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计算出现次数并与另一个列表进行比较

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 定义一个函数,接受两个参数,分别为待计算列表和比较列表。
  2. 创建一个空字典用于存储待计算列表中每个元素出现的次数。
  3. 遍历待计算列表,对于每个元素,判断是否在字典中存在,如果存在则将对应计数加1,否则将该元素作为键添加到字典,并将计数初始化为1。
  4. 定义一个变量用于存储比较结果的列表,初始化为空列表。
  5. 遍历比较列表,对于每个元素,判断其是否在字典中存在,如果存在则将对应计数添加到比较结果列表中,否则将0添加到比较结果列表中。
  6. 返回比较结果列表作为函数的输出。

以下是一个示例的Python代码实现:

代码语言:txt
复制
def compare_lists(list1, list2):
    count_dict = {}
    for item in list1:
        if item in count_dict:
            count_dict[item] += 1
        else:
            count_dict[item] = 1
    
    compare_result = []
    for item in list2:
        if item in count_dict:
            compare_result.append(count_dict[item])
        else:
            compare_result.append(0)
    
    return compare_result

# 测试示例
list1 = [1, 2, 2, 3, 4, 5, 5]
list2 = [1, 2, 3, 4, 5, 6, 7]
result = compare_lists(list1, list2)
print(result)

输出结果为:[1, 2, 1, 1, 2, 0, 0],表示在待计算列表中,元素1出现1次,元素2出现2次,元素3出现1次,元素4出现1次,元素5出现2次,而在比较列表中,元素1在待计算列表中出现了1次,元素2在待计算列表中出现了2次,元素3在待计算列表中出现了1次,元素4在待计算列表中出现了1次,元素5在待计算列表中出现了2次,元素6和元素7在待计算列表中均未出现。

页面内容是否对你有帮助?
有帮助
没帮助

相关·内容

  • 散列查找

    散列同顺序、链接和索引一样,是又一种数据存储方法。散列存储的方法是:以数据集合中的每个元素的关键字k为自变量,通过一种函数h(k)计算出函数值,把这个值用做一块连续存储空间(即数组或文件空间)中的元素存储位置(即下标),将该元素存储到这个下标位置上。散列存储中使用的函数h(k)被称为散列函数或哈希函数,它实现关键字到存储位置(地址)的映射(或称转换),h(k)被称为散列地址或哈希地址;使用的数组或文件空间是对数据集合进行散列存储的地址空间,所以被称为散列表或哈希表。在散列表上进行查找时,首先根据给定的关键字k,用与散列存储时使用的同一散列函数h(k)计算出散列地址,然后按此地址从散列表中取出对应的元素。

    01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