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ReFS格式化时的块大小只有4096和64K,为什么没有像NTFS那样有其他选项?

ReFS格式化时的块大小只有4096和64K,为什么没有像NTFS那样有其他选项?

原创
作者头像
Windows技术交流
发布2025-09-30 14:49:20
发布2025-09-30 14:49:20
153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Windows技术交流Windows技术交流

ReFS格式化时的块大小只有4096和64K,为什么没有像NTFS那样有其他选项?

原因与设计背景:

结论(实务层面)

  • 在当前 Windows 的实现里,ReFS 只支持两种分配单元大小:4096(4K)和 65536(64K)。无论图形界面还是命令行 format(例如 format /fs:refs /A:4096 或 /A:65536),其它尺寸都会被拒绝。这不是特例,而是 ReFS 的产品设计选择。

1089MB的分区,格式化成ReFS,可用空间非常少

按4096格式化

按64K(65536)格式化

为什么只有 4K 和 64K(架构与工程原因)

1、元数据页与校验的基础粒度是 4K

  • ReFS 的元数据(B+ 树节点、索引页等)以 4K 页面为基本单位,并配合完整性流(校验)与写时分配(Allocate-on-Write/CoW)。4K 与操作系统的虚拟内存页、以及现代硬盘的 4K 物理扇区天然对齐,能够把校验、读改写、日志化的开销控制在最小粒度。
  • 因此 4K 是“必须存在”的下限档。

2、大文件与顺序 IO 的常见最佳点是 64K

  • 在备份、影像、VHDX、数据库归档等大顺序读写场景,64K 作为簇大小能减少元数据更新频率、降低碎片与 IOPS 压力,提升吞吐。很多 I/O 栈(缓存、预读、写合并)也对 64K 有友好优化。
  • 64K 因而成为 ReFS 面向大块数据的“上限档”。

3、中间尺寸(8K/16K/32K)收益不显著,复杂度却上升

  • 对 ReFS 的 CoW、校验树、空间管理、块克隆(Block Clone)等机制来说,4K 和 64K基本覆盖了小随机与大顺序两端的主需求。中间档位的性能改善在多数现实工作负载下不明显,却会增加验证矩阵、兼容性与维护复杂度。
  • 因此团队选择“只保留两档”,简化实现与测试,减少用户在不必要档位间纠结。

4、与底层介质的物理对齐与历史实践

  • 4K 物理扇区已是主流;64K 簇在 Windows/Server 的很多高吞吐工作负载中长期是推荐值。ReFS 延续并强化了这两点,而不是像 NTFS 那样开放更多档位。

补充说明

  • 如果你的负载以大量小文件、随机读写为主,选 4K;若以大文件、顺序读写为主(如备份/影像/媒体库/Hyper‑V),选 64K 更合适。

总结

  • 只有 4K 与 64K 是 ReFS 的刻意设计:4K 对齐元数据与校验的基本粒度,64K服务大块顺序 I/O;中间档位带来的收益不足以抵消复杂度与潜在兼容负担,因此不提供。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