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如下步骤前,请先参考Linux系统使用手册文档正确安装LinuxSDK。
进入tina5.0_v1.0目录执行如下命令,加载环境变量。
Host# cd tina5.0_v1.0/
Host# source ./build/envsetup.sh
执行如下命令,配置Linux内核、内核版本、处理器型号、评估板型号(tlt113-evm-emmc)、显示方式、编译器等信息。
Host# ./build.sh config
备注:首次执行上述命令会出现官方阅读说明,在等待倒计时结束后输入"Y",按回车确认即可。
Config具体配置如下:
========ACTION List: mk_config ;========
options :
All available platform:
0. android
1. linux
Choice [linux]: 1
All available linux_dev:
0. bsp
1. buildroot
2. openwrt
Choice [buildroot]: 1
All available ic:
0. t113
1. t113_i
2. t113_s3p
3. t113_s4
4. t113_s4p
5. t113_s2
Choice [t113_s3p]: 1
All available board:
0. evb1
1. evb1_auto
2. evb1_auto_nand
3. evb1_auto_nor
4. tlt113-evm-emmc
5. tlt113-evm-nand
6. tlt113-minievm-emmc
7. tlt113-minievm-nand
Choice [tlt113-evm-nand]: 4
All available output_configs:
0. hdmi
1. lvds-lcd
2. mipi-lcd
3. tft-lcd
4. cvbs
Choice [hdmi]: 0
All available flash:
0. default
1. nor
Choice [default]: 0
在tina5.0_v1.0目录下执行如下命令,一键编译SPL、U-Boot、Linux内核和Buildroot文件系统。
备注:若修改内核、Buildroot、Qt模块等配置,需重新执行"./build.sh"命令,再打包生成Linux系统镜像文件。
Host# ./build.sh
预计耗时约20min编译完成后,生成SPL、U-Boot、Linux内核和Buildroot文件系统镜像文件,镜像文件需转化为.fex格式后使用。
1.生成SPL镜像文件为"out/t113_i/tlt113-evm-emmc/buildroot/"目录下的boot0_nand_sun8iw20p1.bin、boot0_sdcard_sun8iw20p1.bin和boot0_spinor_sun8iw20p1.bin。
2.生成U-Boot镜像文件为"out/t113_i/tlt113-evm-emmc/buildroot/u-boot-sun8iw20p1.bin"。
3.生成Linux内核镜像文件为"out/t113_i/tlt113-evm-emmc/buildroot/boot.img"。
4.生成文件系统镜像文件"out/t113_i/tlt113-evm-emmc/buildroot/rootfs.ext4",rootfs.ext4为EXT4格式,适用于Micro SD卡和eMMC。
执行如下命令,打包生成Linux系统镜像文件。
Host# ./build.sh pack
本次操作会将SPL镜像(boot0_nand_sun8iw20p1.bin、boot0_sdcard_sun8iw20p1.bin和boot0_spinor_sun8iw20p1.bin)转化为boot0_sdcard.fex、boot0_nand.fex、boot0_spinor.fex文件;将U-Boot镜像(u-boot-sun8iw20p1.bin)、设备树镜像、sys_config配置文件合并生成boot_package.fex文件;将Linux内核镜像(boot.img)转化为boot.fex文件;将文件系统镜像文件rootfs.ext4转化为rootfs.fex文件;最后将boot0_sdcard.fex、boot0_nand.fex、boot0_spinor.fex、boot_package.fex、boot.fex、rootfs.fex等文件,合并生成"out/t113_i_linux_tlt113-evm-emmc_uart0.img"Linux系统镜像文件。
请参考Linux系统启动卡制作及系统固化文档,将Linux系统镜像文件固化至Linux系统启动卡或eMMC。
如需单独编译SPL、U-Boot、Linux内核、设备树或文件系统,可参照本章节内容进行局部编译。
在tina5.0_v1.0目录下执行如下命令,编译SPL和U-Boot。
Host# ./build.sh bootloader
编译完成后,生成SPL镜像文件为"out/t113_i/tlt113-evm-emmc/buildroot/"目录下的boot0_nand_sun8iw20p1.bin、boot0_sdcard_sun8iw20p1.bin和boot0_spinor_sun8iw20p1.bin。生成U-Boot镜像文件为"out/t113_i/tlt113-evm-emmc/buildroot/u-boot-sun8iw20p1.bin"。
执行如下命令,将镜像文件转化为.fex格式,并重新生成系统镜像。
Host# ./build.sh pack
在tina5.0_v1.0目录下执行如下命令,编译Linux内核。
Host# ./build.sh kernel
编译完成后,生成Linux内核镜像文件为"out/t113_i/tlt113-evm-emmc/buildroot/boot.img"。
执行如下命令,将镜像文件转化为.fex格式,并重新生成系统镜像。
Host# ./build.sh pack
我司已提供分别支持HDMI OUT、TFT LCD、MIPI LCD、LVDS LCD、CVBS显示的设备树文件,如下表所示。其中"device/config/chips/t113_i/configs/tlt113-evm-emmc/linux-5.4/"目录下存放Linux设备树源文件,"device/config/chips/t113_i/configs/tlt113-evm-emmc/"目录下存放U-Boot设备树源文件(uboot-board-xxx.dts)。
为便于测试,我司已提供支持以上显示方式的多个boot_package_xxx.fex文件,位于产品资料“4-软件资料\Linux\Boot_package\boot_package-AA_BB\emmc\”目录下,可直接使用。
我司提供的Linux系统默认使用支持HDMI OUT显示的设备树文件。如需替换为其他显示方式,请进入tina5.0_v1.0目录,执行如下命令,选择对应显示方式,并配置Linux内核、内核版本、处理器型号、评估板型号(tlt113-evm-emmc)、编译器等信息。
Host# ./build.sh config
重新执行"./build.sh"命令编译LinuxSDK,同时会重新编译设备树文件。再执行"./build.sh pack"命令将镜像文件转化为.fex格式,并打包生成新的Linux系统镜像。
在tina5.0_v1.0目录下执行如下命令,编译文件系统。
Host# ./build.sh buildroot_rootfs
编译文件系统后,生成文件系统镜像文件"out/t113_i/tlt113-evm-emmc/buildroot/rootfs.ubifs"和"out/t113_i/tlt113-evm-emmc/buildroot/buildroot/images/rootfs.ext4"。
执行如下命令,将镜像文件转化为.fex格式,并重新生成系统镜像。
Host# ./build.sh pack
由于篇幅过长等原因,部分内容均不逐一展示,如需获取完整版详细资料,请关注创龙科技微信公众号或官网,或者评论区留言,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