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变得深入,互联网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便越来越清晰。无论是有关产业互联网的模式,还是有关产业互联网的商业实践,我们都可以非常明显地感觉到,产业互联网正在越来越多地撇清与互联网之间的关系。所谓的“撇清关系”,更为确切地说,就是要告别对互联网的依赖,以全新的视角和全新的方法来落地和实践它。
何为产业互联网?或许,我们依然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在很多时候,产业互联网是相对于消费互联网而言的。产业互联网的核心关键词是“产业”,而消费互联网的核心关键词则是“消费”。所谓“产业”其实就是行业,所谓“消费”其实就是消费者。
新技术的成熟与落地让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脉络开始变得清晰,对于产业互联网,人们开始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以往,人们对于产业互联网的认识仅仅只是停留在既有的互联网模式上,认为所谓的产业互联网只不过是把消费互联网的那一套照搬照抄到产业互联网身上即可。现在,人们逐渐意识到所谓的产业互联网其实与消费互联网并无太多关联,一味地将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深度绑定,只会把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带入到消费互联网的死胡同里。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玩家开始投身到拥抱产业的浪潮里;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玩家开始放弃曾经屡试不爽的平台模式;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玩家开始重新看待流量本身。所有的一切,都源自于一个最直接的原因,产业互联网时代业已来临。
产业互联网业已进入到了深水区,这是不可否认的现象。当产业互联网开始进入到深水区,它的外在的表现形态越来越多地以产业的形态出现,而不是以互联网的形态出现。曾经,我们司空见惯的产业存在,早已变了模样。如果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互联网以及衍生于互联网的新技术与产业之间的深度而又全面的融合,无疑是关键所在。
互联网的内涵是越来越丰富的,越来越多的科技元素开始加入到了互联网之中,从而让互联网有了更多新可能,产业互联网的概念便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诞生的。然而,产业互联网本身所附着的互联网的影子让人们总是会想当然地将它与消费互联网联系起来,甚至还有很多人简单粗暴地将两者划等号。可以确定的是,如果产业互联网的内涵仅限于此,或许,它就仅仅只是消费互联网的代名词,人们将它推到台前,仅仅只是为了抵消流量和资本红利见顶的尴尬。
如果对当下我们正在经历的这样一个时代进行一次定义的话,我更加愿意将其划归到产业互联网的范畴里。可能有人会说,这与产业互联网并无联系,因为从本质上来看,当下我们所经历的这样一个时代,其实是与互联网并没有太多联系的。之所以会有这样一个结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将产业互联网看成是一个与互联网相联系的存在所导致的。
以撮合和对接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模式红利的见顶,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找新的发展突破口,产业互联网的概念便是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诞生的。同经典的互联网模式不同,产业互联网时代的互联网模式更加深入,更加多元。对于经典互联网模式的执念,最终让产业互联网或多或少地陷入到了流量的怪圈当中。因此,早期的互联网玩家基本上都在将获取流量看成是发展的终极目标,无论是以赋能还是以改造为出发点的模式,几乎都是以获取B端流量为终极追求的。
当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玩家开始脱虚向实,一场以产业互联网为主导的新发展时代,才算是真正来临。从诸多玩家们的表现来看,这更像是一场互联网玩家们的自我革命。经历了这样一场自我革命之后,严格意义上的互联网玩家,或许终将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新的形态——虚实结合的形态。
我始终认为,产业互联网是互联网回归产业的过程,而不是建构一个新中心的过程。不幸的是,很多人在落地和实践产业互联网的过程当中,仅仅只是把它当成是一个建构新中心的过程。几乎可以确定的是,以中心和平台的逻辑来实践产业互联网的做法是无法获得长久发展的,产业互联网的长期陷入困境同样为我们说明了这一点。
对于产业互联网的认识,直接关系着我们究竟会以怎样的心态来看待它。正如以往我们对于互联网的看法一样,当我们对于互联网的认识开始变得深度的时候,有关互联网的落地和应用也就变得宽阔了起来。对于产业互联网来讲,同样是如此的。
从以新零售、全真互联网为代表的产业互联网的概念诞生的那一天开始,互联网的玩家们就一直都在寻找着它们的下一站。尽管在这个过程当中,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走过了很多的弯路,但是,产业互联网的大方向,却始终未变。回顾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显而易见地看出,仅仅只是进行模式的创新,而没有相对应的技术作为支撑,纵然是再完美,再富有颠覆性的商业模式,依然无法逃脱被荡涤出局的命运。
在流量和资本的红利已然被出清的大背景下,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同样被逼退到了进退维谷的境地里。如何突破以往发展模式的束缚,如何让互联网行业的发展重新开启新的想象空间,成为每一个互联网玩家必然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于是,我们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了新的探索和实践。
产业互联网究竟是不是一个伪命题,或许,直到现在我们都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尽管如此,产业互联网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身边真实发生着。如果在新技术尚未成熟的时刻,我们仅仅只是把产业互联网看成是一个概念的话,那么,等到新技术开始成熟,产业互联网才算是真正开始落地。
简单地将用消费互联网的眼光来看待产业互联网是非常错误的。这一观点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证实。我们都知道,在消费互联网时代,只要是建立了大型的平台,只要是掌握了丰沛的流量,便可以轻松占据规模优势,最终实现「躺赚」的目标。但凡是那些在消费互联网时代有所成就的玩家,无一不是如此。
当消费互联网的风潮逐渐散去,产业互联网的时代便开始启动。如果我们寻找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区别,改造对象的不同绝对是一个主要方面。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不能仅仅只是用消费互联网的逻辑来行产业互联网之实,而是需要找到真正符合产业互联网实的发展新方式。在消费互联网时代,平台是一个主题词,因为各行各业都会出现若干个平台,通过把行业的元素集中到平台上对接,实现行业运行效率的提升。
或许,时至今日,人们对于产业互联网的认识依然有着千差万别。有人认为,产业互联网是互联网式的发展模式的延续;有人则认为,产业互联网是一个全新的存在。正是由于人们对于产业互联网的这样一种千差万别的理解与认识,因此,我们才看到了那么多的产业互联网玩家的出现,我们才看到了产业互联网的混沌的发展状态。
玩家们投身产业互联网洪流的方式和方法是不相同的。正如阿里巴巴在做数字新商业,而腾讯在寻找数实融合的新出路一样。尽管侧重点不同,但是,玩家们对于产业互联网上的动作确实相当诚实的。可以肯定的是,产业互联网将会取代消费互联网成为一个全新的风口。不过,同消费互联网时代的玩家主要是互联网玩家为主不同,产业互联网时代的玩家则是拓展到了更多的范围内,互联网玩家与实体玩家都投身其中。
文|孟永辉 转型升级成为当前互联网家装行业的一个主体。对于为何要转型升级,对于如何转型升级,互联网家装似乎有了一个相对较为确定的发展方向,这个方向就是如何在借助互联网家装上半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在全新市场当中的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正如互联网技术在改造家装行业时所遭遇到的困境一样,互联网技术在改造家装行业的时候同样遭遇到了困境。 装修痛点依然存在、装修效果无法保障、装修效率停滞不前……这些都在成为制约互联网家装朝着更加广阔的发展方向前进的主要障碍。如何通过互联网家装的自我革新来实现互联网家装在全新条件下的大发
如果我们将互联网上半场看成是对于C端行为习惯的改造的话,那么,随着流量红利的见顶,互联网的下半场将会是一个对于B端深度改造的新时代。
在很多人看来,所谓的产业互联网只不过是将目标对象从消费互联网时代的C端用户转移到了B端用户身上而已。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我们看到的是一场以获取B端流量为主导的新发展风潮的出现。无论是在线上,还是在线下的场景里,我们都可以看到产业互联网玩家争夺B端流量的身影。有人依靠资本运作,有人依靠场景打造,有人则投身到了产业的实际运行过程当中。尽管通过将流量争夺的重心从C端转移到B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C端流量见顶的尴尬,但是,仅仅只是一味地获取流量,而不去思考真正改变B端的正确方式和方法,所谓的产业互联网,或许仅仅只是消费互联网时代的延续而已。
纵然是在产业互联网的时代业已来临的大背景下,人们对于它的认识依然是短浅的。这样一种认识的最为直接的结果,便是我们看到了各式各样的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出现。
2012年11月14日,易观国际董事长兼CEO于扬在“2012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首次提出“互联网+”的概念。
不得不说,腾讯对于产业互联网的理解和布局还是比较深的。或许,这是腾讯之所以会率先提出「产业互联网」的概念的根本原因所在。当产业互联网的脉络开始变得清晰,特别是当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玩家开始投身到产业的怀抱,试图通过赋能产业来寻找新的发展突破口的时候,重新看待腾讯对于产业互联网的理解,具有相当重要的内涵与意义。
对于产业互联网的长期误解,致使很多人在看待产业互联网的时候,总是会从「互联网」的角度来切入,而忽略了「产业」的核心地位。这是产业互联网始终都无法跳出互联网的怪圈的根本原因所在。因此,重树「产业」的核心地位,对于产业互联网的良性健康发展来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互联网玩家们正在寻找着与实体经济结合的新方式和新方法,这是一种趋势,同样是一种必然。趋势在于,互联网逐渐成为一种基础设施,欲要让自身的功能和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必然需要与实体经济进行深度而又全面的融合;必然在于,互联网与实体经济在数字化浪潮之下的双向奔赴,让它们有了相遇的可能性。可以预见的是,当这一趋势与必然持续,数实融合将逐渐成为主流,以此为开端,产业互联网时代将会真正来临。
当人们对于产业互联网的认识开始变得深入和全面,经典意义上的平台模式便开始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越来越多的迹象开始表明,人们开始抛弃消费互联网时代的平台和中心模式,转而选择一种深入到行业内部的新发展模式。深度改变行业本身,并且寻找到基于新动能之下的新发展模式,成为产业互联网时代的人们都在深度思考的重要课题。
时至今日,你已经很难用一个较为明确的定义来定义互联网公司,因为现在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在进行一场脱虚向实的全新嬗变。看看阿里、腾讯、百度为代表的一众互联网公司对于基础科学的研究,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如果你经历过四五年前那个野蛮生长的时间,就会知道互联网行业的热度是多么高涨。以互联网模式为底层逻辑的发展模式不断出现,不断有人投身到互联网创业的浪潮里,中国的互联网行业正在以无孔不入的方式向我们展示着它的魅力。巨头的布局、资本的乱战、同行的竞争都在向已经是熊熊烈火的互联网炉灶里不断添柴火。
事实上,现在我们正在经历的这样一场互联网玩家们的大变革,完全可以被划归到产业互联网的范畴里。总体来看,互联网玩家们都在放弃以往以平台和中心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转而投身到拥抱实体、赋能产业的新发展方向上。阿里如此,京东如此,美团如此,拼多多亦是如此。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仅仅只是用衡量「互联网+」模式的方式和方法来判断互联网家装的成败,并不正确。纵然是那些业已上市的互联网家装平台,依然还是会在发展过程当中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对于很多人来讲,互联网家装市场的成败是已经确定的。他们眼中的胜利者,便是那些业已按照「互联网+」模式走完了上市之路的玩家们;他们眼中的失败者,则是那些依然还在摸索着的玩家们。
当移动互联网的红利逐渐减退,人们自然而然地开始思考互联网的未来走向。而这个疑问或许在科技大佬的头脑当中很早便开始出现,早在几年前的云栖大会上马云就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而前段时间马化腾又提出了未来的互联网到底要向何处去的疑问。那么,当移动互联网的红利开始减退的时候,未来的互联网到底要向何处去呢?
产业与科技的融合,正在变得深度和全面。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用「新型基础设施」定义自己;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用「虚实融合」诠释自身。或许,这才是产业互联网最为真实的样子。无论是数字科技的深入应用,抑或是产业变革的兴起,无时无刻不再为我们展示着这样一种变化。可能有人会说,在互联网时代,产业与科技之间也是存在着融合的。「互联网+」模式,正是这一趋势的直接代表。但是,我们要看到的是,互联网时代的产业与科技的融合,是科技企业的兴起为主导的,产业本身并未发生太多变化。诸多互联网巨头的快速发展、壮大,正是这一现象的直接体现。可以说,众多产业的助力,才造就了互联网产业的辉煌。
时至今日,互联网已经深度影响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如同一粒种子,在不同行业当中生根发芽,并且长成了参天大树。等到果实成熟,迎来的便是硕果累累的时节。波涛汹涌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便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然而,经历了秋天的收获之后,一场寒冬开始侵袭,曾经风光无限的互联网行业开始遭遇发展困境。同时,新的技术开始不断酝酿。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开始成为互联网的接棒者。
文|孟永辉 资本的退却让互联网家装行业陷入到前所未有的平静之中,但是这并不代表互联网家装的发展陷入到了停滞。作为一个和人们的生活都息息相关的存在,互联网家装未来的发展同样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探讨。 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特别随着互联网家装的发展更加依靠自身的推动,互联网家装当前的发展丝毫不比2015年的时候缓慢。因为在那个资本热情空前高涨的时代,互联网家装的发展同样受到了资本因素的影响。以用户和流量为导向,以拓展市场为目的的互联网家装的资本发展模式让互联网家装公司很少有时间去思考如何借助互联网的手段给家装行业带来
曾经,我们所认为的互联网是不断做大自我,不断强化自我,不断筑高自身护城墙的存在。我们所见的互联网巨头们,无一不是如此。然而,所谓的曾经都仅仅只是曾经而已,现在,互联网行业的境况正在发生一场深刻而又全面的改变。如果一定要给这样一场改变寻找一个注脚的话,「化整为零」,再合适不过了。
文|孟永辉 “互联网+”热潮的逐渐褪去,让市场对于互联网家装的看法开始趋于理性。整个家装市场对于互联网家装同样表现出一种审慎的态度,尽管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但是人们对于互联网家装依然缺少一个相对较为全面的认识,甚至搞不清楚“互联网”和“家装”这两大元素之间的关系。 互联网家装从诞生之日起就存在这样一个误区,认为互联网家装就是互联网技术在家装行业上面的应用,只要家装行业有足够多的互联网元素,这样的家装就称作是互联网家装;还有人认为互联网家装就是家装行业的互联网化,即只要将家装行业的环节和流程通过互联网聚合在一
“+”,一个小学生最先认识的数学符号,最新在成年人的世界火了。“互联网+”这个词早在2012年便已在一家咨询机构报告中出现,2013年被虎嗅等垂直科技媒体热议,2015年两会国家领导人提及该词,“互联网+”作为一个经济概念被推进,全民开始讨论、理解和实践互联网+,不过现在各方对其理解却有着巨大的不同和争议,人们在几个不同层次在理解它,赋予了互联网+完全不同的价值和意义。 谈工具—互联网+第一层:互联网只是传统企业的工具 标志:电子商务 传统企业把互联网当做工具来提升效率。 电子商务就是最典型的第一代互联网
改造产业,而不是改造用户,已然成为新的发展方向,这便是产业互联网诞生的根本原因所在。如果从产业互联网诞生的大背景来看,我们完全可以把它看成是消费互联网的延续,依然是以流量为终极追求的,只不过流量对象从C端转移到了B端而已。很显然,如果产业互联网仅仅只是局限于此的话,它必然会陷入到与消费互联网同样的怪圈当中,等到市场的风头一过,一切都将从头开始。
导读 我们在互联网+进化论和互联网神经学的研究过程中,提出“互联网正在向着与人类大脑高度相似的方向进化,它将具备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运动神经系统。 它也会拥有自己的记忆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另一方面,人脑至少在数万年以前就已经进化出所有的互联网功能,不断发展的互联网将帮助神经学科学家揭开大脑的秘密。 之前也根据这一研究结果所绘制的“互联网虚拟大脑结构图”对互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4.0(工业互联网)的关系进行了阐释。 物联网是互联网大脑的感觉神经系统 因为物联网重点突出了传
汹涌而来的肺炎疫情深刻改变了人们对于事情的原有判断和认知,互联网便是其中之一。一段时间以来,有关互联网时代落幕的声音甚嚣尘上,甚至还有人开始质疑互联网和互联网模式本身,曾经被他们奉若圭臬的互联网开始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然而,肺炎疫情的突然来袭则让人们看到了互联网本身依然具备的强大力量。
当流量的争夺告一段落,玩家们开始将目光聚焦到了广阔无垠的产业端,他们试图通过对于产业端的赋能与改造来找到更多新的发展机会。产业互联网的概念便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诞生的。尽管人们无时无刻不再展示着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的不同,但是,从他们在场景、用户等诸多方面的表现来看,对于流量,他们始终都有着一种天生的迷恋。
纵然是在互联网依然风生水起的时刻,玩家们对于未来发展方向的寻找也一直都没有停止过。用马云的话说,这是在阳光灿烂的时候修屋顶。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看到了淘宝的进化、产业互联网的诞生以及有关新零售布局的出现,我们才看到了以阿里、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们在投资上对于未来发展的前瞻性布局。
你很难再去用一个平台或者一个中心来定义和诠释现在的互联网玩家,无论是头部的互联网巨头,还是后来的互联网新锐,几乎都是如此。如果对当下互联网玩家们的新发展进行一次总结的话,拥抱产业、投身产业,无疑是一个重要标志。有些互联网玩家们将拥抱的是新技术产业,有些互联网玩家们则是开始拥抱传统的产业。无论是哪一种姿势,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互联网早已不再是那个游离于产业之外的存在,而是成为了一个转向产业,投身产业的存在。
如果说以产业互联网为代表的全新时代已经来临的话,或许一点都不为过。纵观当下的市场,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在发生一场以B端行业为主要对象的全新进化,零售、金融、制造等诸多行业都在以“新”为标签开启新征程。阿里以新零售为切入点加入其中,腾讯则是全力加持产业互联网,百度则是以AI为切入点不断对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赋能。虽然方式不一样,但这些互联网巨头将目标对象从C端用户转移到B端用户的趋势却是大同小异。
文|孟永辉 金融行业与互联网行业的融合是“互联网+”时代人们生活互联网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最终达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顶峰。作为人们生活当中的重要一环,互联网金融的成熟将人们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生活形成了一个完美闭环。正是由于互联网金融如此重要,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它的每一步发展都牵动着各方的神经,甚至可能会对它的发展造成一定的牵绊。 P2P平台关门跑路所引发的政策监管、对ICO的非法融资的定义都在让互联网金融一次次被推上风口浪尖。对于互联网金未来的发展,很多人都是持相对较为悲观的
产业互联网正在变得深入,正在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这并不仅仅只是局限在传统产业主动地进行科技化的转型和升级,同样还包含了以互联网玩家为代表的科技玩家对于传统行业的深度赋能。正是因为如此,对于现在市场上出现的,所谓的产业互联网是一场以B端为主要改造对象的新流量征伐站的看法,我是不赞同的。
从来都没有一个时候能够像现在这样对互联网家装保有如此的戒心,很显然,这个时候的互联网家装俨然已经成为一个雷区。
我们在互联网进化论和互联网神经学的研究过程中,提出“互联网正在向着与人类大脑高度相似的方向进化,它将具备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运动神经系统,也会拥有自己的记忆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另一方面,人脑至少在数万年以前就已经进化出所有的互联网功能,不断发展的互联网将帮助神经学科学家揭开大脑的秘密。科学实验将证明大脑中也经拥有Google一样的搜索引擎,Facebook一样的SNS系统,IPv4一样的地址编码系统,思科一样的路由系统。。。” 之前也根据这一研究结果所绘制的“互联网虚拟大脑结构图”对互
互联网的第一次进化,是内容的互联网化,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里,我们看到的是以搜狐、新浪、网易为代表的门户网站的崛起;互联网的第二次进化,是消费的互联网化,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我们看到的是以阿里、腾讯、美团、拼多多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巨头的兴起;互联网的第三次进化,是产业的互联网化,在这样一个阶段,我们将看到的是一个又一个产业的崛起。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手把手带您无忧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