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IM稀疏模式下,有一个Point.For任意接收方,加入(S,G)组,最后一跳路由器等待接收本地组播流。一旦接收到本机多播流,就开始使用RPF接口为(S,G)组发送连接消息。在其余的所有接口上,它将发送Prune消息以停止接收流。
Q1:为什么我们需要聚会点?它提供了什么优势?用外行的术语解释(如果可能的话,一个真实的例子)
Q2:本地多播包的源IP和目标IP是什么?
发布于 2016-08-15 11:47:43
如果您查看PIM密集模式和稀疏模式之间的差异,这将给出为什么需要RP的答案。在密集模式下,通过任何PIM密集模式启用链接的源都会淹没多播通信量。这使得它最终能够到达已注册到IGMP查询程序的多播接收方。然后密集模式将剪除不需要该多播组的PIM链接。因此,从网络到接收端的流量基本上是被淹没的,然后对未使用的链接进行修剪,以创建一棵从源到接收方的树。
稀疏模式使用RP,它是网络上的一个预先定义的路由器,源和接收方将构建组播树,然后流量可以通过RP从源发送到接收方。源将它们的流量发送到网络中,多播路由器构建到RP的路径。当接收者使用他们的IGMP查询程序(通常是他们的默认网关)为一个组注册时,该路由器也会构建到RP的路径。现在,流量可以从一个源流到另一个接收端,而不会被淹没在每一个链路上。一旦这个路径已经形成,接收者的网关将从源请求一个直接的路径,最终转发将移到这个路径上,这可能绕过RP。因此,RP有两个目的,允许IGMP查询程序从多播源发现和构建树,这允许在不淹没网络的情况下转发多播。
多播数据包的源IP是发送方的单播IP地址。目标IP是多播组地址。
https://networkengineering.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34067
复制相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