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程设计中,有限元分析(FEA)通过 “离散化求解” 模拟结构多工况响应,为产品安全与性能优化提供支撑。其中结构力学类分析应用最广,主要涵盖静力学、动力学、疲劳、模态、屈曲、非线性六大核心类型,下文解析其原理、价值与场景。

一、静力学分析:静态载荷下的基础响应
静力学分析是 FEA 基础,研究结构在静态载荷(不随时间变化或缓变)下的应力、应变与位移,假设无惯性力影响,用于判断静态强度与刚度。
核心作用与场景
二、动力学分析:动态载荷下的惯性响应
动力学分析聚焦结构在动态载荷(冲击、振动、瞬态力)下的响应,需考虑惯性力与阻尼,求解运动方程,模拟动态安全性。
核心作用与场景

三、疲劳分析:循环载荷下的寿命预测
疲劳分析针对循环载荷(交变、脉动载荷)下的寿命评估,原理是材料因累积损伤失效(应力低于屈服强度仍可能断裂),用于判断长期寿命。
核心作用与场景
寿命预测:模拟反复受力零件寿命,如发动机曲轴周期扭矩寿命、轴承滚珠循环接触寿命;
载荷优化:识别疲劳薄弱区,如风电叶片阵风损伤、桥梁车辆通行疲劳;
强度校核:验证设计寿命,如飞机起落架 10 万次起降寿命达标性。
四、模态分析:结构固有振动特性
模态分析研究结构无外力时的固有振动特性,求解固有频率与振型,关注质量与刚度分布,用于避共振、优化振动。
核心作用与场景

五、屈曲分析:压载荷下的失稳预警
屈曲分析针对细长 / 薄壁结构轴向压力失稳,求解屈曲临界载荷(突然大变形失效的最小压力),判断失稳风险而非强度失效。
核心作用与场景
六、非线性分析
前五种分析多基于 “线性假设”(应力 - 应变线性、小变形、载荷响应正比),非线性分析模拟偏离线性的情况,分三类:
核心类型与场景
模态支撑动力学,动力学载荷供疲劳分析,非线性修正线性偏差。它们构成产品 “静态安全 - 动态可靠 - 长期寿命” 验证体系,帮助设计阶段发现问题、降试错成本,推动产品轻量化与高效化。掌握这些分析,是工程人员数字化创新的基础。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