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海外应用时不可避免会涉及多语言,业务内部也有多语言平台。平时需要把新增的多语言内容按不同语种上传到平台,然后通过多语言 key 使用。
我是一名立志成为十倍工程师的程序员(懒惰的程序员)。
我无法忍受每次新增多语言时都要反复从在线文档复制、粘贴,重复操作太多。
我想提升效率,最好能一键生成。
我的思路是模拟多语言平台的 HTTP 请求,把 payload 组装好后直接 POST 到平台。
具体需要:
于是我做出了第一个版本。

这样我的操作流程就变成了:
不过用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第一步操作还是很繁琐,而且每次都要清空上次填写的数据,还是有优化空间。
有没有办法一步到位,省去手动复制 cookie 的步骤?
我想了想,浏览器插件应该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虽然我不会写插件,但 AI 会啊。
首先,我写了一篇设计文档,描述了要做的事情、预期界面和操作流程,最后还附上了上面的 Python 代码供参考。
然后唤醒 Cursor,让它开始工作。


说实话,项目代码看起来很完整。我满怀期待地加载插件,结果竟然报错了……

发现是图标文件不存在的问题后,我让 Cursor 重新生成了一个图标,不过它给我生成的是 SVG 格式,而不是 PNG。
它打算基于这个 SVG 文件生成多个不同尺寸的 PNG 文件,思路没问题,但尝试了几次都没成功,生成的文件根本打不开。
在这一步我折腾了很久。

算了,默认图标也不是不能用。
图标的问题先放一边,先试试功能能不能用。
结果我发现了个问题:我在设置界面设置的语言顺序和实际提交的不一致。一看代码,发现顺序是直接写死的,估计是受我自己的代码影响,因为我代码里就是固定顺序。

功能体验没问题后,我又开始折腾图标。默认图标不太明显,很容易误点。
不过 Cursor 在这方面似乎不太擅长,我试了很久还是没搞定,最后它直接建议我去专业网站解决,哈哈。

需要说明的是,插件管理界面的图标要求是 48x48,但 Cursor 一直没注意到这个细节。最后还是我自己 Google 了一下,找了个网站用 SVG 生成了 48x48 的图片,才解决了问题。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