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应用白名单是什么意思?如何设置应用白名单?3招教会你设置企业安全终极防线

应用白名单是什么意思?如何设置应用白名单?3招教会你设置企业安全终极防线

原创
作者头像
用户11814178
发布2025-10-13 14:04:09
发布2025-10-13 14:04:09
520
举报

古代城墙设有严格的守卫制度,只有持有通行令牌的人才能进出城门。这种"只认令牌不认人"的管理方式,与现代网络安全中的"应用白名单"技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当今企业网络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恶意软件、勒索病毒等威胁层出不穷,传统的"拦堵"式防护已显得力不从心。而应用白名单技术,就像是为企业IT系统设置了一道"数字城门",只允许经过认证的"可信应用"进入,从根本上解决了未知程序带来的安全风险。

一、什么是应用白名单?——从“放任自流”到“持证上岗”

你可以把电脑想象成一座公司大楼。过去,大楼的门卫只认识几个“坏人”(黑名单),其他人都能自由进出。结果,很多伪装成“快递员”的小偷混了进来。

而应用白名单则完全不同。它规定:只有持有“通行证”的软件,才能进入并运行。这张“通行证”可以是软件的数字签名、文件路径、哈希值等唯一标识。任何不在名单上的程序,哪怕看起来再正常,也会被系统直接拦截。

这种“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策略,能有效阻止病毒、勒索软件、挖矿程序等未经授权的软件运行,特别适合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政府、金融、制造等行业。

二、设置应用白名单的3种实用方法

方法1:使用Windows内置功能——AppLocker(适合Windows专业版及以上)

AppLocker是微软提供的本地白名单工具,无需额外安装,适合中小型企业初步部署。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打开组策略编辑器

在键盘上按下 Win + R,输入 gpedit.msc,回车。

进入“本地组策略编辑器”。

启用AppLocker

依次展开:计算机配置 → Windows 设置 → 安全设置 → 应用程序控制策略 → AppLocker。

右键点击“可执行规则”,选择“创建默认规则”。

添加白名单程序

右键“可执行规则”,选择“新建规则”。

选择“允许” → “下一步” → “路径” → 浏览并选择你希望允许运行的程序(如 C:\Program Files\Office\WINWORD.EXE)。

点击“创建”。

启用策略

回到AppLocker主界面,确保规则已启用。

重启电脑,系统将只允许白名单内的程序运行。

注意:建议先在测试环境部署,避免误拦关键程序导致业务中断。

方法2:使用软件限制策略(SRP)——兼容性更广的备选方案

如果系统是Windows家庭版,不支持AppLocker,可使用“软件限制策略”作为替代。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打开组策略编辑器

同样使用 Win + R 输入 gpedit.msc。

进入软件限制策略

展开:计算机配置 → Windows 设置 → 安全设置 → 软件限制策略。

如果没有策略,右键“软件限制策略” → “创建软件限制策略”。

设置默认安全级别

双击“默认安全级别”,将其设置为“不允许”(即默认禁止所有程序运行)。

添加白名单路径

右键“其他规则” → “新建路径规则”。

输入允许运行的程序路径,如 C:\Program Files\*\(表示允许该目录下所有程序)。

安全级别选择“不受限的”。

保存并重启

设置完成后重启电脑,系统将按规则执行。

方法3:借助专业终端安全软件——以域智盾软件为例

域智盾软件提供应用程序白名单与黑名单双重管控机制,帮助企业实现对终端程序运行的精细化管理。

通过应用白名单模式,系统仅允许预先授权的可信程序运行,其他未经许可的软件一律禁止启动,有效防止恶意程序、非法软件或未知来源的应用在终端执行,特别适用于高安全需求环境。

同时,结合应用程序黑名单功能,可主动封禁已知风险软件,如聊天工具、游戏、网盘、视频网站等非工作类应用,避免员工滥用或由此引发的数据泄露与网络威胁。

两种策略可灵活配置,支持按部门、用户或时间段设置不同规则,兼顾安全性与业务灵活性,确保终端环境始终处于可控、合规状态。

三、结语

应用白名单并非一劳永逸的“银弹”,而是企业安全体系中的关键一环。它从源头切断了未知威胁的执行路径,将“被动防御”变为“主动管控”。无论是使用Windows自带工具,还是部署专业软件,关键在于建立清晰的策略并持续优化。

正如古人所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网络安全的战场上,提前设防,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应用白名单,正是那道值得信赖的“数字城门”。

小编:莎莎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