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Otii助力智能表计行业,解决4大低功耗优化挑战

Otii助力智能表计行业,解决4大低功耗优化挑战

作者头像
用户11867622
修改2025-11-11 18:08:28
修改2025-11-11 18:08:28
1060
举报

导语

在智能水表、燃气表和电表等长期部署型计量设备的设计中,电池寿命与系统功耗优化是核心工程挑战之一。这类产品通常部署周期在10–20年,且安装位置分散、人工维护成本极高,因此要求设备具备极低功耗、长寿命供电能力以及高可靠性的系统设计与验证方法。

电池供电型智能表计行业普遍采用锂亚硫酰氯电池(Li-SOCl₂)作为主电源。包括 SAFT、Tadiran、EVE、Xeno 等电池制造商在其技术资料中明确指出,Li-SOCl₂ 电池是远程抄表应用的主流选择,适用于10年以上、甚至设计目标达20年的电池寿命应用场景。

但如果由于系统设计不当(如固件唤醒频率过高、通信重传导致能耗失控、功耗预算不足等)导致电池寿命提前耗尽,将可能引发大规模现场故障和高昂维护与换表成本。

Otii 作为低功耗测量与能耗分析领域的专业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智能计量、LPWAN终端、工业传感器等超低功耗系统开发中。

本文将结合智能表计行业的典型应用案例,系统分析低功耗设计中的常见的4大工程挑战,并展示如何利用 Otii 产品套件实现功耗可视化、系统优化与可靠性验证。

挑战1: 电池钝化与冷启动问题

图1:Otii进行电池钝化测试与冷启动
图1:Otii进行电池钝化测试与冷启动

痛点:

一次性锂电池长期存放或长期处于微安级负载条件下使用时,会产生电池钝化现象,从而显著增加电池内阻,使其在设备上电瞬间出现电压塌陷,导致设备启动异常、无线模块发射失败,甚至触发复位。对于 NB-IoT 或 LoRa 表计来说,这种钝化可能让电池无法提供足够的瞬时电流而无法完成通信。

Otii功能:

1)借助高采样率电流捕获能力,Otii 可精确记录冷启动过程中的瞬态电流波形与对应电压跌落行为,帮助定位钝化导致的启动不稳定问题。

2)通过电池验证(Battery Validation)功能,Otii 能在真实功耗循环(休眠–唤醒–通信)下进行长时间放电测试,并记录电压恢复、内阻变化以及策略性负载脉冲响应,从而评估钝化程度及其对通信可靠性的影响。

举例:

具体的案例研究欢迎查看最新发布的文章《锂亚硫酰氯(Li/SOCl2)电池储存4.5年后的钝化效应》。该研究中对比SAFT品牌的两块久未使用的Li/SOCl2电池,通过电池验证功能发现:

  • 电池LS14500在首次脉冲受到了较高内阻的影响和较大电压降,极易引发设备重置;
  • 电池LSP14500未受较大影响。原因是并联的超级电容器对于钝化效应的缓和作用较为显著。如下图所示,开发人员通过具体的电池测量和数据,才能真正安心。
图2:Saft LS14500与LSP14500电池在长期储存后首次脉冲放电过程中的钝化效应比较
图2:Saft LS14500与LSP14500电池在长期储存后首次脉冲放电过程中的钝化效应比较

挑战2:混合供电

痛点:

在某些无需连接市电、但具备局部能量来源的智能表计应用(例如燃气表、水表或管网压力监测节点)中,越来越多的制造商采用”能量采集 + 可充电电池(或超级电容)”的混合供电架构。

Otii功能:

  • 电源瞬态捕捉:通过高采样率(Ace Pro 最高50 ksps),可捕捉主通道和扩展接口(如 ADC、SENSE+, SENSE- 等)在µs–ms 切换瞬间时的电流/电压波动。
  • 若涉及到太阳能场景,开发人员需评估光伏在不同照度下的实际充电能力与控制器效率。Otii可充分评估光伏电池的性能表现,更能揭示能量采集PMIC的运行特性。实际案例请参照之前发表的《Otii案例研究:精准评估太阳能 IoT 系统光伏性能与能量采集效率》一文。

挑战3:无线通信功耗难以优化

痛点:

NB-IoT和 LTE-M 模块在不同网络和配置条件下功耗差异较大,传统工具难以完整捕捉注册、重传等动作的短时高带宽瞬态电流。部分场景下也可能会出现通信重传与差错场景。

Otii功能:

Otii Ace Pro具备50 ksps 高速采样率,同时UART 日志与电流曲线同步。通过UART日志调试物联网蜂窝模块的不同工作状态和配置,识别其功耗表现,验证固件对功耗的影响以优化系统性能,最终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案例:

阿姆斯特丹某共享单车产品公司,使用Otii在不同的网络条件下测量完成设备注册和传输数据的电流和功耗。

图3:Otii的UART功能与电流录制曲线同步,可精确定位高功耗点
图3:Otii的UART功能与电流录制曲线同步,可精确定位高功耗点

挑战4:大规模验证效率低

痛点:

智能水表、燃气表、电表这些产品典型的部署规模为数百万台,部署周期10~20年,远程分散安装,后期维护成本极高。因此上市前必须做系统化的大规模验证。尤其在NB-IoT、 LoRaWAN通信类表计中,固件迭代频繁,人工功耗测试效率低且易出错。

Otii功能:

  • Otii 自动化工具箱可访问Otii TCP 服务器的 API和脚本(Python、Java、C#、Matlab)。使用此 API,用户可以从任何支持标准 TCP 套接字的应用程序中控制 Otii 硬件和软件。
  • 自动化测试设置还支持定制和扩展。基本设置包括1台Otii仪器以及被测件(DUT),用于最简单的低功耗测量。同时也可以通过扩展接口实现其他测量,比如RX和数字输入的收集。
  • 在被测设备(DUT)上进行固件和软件迭代时,可使用调试器进行闪存和调试,还可使用一个额外的切换板,以免在测量和闪存时进行手动切换。

价值:

Otii可实现结合能耗测量的持续集成(CI),这种自动化、数据驱动的验证机制能在每次代码变更时评估能效表现。从而实现:

  • 及早发现功耗退化——如固件变更导致电流消耗增加的情况;
  • 量化每次提交对效率的影响,观察代码如何影响实际能耗;
  • 追踪长期趋势变化,建立跨版本的功耗性能历史数据;
  • 自动化ROI(投资回报率)分析,用于能耗优化或者组件变更评估。

案例:

通过Python 脚本控制Otii Ace实现对 Nordic Particle Argon开发板的“电压降阶测试”的案例。点击视频: 举例如何使用Otii进行自动化低功耗测试

结语

智能计量设备在设计和部署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电池寿命长期稳定性、低功耗通信优化、冷启动及电池钝化风险等。而传统测试工具往往难以同时捕捉从 nA 级休眠电流到通信瞬态峰值的完整数据,也不便于在多电源或自动化测试场景下进行评估。

Otii 提供高精度功耗测量、可编程电源及自动化测试功能,能够帮助智能计量企业直观评估功耗与电池表现,更早发现潜在风险,提高设计验证效率。同时Otii真正实现一机多用,覆盖不同供电场景,减少实验室设备投入。同时鉴于设备小巧便于携带,更是非常适合智能表计设备验证和测试使用。

让功耗风险看得见,让电池寿命算得准。 Otii,助力智能计量设备实现 10 年甚至20年以上免维护运行。

关于Qoitech

瑞典Qoitech公司推出的低功耗测量创新方案Otii,作为电池驱动与能量采集供电领域的能耗优化专家,已赋能全球3500余家企业的低功耗设计。

客户覆盖半导体、物联网、智慧农业、智能家居、智能表计等关键领域,既包括世界500强行业领袖,亦涵盖高速成长的中小型创新企业。

通过对电子产品精准的能耗分析与自动化测试、电池测试能力,Otii持续助力客户应对电子设备规模化部署背景下,对高精度的超低功耗设计与高性价比能耗管理的需求。

本文系转载,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系转载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导语
  • 挑战1: 电池钝化与冷启动问题
    • 痛点:
    • Otii功能:
    • 举例:
  • 挑战2:混合供电
    • 痛点:
    • Otii功能:
  • 挑战3:无线通信功耗难以优化
    • 痛点:
    • Otii功能:
    • 案例:
  • 挑战4:大规模验证效率低
    • 痛点:
    • Otii功能:
    • 价值:
    • 案例:
  • 结语
    • 关于Qoitech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