。现在的负载均衡不仅是网络流量复杂均衡,几乎所有的平衡多个计算资源负载的方案都可以叫做负载均衡。在云计算背景下,负载均衡其实有一个软件实体--proxy。准确说,他们其实是不一样的,但是不能否认他们的功能其实重叠,proxy将网络转发作为主要功能。并且在所有的service mesh、cloud的资料中,这两个词指的就是同一个东西。
在kubernetes中,Pod是应用程序的载体,我们可以通过Pod的IP来访问应用程序,但是Pod的IP地址不是固定的,这就意味着不方便直接采用Pod的IP对服务进行访问。
我们一些常见的网络应用基本上都是基于 TCP 和 UDP 的,这两个协议又会使用网络层的 IP 协议。但是我们完全可以绕过传输层的 TCP 和 UDP,直接使用 IP,比如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一、什么是bonding Linux bonding 驱动提供了一个把多个网络接口设备捆绑为单个的网络接口设置来使用,用于网络负载均衡及网络冗余 二、bonding应用方向 1、网络负载均衡 对于bonding的网络负载均衡是我们在文件服务器中常用到的,比如把三块网卡,当做一块来用,解决一个IP地址,流量过大,服务器网络压力过大的问题。对于文件服务器来说,比如NFS或SAMBA文件服务器,没有任何一个管理员会把内部网的文件服务器的IP地址弄很多个来解决网络负载的问题。如果在内网中,文件服务器为了管理和应用上的方便,大多是用同一个IP地址。对于一个百M的本地网络来说,文件服务器在多 个用户同时使用的情况下,网络压力是极大的,特别是SAMABA和NFS服务器。为了解决同一个IP地址,突破流量的限制,毕竟网线和网卡对数据的吞吐量是有限制的。如果在有限的资源的情况下,实现网络负载均衡,最好的办法就是 bonding 2、网络冗余 对于服务器来说,网络设备的稳定也是比较重要的,特别是网卡。在生产型的系统中,网卡的可靠性就更为重要了。在生产型的系统中,大多通过硬件设备的冗余来提供服务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比如电源。bonding 也能为网卡提供冗余的支持。把多块网卡绑定到一个IP地址,当一块网卡发生物理性损坏的情况下,另一块网卡自动启用,并提供正常的服务,即:默认情况下只有一块网卡工作,其它网卡做备份 三、bonding实验环境及配置 1、实验环境 系统为:CentOS,使用2块网卡(em1、em2 ==> bond0)来实现bonding技术 2、bonding配置 第一步:先查看一下内核是否已经支持bonding 1)如果内核已经把bonding编译进内核,那么要做的就是加载该模块到当前内核;其次查看ifenslave该工具是否也已经编译 modprobe -l bond* 或者 modinfo bonding modprobe bonding lsmod | grep ‘bonding’ echo ‘modprobe bonding &> /dev/null’ >> /etc/rc.local(开机自动加载bonding模块到内核) which ifenslave 注意:默认内核安装完后就已经支持bonding模块了,无需要自己手动编译 2)如果bonding还没有编译进内核,那么要做的就是编译该模块到内核 (1)编译bonding tar -jxvf kernel-XXX.tar.gz cd kernel-XXX make menuconfig 选择 ” Network device support ” -> ” Bonding driver support “ make bzImage make modules && make modules_install make install (2)编译ifenslave工具 gcc -Wall -O -I kernel-XXX/include ifenslave.c -o ifenslave 第二步:主要有两种可选择(第1种:实现网络负载均衡,第2种:实现网络冗余) 例1:实现网络冗余(即:mod=1方式,使用em1与em2) (1)编辑虚拟网络接口配置文件(bond0),并指定网卡IP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ond0 DEVICE=bond0 ONBOOT=yes BOOTPROTO=static IPADDR=192.168.0.254 BROADCAST=192.168.0.255 NETMASK=255.255.255.0 NETWORK=192.168.0.0 GATEWAY=192.168.0.1 USERCTL=no TYPE=Ethernet 注意:建议不要指定MAC地址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m1 DEVICE=em1 BOOTPROTO=none ONBOOT=yes USERCTL=no MASTER=bond0 SLAVE=yes 注意:建议不要指定MAC地址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m2 DEVICE=em2 BOOTPROTO=none ONBOOT=yes USERCTL=no MASTER=bond0 SLAVE=yes 注意:建议不要指定MAC地址 (2)编辑模块载入配置文
Elastic Load Balancing 在一个或多个可用区中的多个目标(如 EC2 实例、容器和 IP 地址)之间自动分配传入的流量。它会监控已注册目标的运行状况,并仅将流量传输到运行状况良好的目标。Elastic Load Balancing 根据传入流量随时间的变化对负载均衡器进行扩展。它可以自动扩展来处理绝大部分工作负载。
一,什么是负载均衡(Load balancing) 在网站创立初期,我们一般都使用单台机器对台提供集中式服务,但是随着业务量越来越大,无论是性能上还是稳定性上都有了更大的挑战。这时候我们就会想到通
负载均衡(Load Balance)是集群技术(Cluster)的一种应用。负载均衡可以将工作任务分摊到多个处理单元,从而提高并发处理能力。目前最常见的负载均衡应用是Web负载均衡。根据实现的原理不同,常见的web负载均衡技术包括:DNS轮询、IP负载均衡和CDN。其中IP负载均衡可以使用硬件设备或软件方式来实现。
OSI: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查看服务详情 kubectl describe svc test-k8s ,可以发现 Endpoints 是各个 Pod 的 IP,也就是他会把流量转发到这些节点。
什么是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是我们处理高并发、缓解网络压力和进行服务端扩容的解决方案
2.见示例:05-ms-consumer-order-ribbon-customizing-properties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手把手带您无忧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