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私有地址是指在私有网络中使用的IP地址,这些地址仅在私有网络内部使用,不在公共网络(如互联网)中使用。因此,判断网络私有地址的方法是查看IP地址是否在私有地址范围内。
私有地址的IPv4地址范围如下:
这些地址在私有网络中使用,不在公共网络中使用。
在IPv6中,私有地址范围如下:
总之,判断网络私有地址的方法是查看IP地址是否在私有地址范围内。如果IP地址在私有地址范围内,则该地址是私有地址。
最为简单的理解就是两台计算机各自的IP地址与子网掩码进行AND运算后,如果得出的结果是相同的,则说明这两台计算机是处于同一个子网络上的,可以进行直接的通讯,就这么简单。
在网际层中,利用 IP 地址将数据传输到目的地。为了能够使数据正确地发送到目标主机上,网络上的 IP 地址必须有一定的规则来识别主机的位置。
你PC使用私有地址发包去往服务器,包是可以成功的到达服务器的。包其实也能回,包发给路由器,但是公网路由器没有私网路由就直接丢包了。如果想要使用私网的PC访问外网你只要让服务器收到报文在回包的时候,把回包的目的IP变成一个公有地址就可以了,这就是NAT所干的事情。
另外,全零(0.0.0.0.)地址指任意网络。全1的IP地址(255.255.255.255)是当前子网的广播地址。
公有地址(Public address)由Inter NIC(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因特网信息中心)负责。这些IP地址分配给注册并向Inter NIC提出申请的组织机构。通过它直接访问因特网。
IP地址由网络号(包括子网号)和主机号组成,网络号(包括子网号)相同意味着在同一网段下。在IPv4中,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整数,对应4个字节,通常用x.x.x.x的点式十进制方式来表示。
严格说来,这个奇葩的地址0.0.0.0已经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IP地址了。它表示的是这样一个集合:也就是说;所有不清楚的主机和目的网络。这里的“不清楚”是指在本机的路由表里没有特定条目指明如何到达。对本机来说,它就是一个“收容所”,所有不认识的“三无”人员,一律送进去。如果你在网络设置中设置了缺省网关,那么计算机系统会自动产生一个目的地址为0.0.0.0的缺省路由。
借位之后剩余的主机数位子网主机位, 子网主机位决定子网中的有效主机数 n=2的子网主机位次方
NAT 基础原理[产生背景] IPv4公网地址资源耗尽 IPv6普及遥遥无期 子网划分杯水车薪 NAT基础原理[定义] 网络地址转换 通过把私有地址转换为公有地址,使私有IP地址主机可以访问互联网,来解决公网地址不够用的问题 NAT基础原理[分类] > 静态NAT 把公有地址一对一的静态映射给私有地址使用 > 基本NAT 建立公有地址池,把池内的公有地址动态的映射给私有地址使用。 [本质上还是一对一的映射] > NAPT 把公有地址和端口动态的映射给私有地址和端口,实现一个公网地址可以供多个私有地址同时使
根据用途和安全性级别的不同,IP地址还可以大致分为两类:公共地址和私有地址。公用地址在Internet中使用,可以在Internet中随意访问。私有地址只能在内部网络中使用,只有通过代理服务器才能与Internet通信。 一个机构网络要连入Internet,必须申请公用IP地址。但是考虑到网络安全和内部实验等特殊情况,在IP地址中专门保留了三个区域作为私有地址,其地址范围如下:
今天在研究 webpack-dev-server 配置 host 时,看到手册中这样的一句话:
前言:某公司有300 台计算机,分配一个C类地址是不够的,分配一个B类地址又会浪费 ,如何解决?本章将介绍如何进行子网划分。
NAT 是网络地址转换,这是一种协议,它为公共网络上的多台计算机提供了一种共享单个 Internet 连接的方法。
IP 地址分为公网地址和私有地址。公网地址有 IANA 统一分配,用于连接互联网;私有地址可以自由分配,用于私有网络内部通信。
网络地址转换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主要用于实现位于内部网络的主机访问外部网络的功能,实现局域网内的主机访问外部网络。通过NAT技术可以将其私网地址转换为公网地址,并且多个私网用户可以共用一个公网地址,既保证网络互通,又节省公网地址。
IP地址可以看作是一个用来标识网络设备所属的位置信息的参数,有点像电话号码的意思(电话有国家代码+区号+子区号+号码= +86 029 89187787),IP地址的表示方式为点分十进制方式,那么IP编址是指通过合理的方式将IP地址划分的更加有序准确,方便后期做一些路由汇总、聚合操作。
ip地址逐渐紧缺,已经不能满足网络通信的需求,需要一个技术来对网络地址进行适度扩充。于是也就诞生了一种解决该地址危机的思路:NAT技术+公私网地址规定。
IP地址分为五类,A类保留给政府机构,B类分配给中等规模的公司,C类分配给任何需要的人,D类用于组播,E类用于实验,各类可容纳的地址数目不同。
测试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环境搭建、问题排查的过程,而下面这几个概念是我们常常会遇到,对于一些零基础的同学还是有必要多了解一下。
本文简要的分析了长连接产生的背景以及所解决的问题,并对比了keep-alive与心跳机制对长连接保活的影响,最后详细的介绍了心跳保活的两个关键因素–DHCP协议与NAT原理。如有不当之处,欢迎批评和指正。
A: 1-126 B:128-191 C:192-223 D:224-239 E:240-255
是的,还是我小白,什么技术博主,老情感博主了。 来讲个故事。 资深老舔狗小张今天很兴奋,说什么也要请大家喝奶茶。 因为他说他感觉要跟喜欢的女生小吕修成正果了。 一问为什么。 他耳朵都红了,说"我觉得小吕在暗示我了,她说她喜欢看阿凡达,正好我长得就像阿凡达"。
CIDR(无类域间路由)是一种用于对互联网IP地址进行聚合和分配的技术。它通过改变IP地址的分配方式,有效地解决了IPv4地址空间不足的问题。
鱼皮最新原创项目教程,欢迎学习 大家好,我是鱼皮。 来讲个故事: 资深老舔狗小张今天很兴奋,说什么也要请大家喝奶茶。 因为他说他感觉要跟喜欢的女生小吕修成正果了。 一问为什么。 他耳朵都红了,说"我觉得小吕在暗示我了,她说她喜欢看阿凡达,正好我长得就像阿凡达"。 听了让人皱眉。 他继续说:"她说她喜欢射手座,正好我就是" 我挠挠头:"行,别说了,懂了。她住上海,你也住上海,你两算是同居了" 他愣了一会,看了看我:"别说这种舔狗话,但你说的其实有点道理,上次她让我帮她修电脑,我发现她家的ip是192.168
RFC1631文档描述了:NAT是将IP数据报的报头中的IP地址转换为另一个IP地质大过程。在实际应用中,NAT主要用于实现私有网络访问外部网络的功能。这种通过允许使用少量的公有IP地址代表多数私有IP地址的方式将有助于减缓可用IP地址空间站枯竭的速度。
互联网协议地址(英语: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又译为网际协议地址),缩写为IP地址(英语:IP Address),是分配给用户上网使用的网际协议(英语:Internet Protocol, IP)的设备的数字标签。
网络通信的三要素: ----------------------------------------------------------------------------- 网络通信的三要素:
说明:本文仅是针对网络知识懵懂人事的一篇白话解说文,并非技术探讨及进阶文章,各位看官自行甄选;本文仅以ipv4为基础。
IP可以分为Public IP 和 Private IP,出现这种规划的原因在于IPv4所能表示的IP太少而电脑太多以至于不够用,然而只有Public IP才能直接连接上网络,所以对于那些公司,学校,政府机构等场所,就可以集中使用私有的IP进行管理,而大家可以共用一个IP去连接上公网,这样,就省下了许多宝贵的Public IP。你有没有发现,你每次使用ipconfig查到的地址,要么就是172.开头的,要么就是192.开头的,为什么?难道没有其他开头的嘛,答:基本没有。因为一个Ip分给我们一个Pc端太不划算了,一般都是很多人共享一个ip,我们用ipconfig查询到的其实只是我们的局域网Ip,172.开头的意味着我们是B类型的局域网,以192.开头的意味着你是c类的局域网。所以我们一直都没有接触到正真的ip,我们一直打交道的都是私有ip又叫private ip.
1、什么是局域网:局域网是封闭型的,可以由办公室内的两台计算机组成,也可以由一个公司内的上千台计算机组成。也称为内网。
近期,项目开发任务驱使我需要深入了解NAT网关的核心特性。为此,我搜集了一些网络上的NAT技术干货,并计划通过本公众号逐步推送翻译内容。若对此话题抱有浓厚兴趣,欢迎持续关注我们。当然,读者也可以直接拉至文末,点击“阅读原文”。
IP地址是IP协议(Internet Protocol )提供的一种统一的地址格式,它为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网络和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逻辑地址,以此来屏蔽物理地址的差异。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网络地址转换技术,作用是将内网私有地址转换成公网地址,使得内网的主机可以上外网。
如果是家用网络,边界光猫或者路由器上的配置基本上是一样的,无非填写用户名密码,选择拨号,然后开启DHCP,开启WIFI就OK了。
静态文件?顾名思义,静态文件就是那些不会改变的文件,例如视频音乐,图片等类似的文件 NT平台:指的是windows NT操作系统,是windows在1993年发布的一个操作系统,Windows NT 3.1是很多Windows历史的开端 *************************************** import 引入如果感觉名字太长的话可以用as代替引入的东西, import 包名.模块名.变量名 as 别称 下面使用的时候可以直接用别称
IP地址由网络号(包括子网号)和主机号组成,网络地址的主机号为全0,网络地址代表着整个网络。
细心的同学,可能发现,tomcat01的网络地址是172.17.0.2,而docker0的网络地址是172.17.0.1,由此可以得出它们在同一个网段!
IP地址是一个32位二进制数(但是用十进制描述)的地址,由4个8位字段组成,每个字段之间用点号隔开,用于标识TCP/IP宿主机。
在NAT路由器中会建立一个表,NAT转换表。这个表会记录对应的 内网地址 和 外网地址。
接上一篇,SCVMM网络虚拟化配置软件定义网络SDN,不太清楚的同学可以先看看。我们利用Windows Server 2012 R2与SCVMM R2进行了网络虚拟化的配置,下面我们要来验证一下网络虚拟化是否生效。那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利用Windows Azure Pack来进行虚拟网络创建。最近太忙了,这篇文章早写好了快两个月。
IP地址是IP协议提供的一种统一的地址格式,它为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网络和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逻辑地址,以此来屏蔽物理地址的差异。这里介绍一下目前广泛使用的IPv4版本。
编程是很多偏计算机、人工智能领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此编程能力在学习和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小白决定开辟一个新的板块“每日一题”,通过每天一道编程题目来强化和锻炼自己的编程能力(最起码不会忘记编程)
在这三类地址中,绝大多数的IP地址都是公有地址,需要向国际互联网信息中心申请注册。但是在IPv4地址协议中预留了3个IP地址段,作为私有地址,供组织机构内部使用。 这三个地址段分别位于A、B、C三类地址内: A类地址:10.0.0.0–10.255.255.255
其中A、B、C 3类(如图)由InternetNIC在全球范围内统一分配,D、E类为特殊地址。
编址是IP协议的关键。在 TCP/IP协议栈中,有一个通向底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网络接口层, IP协议的介质无关性就仰仗于该层。IP 协议之所以能被人们广泛接受,介质无关性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IP有自己的一套编址方案,独立于用来互连网络设备的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介质,这也暗合其介质无关性的架构。因此, IP可成功地运行在由各种各样的介质所组成的网络基础设施之上。IP协议栈的这种灵活性,兼之其简单性,也是促使该协议得到广泛使用的主要原因。
本系列文章旨在向程序员分享一些网络基本知识,让程序员具备基本的网络常识,以便与网络工程师沟通。本系列文章不会涉及如何组建网络、如何配置交换机/路由器等硬件相关的内容,所以不适合想考CCNA/HCNA证书的人士。
随着Internet的发展和网络应用的增多,IPv4地址枯竭已经成为制约网络发展的瓶颈。尽管IPv6可以从根本上解决IPv4地址空间不足的问题,但目前众多的网络设备和网络应用仍是基于IPv4的,因此在IPv6广泛应用之前,一些过渡技术的使用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技术手段。
IANA 就是指(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 ,Internet号分配机构。负责对IP地址分配规划以及对TCP/UDP公共服务的端口定义。国际互联网代理成员管理局(IANA)是在国际互联网中使用的IP 地址、域名和许多其它参数的管理机构。IP地址、自治系统成员以及许多顶级和二级域名分配的日常职责由国际互联网注册中心(IR)和地区注册中心承担。
PHP,倒数第二跳弹出协议——路由器该怎么知道自己是倒数第二跳呢? 原理很简单,就是最后一跳路由器,向自己的上游,也就是倒数第二跳路由器发送一个特殊的标签3。倒数第二跳路由器收到该标签3,即认为自己是倒数第二跳。 记住,MPLS的标签值,16以下是系统保留的,你无法使用。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私有地址冲突。这个问题是交给BGP来处理的。 解决私有地址冲突,还有这几个难题: 1.本地路由冲突问题,即:在同一台PE上如何区分不同×××的相同路由。 2.路由在网络中的传播问题,两条相同的路由,都在网络中传播,对于接收者如何分辨彼此? 3.报文的转发问题,即使成功的解决了路由表的冲突,但是当PE接收到一个IP报文时,他又如何能够知道该发给那个×××?因为IP报文头中唯一可用的信息就是目的地址。而很多×××中都可能存在这个地址。 总的来说,解决方案就是: PE端本地冲突问题,使用VRF解决。 PE端报文转发问题,要使用VRF和全局路由表的配合来解决。 而路由在网络中的传播问题,使用BGP解决。 下面介绍VRF: VRF——×××路由转发实例(××× Routing & Forwarding Instance) 每一个VRF,对应一个虚拟的专用PE。该虚拟路由器包括如下元素: 一张独立的路由表,当然也包括了独立的地址空间。 一组归属于这个VRF的接口的集合。 一组只用于本VRF的路由协议。 对于每个PE,可以维护一个或多个VRF,同时维护一个公网的路由表(也叫全局路由表),多个VRF实例相互分离独立。 其实实现VRF并不困难,关键在于如何在PE上使用特定的策略规则来协调各VRF和全局路由表之间的关系。 解决方法是使用RT(Route target) 其实,RT就是当使用专用PE时使用BGP的团体(community)属性,在P端区分不同的×××实例,新瓶装旧酒而已! RT的本质是每个VRF表达自己的路由取舍及喜好的方式 ,分为两部分: export target,表示发出路由的属性。 import target,表示愿意接收什么路由。 马上熄灯啦。待续待续。。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手把手带您无忧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