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垃圾分类模式面临“高成本、低效率、易出错”三大瓶颈。本文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行性三重视角,系统论证 AI 在垃圾分类与回收全链路中的落地路径,并给出可直接运行的PyTorch 端到端代码实例,覆盖数据采集、模型训练、边缘部署、闭环优化四大环节,为政府、企业及研究机构提供一份可复制的参考方案。
传感器 | 作用 | 难点 | 解决思路 |
---|---|---|---|
RGB-D 相机 | 颜色、形状、深度 | 黑色/反光材质误判 | 引入偏振片+HDR 融合 |
高光谱仪 | 材质光谱特征 | 成本高 | 采用 16 通道微型光谱仪+迁移学习 |
电子鼻 | 厨余/有害垃圾气味识别 | 交叉敏感 | 128 维气味指纹+联邦校准 |
场景 | 传统人工 | AI 方案 | 年度 TCO 对比 | 回收期 |
---|---|---|---|---|
500 t/d 中转站 | 60 人×8 万 = 480 万 | 设备 300 万+运维 40 万 | ↓29 % | 1.8 年 |
社区 2000 户 | 督导员 6 人×6 万 = 36 万 | 智能桶 24 套×1.2 万 = 28.8 万 | ↓20 % | 2.3 年 |
注:AI 设备残值按 5 年直线折旧,人工费用按年增 5 % 计算。
conda create -n waste python=3.10
conda activate waste
pip install torch torchvision ultralytics scikit-learn albumentations onnxruntime-gpu
# train.py
from ultralytics import YOLO
model = YOLO("yolov8n-seg.yaml")
model.train(
data="waste-seg.yaml",
epochs=100,
imgsz=640,
batch=64,
augment=True,
project="runs/waste_yolo",
name="exp",
)
# distill.py
import torch
from torchvision.models import mobilenet_v3_small
teacher = torch.load("yolov8n-seg.pt")
student = mobilenet_v3_small(num_classes=7)
# 中间层特征蒸馏
def distillation_loss(y_s, y_t, T=4.0):
return torch.nn.functional.kl_div(
torch.log_softmax(y_s/T, dim=1),
torch.softmax(y_t/T, dim=1),
reduction='batchmean'
) * T * T
yolo export model=runs/waste_yolo/exp/weights/best.pt format=engine device=0 int8=True
风险 | 描述 | 对策 |
---|---|---|
误识别 | 黑色塑料、复合包装 | 引入高光谱+多模态融合,持续增量学习 |
隐私泄露 | 人脸/门牌号被记录 | 本地匿名化(擦除人脸+门牌马赛克) |
标准更新 | 新垃圾品类出现 | 在线蒸馏 + 小样本适配,7 天内完成模型热更新 |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