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神经精神科问卷照护者版

是一种用于评估神经精神疾病患者的照护者的问卷工具。它旨在了解照护者对患者病情、症状和日常生活的观察和评估,以便医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该问卷通常包含一系列问题,涵盖了患者的行为、情绪、认知能力、社交功能等方面。照护者需要根据自己对患者的观察和了解,选择适当的答案或提供相关信息。问卷的结果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症状表现及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

神经精神科问卷照护者版的优势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客观的评估方法,通过照护者的观察和反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状况。同时,该问卷还可以帮助医生和照护者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制定适合患者的治疗计划。

该问卷的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1. 神经精神疾病的诊断和评估:通过照护者的观察和反馈,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和症状表现,从而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2. 治疗效果的评估:照护者可以通过填写问卷,记录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变化和进展,帮助医生评估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研究和学术用途:神经精神科问卷照护者版也常用于科研和学术研究中,用于收集和分析大量患者的数据,以便进行统计和研究。

腾讯云提供了一系列与神经精神科问卷照护者版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但不限于:

  1. 云服务器(CVM):提供高性能、可靠的云服务器,用于部署和运行问卷系统。
  2. 云数据库(CDB):提供可扩展的云数据库服务,用于存储和管理问卷数据。
  3. 人工智能服务(AI):提供丰富的人工智能服务,如自然语言处理(NLP)和图像识别,可用于问卷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4. 云存储(COS):提供安全可靠的云存储服务,用于存储问卷和相关数据。
  5. 云安全服务(CWS):提供全面的云安全解决方案,保护问卷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

更多关于腾讯云相关产品和服务的详细介绍,请访问腾讯云官方网站:https://cloud.tencent.com/

页面内容是否对你有帮助?
有帮助
没帮助

相关·内容

  • 【案例】大数据挖出微博抑郁患者,研究结果经医学机构确认准确度

    在微博上经常抱怨“去死”,或许会被甄别为抑郁患者。近期,一项“利用社交媒体数据挖掘识别抑郁倾向人群”的研究成果在网络引发热议,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称,通过构建抑郁倾向识别模型,实验室在新浪微博近亿用户中识别出几百名重度抑郁症患者,研究结果经医学机构确认准确度可达83%。相关人士表示,这项研究结果或成为抑郁症临床诊断之外的新兴诊断方法。 一 建构预测模型在新浪过亿用户中扫描 该项研究由哈工大“社会网络与数据挖掘”联合实验室与国内社交媒体数据挖掘公司“宏博知微”共同开展。实验室负责人哈工大博

    04

    AJP:大脑功能连接的内在模式在调节重度抑郁患者抗抑郁治疗反应中的作用

    重度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科慢性疾病,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使用单胺类抗抑郁药。临床发现药物治疗的预后因人而异,一些病人的症状在服用抗抑郁药后得到了极大改善而其他人则反应平平甚至没有作用。然而,目前我们对于调控抗抑郁药疗效的神经影像学机制知之甚少。因此来自四个临床中心(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麻省总医院、哥伦比亚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的研究者们通过一项多中心纵向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EMBARC),采用基于感兴趣区域的方法,按照意向性分析原则利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来确定大脑各区域之间的静息态连接模式是否能预测抗抑郁药物(舍曲林)与安慰剂的疗效差异。该研究由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精神科的Cherise R. Chin Fatt等人发表在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期刊上,具体内容如下:

    02

    论文 | 斯坦福视觉实验室最新研究:人眼移动也可以用来探测病情!?

    通过眼睛-移动基于视觉进行发育障碍分类 联合编译:章敏,陈杨英杰 摘要 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可以将发育障碍进行细粒度分类的系统,它通过使用多模态视觉数据测量个人的眼睛-运动(eye-movements)。虽然设计该系统的目的是解决精神问题,但我们相信它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方法不仅可以吸引精神科医生,还可以吸引医疗机器视觉方面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其想法是从不同的视觉来源(捕获的信息不包含在任何一种方式中)中建立未来。通过使用一个眼睛追踪器(eye-tracker)和一个监视两个人说话过程的摄像头,我们建立了时间注意力

    07

    帕金森病患者脑电时空微状态分析

    《本文同步发布于“脑之说”微信公众号,欢迎搜索关注~~》 1.研究背景    由于缺少可以参考的生理指标,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的临床诊断非常困难,特别是在疾病的早期。早期PD无药物患者以运动功能受损、认知能力下降等临床症状为特征,这些症状是由大脑动态活动功能障碍引起的。PD患者早期非药物状态下的脑功能障碍指标可能为PD早期诊断及后期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为了寻找PD脑功能障碍的时空特征标志,研究人员采用静息状态脑电图微状态分析,在亚秒时间尺度上对23例无药物治疗的PD患者与23例健康对照者的全脑短暂稳定状态进行了比较。脑电图微状态反映了短暂稳定的具有时空特征的脑拓扑结构,而空间特征的微状态分类和时间参数为了解PD患者的脑功能活动提供了依据。为了进一步探讨时间微状态参数与显著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以确定这些参数能否作为临床辅助诊断的依据,研究人员采用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 linear model, GLM)来探讨微状态参数与临床量表及多个患者属性的相关性,并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来量化影响因素与微状态参数之间的线性关系。 2、方法 2.1被试    纳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精神科23例患者(15例女性,年龄60-74岁,平均67岁;8男:年龄65-75岁,平均68岁)。    9例患者以运动迟缓为首发症状,14例为静息性震颤。所有患者均被诊断为原发性PD,病程3.2±2.5年,所有患者均在无药效学效应(即无药物作用)情况下,为收集脑电图数据而停药超过12 h,没有患者出现头部震颤。此外,23名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参与者(12名女性:年龄范围60-70岁,平均年龄65岁;11名男性:年龄60-74岁,平均66岁)无神经或精神病史为对照组。表1描述了纳入患者的详细信息。

    01

    Molecular Psychiatry|青少年焦虑发作:一项机器学习预测

    最近对青少年的纵向研究报告了MRI与青春期前瞻性焦虑症状的相关性,而青春期是焦虑障碍发病的易感时期。然而,它们的预测价值尚未确定。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进行个体预测可能有助于缩小与临床相关性之间的差距。采用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和逻辑回归算法的投票分类器,评估感兴趣的灰质体积和心理测量学评分在检测前瞻性临床焦虑中的预测相关性。研究对象为年龄18 ~ 23岁的临床焦虑患者(N = 156)和健康对照者(N = 424)。提取Shapley值对特征重要性进行深度解读。对合并焦虑障碍的前瞻性预测主要依赖于心理测量学特征,达到了中等水平(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 0.68),而广泛性焦虑障碍(GAD)的预测达到了相似的性能。仅就心理测量学特征而言,MRI局部体积并不能改善前瞻性合并焦虑症的预测性能,但它们改善了GAD的预测性能,其中尾状核和苍白球体积是贡献最大的特征之一。总之,在非焦虑的14岁青少年中,未来4-8年的临床焦虑发作可以个体化预测。心理测量学特征如神经质、绝望和情绪症状是汇总焦虑障碍预测的主要贡献因素。神经解剖学数据,如尾状核和苍白球体积,已被证明对GAD有价值,应纳入前瞻性临床焦虑预测。

    04

    硬核晚年生活图鉴:你坐智能轮椅出门买菜,我找机器人唠唠家常

    机器之心原创 作者:蛋酱 不如把晚年幸福托付给AI和机器人。 你知道变老的感觉吗?歌词里吟诵着「最美不过夕阳红」,现实却不够「温馨从容」。真实的晚年生活,比你想象的更疲惫,也更孤独。身体机能衰退、儿女不在身边、社交范围变窄…… 幸福地生活、有尊严地老去,对于大部分老人来说只是一种奢望。 最近,40 后、50 后老年人的圈内,刮起了一股「科技养老」的新风潮。不试不知道,一个浓眉大眼的机器人,竟然可以这么有趣、贴心。 它会关注每一位老人的状态,如果发现你长时间没有和人交流,或者检查到你的孤独情绪,就会主动来

    04

    机器学习在精神病学研究中的应用

    鉴于最近的努力是为了识别MRI衍生的生物标志物,这可能有助于深入了解病理生理过程,并完善精神疾病的分类。特别是,机器学习模型的准确性可以作为因变量来识别与病理生理学相关的特征。此外,这些方法可能有助于理清精神疾病的维度(在诊断内)和经常重叠(跨诊断)的症状学。我们还指出了一个多视角,它结合了来自不同来源的数据,连接了分子和系统水平的信息。最后,我们总结了最近通过无监督和半监督方法实现数据驱动定义的亚型或疾病实体的努力。后者,混合了无监督和有监督的概念,可能代表了解剖异构类别的一个特别有前途的途径。最后,我们提出了与所综述的方法相关的几个技术和概念方面。特别地,我们讨论了与可能导致不可靠输出的有缺陷的输入数据或分析过程有关的常见缺陷。

    02

    Biological Psychiatry:母亲童年时期的受虐待经历对新生婴儿大脑结构的代际影响作用

    儿童期虐待是一个严重的国际性社会问题,受虐儿童会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多种精神疾病,例如:抑郁症伴焦虑症状和(或)共病焦虑障碍等等。这些疾病往往症状重、病程慢性化、社会功能损害重、自杀率高和预后差等。除此以外,这种影响可能还会出现在代际遗传中,给处在发育期的儿童带来更高的脆弱性。在今年的一篇研究中(Boccadoro et al., 2019)发现,童年受过虐待经历的女性在成年后与同年龄阶段、同样受教育水平和经济状况但未经历过虐待经历的女性表现出显著的静息态功能连接差异,这表明童年虐待经历给女性带来的影响是极为长远的,即使经历了康复也仍旧对大脑功能留下了无法消除的伤害。而婴儿在女性子宫期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发育过程,有理论表明妇女童年期的受虐经历会代际遗传给妇女,但还未有实证研究证明(或者说支持)这一理论在婴儿处理宫内期时就已经发生。

    01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