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阐述了大模型备案及登记的相关内容,包括大模型备案与登记的定义、所需资料清单、详细流程、公示方式,并深入分析了广东省不同地区针对大模型备案和登记所出台的政策红利。旨在为企业和相关从业者提供全面、专业的指导,助力其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大模型备案及登记工作,把握政策机遇,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健康、有序发展。
大模型备案;大模型登记;资料清单;流程;政策红利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模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规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保障其健康、有序发展,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其中大模型备案及登记制度是重要的一环。了解大模型备案及登记的相关要求、流程和政策红利,对于企业合规开展业务、提升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大模型备案,通常特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尤其是大语言模型)上线备案。这一过程具有明确的流程和规范要求,企业需向属地网信部门进行申报。申报后,省级网信部门会对申报材料进行初步审核,并将其向上提交至国家网信部门。只有通过备案的大模型,其编号才会在官方网站上进行对外公示,并且会定期更新相关信息。
从政策依据来看,依据《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对于提供具有舆论属性或者社会动员能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安全评估工作。同时,还需按照《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的要求,履行算法备案以及变更、注销备案等相关手续。这一系列规定旨在确保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在上线前经过严格的安全审查,保障其合法合规运行,避免对社会秩序和公众利益造成不良影响。
网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依据《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要求,开展大模型登记工作。其登记对象主要是通过 API 接口或其他方式直接调用已备案大模型能力,并且面向境内公众提供具有舆论属性或者社会动员能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主体。这一登记制度有助于网信部门全面掌握相关服务的情况,加强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监管,确保其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为公众提供服务。
不同地区对于大模型备案的具体要求存在一定差异,所需材料也不尽相同。以下以广东省为例,详细介绍大模型备案的主要材料清单。值得注意的是,大模型登记的材料要求与大模型备案基本一致,仅在大模型登记时无需提交安全评估报告。
信息采集涵盖多个重要方面,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如企业名称、注册地址、法定代表人等;功能服务方面,需详细说明大模型所提供的具体功能和服务内容;算法机理部分,要阐述大模型所采用的算法原理和技术架构;训练数据方面,需提供数据来源、数据规模、数据质量等相关信息;内容审核方面,要说明企业为确保生成内容合法合规所采取的审核机制和措施。这些信息的全面采集有助于监管部门全面了解大模型的运营情况和技术特点,评估其潜在风险。
重点材料是大模型备案的核心内容,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上线备案表,这是备案的基本表单,需准确填写各项信息;安全评估报告(仅大模型备案需要),该报告需对大模型的安全性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数据安全、算法安全、系统安全等方面;模型服务协议,明确企业与用户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隐私保护政策,阐述企业如何收集、使用、存储和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语料标注规则,说明在训练大模型过程中对语料进行标注的标准和方法;拦截关键词及评估测试题,用于检测大模型生成内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对外接口信息也是备案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需提供 API 接口信息,包括接口地址、接口参数、调用方式等,以便监管部门对接口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管;同时,还需提供虚拟测试账号,监管部门可以通过该账号对大模型的功能和服务进行测试和验证,确保其符合备案要求。
企业首先需向省级网信部门进行报备,在报备过程中,企业需提交相关基本信息,省级网信部门在审核通过后,会向企业发放备案表。这一步骤是企业开展备案工作的起始点,企业需确保提交的信息准确无误,以便顺利获取备案表。
企业获取备案表后,需根据表格及评估要点精心准备各项材料。这一过程需要企业内部多个部门的协同合作,如技术部门负责提供算法机理、训练数据等相关技术资料;法务部门负责审核模型服务协议、隐私保护政策等法律文件;内容审核部门负责整理拦截关键词及评估测试题等。同时,企业还需准备测试账号,用于后续的技术测试。
企业内部需展开全面评估工作,对大模型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确保其符合备案要求。在评估过程中,企业需编写相关材料,如安全评估报告(大模型备案)、技术说明文档等,详细阐述大模型的技术特点、安全措施、合规情况等。这些材料是监管部门审核的重要依据,企业需确保其内容真实、准确、完整。
企业将准备好的备案材料和测试账号提交给省级网信部门进行审核。省级网信部门会对材料进行详细审查,包括材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合规性等方面。同时,还会进行技术测试,通过调用测试账号对大模型的功能和服务进行实际测试,验证其是否符合备案要求。如果审核未通过,省级网信部门会向企业反馈具体问题,企业需根据反馈内容进行内容调整后再次提审。
省级网信部门材料审核及技术测试审核通过后,会将相关材料上报至国家网信部门。国家网信部门会进行材料复审及技术评审,对大模型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估。如果通过评审,国家网信部门会下发备案号;如果未通过,企业需重新进行上线备案,分析问题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整改和完善。
经中央网信办审核通过后,网信部门会采取公示措施,向备案大模型授予备案号,向登记大模型授予上线编号,并在官方网站上对外公示,同时定期更新相关信息。企业可在对外提供服务的应用程序等显著位置标明备案编号或上线编号,这不仅有助于增强用户对服务的信任,也体现了企业合规运营的态度。公示制度的实施,使得大模型的备案和登记情况公开透明,便于社会监督,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
广东省各地政府为了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大模型备案和登记工作,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出台了一系列丰厚的政策红利。
在广州市海珠区,政策对企业给予了大力支持。企业首次完成国家级生成式人工智能上线备案(大语言模型备案)的,可获得最高 100 万元的奖励。这一奖励政策旨在激励企业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加大投入,积极开展大模型的研发和备案工作,提升区域在该领域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同时,对于企业首次完成国家级境内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或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的,给予最高 20 万元奖励,进一步鼓励企业在算法层面进行创新和合规发展。
广州市黄浦区同样注重大模型备案和登记工作。对首次完成国家级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上线备案且模型落地应用场景具有示范性的企业,给予最高 100 万元一次性奖励。这一政策不仅关注企业的备案情况,还强调模型的实际应用效果,鼓励企业将大模型技术与实际业务相结合,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的落地应用。对首次完成国家级境内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且具备良好应用的企业,给予最高 20 万元一次性奖励,促进企业在深度合成算法方面的创新和发展。
广州市南沙区针对大模型备案和登记也出台了相应的奖励政策。对自主研发并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生成人工智能服务备案的通用大模型或垂直领域的大模型的所有权主体,按照参数规模、模态数量等指标,给予最高 100 万元一次性奖励。这一政策鼓励企业在大模型研发上加大投入,提升模型的技术性能和创新能力。对完成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境内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或者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的 AIGC 内容创作平台的所有权主体,给予 30 万元一次性奖励,推动 AIGC 内容创作平台的合规发展。
广州市天河区的政策侧重于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支持。对上一年度完成国家级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的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 + 企业,按照上一年度研发投入的 10%给予支持,每家企业每年支持最高不超过 100 万元。这一政策旨在鼓励企业持续投入研发,不断提升大模型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对上一年度完成国家级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或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的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 + 企业,按照上一年度研发投入的 10%给予支持,每家企业每年支持最高不超过 20 万元,促进企业在算法研发方面的投入和发展。
大模型备案及登记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规范行业发展、保障公众利益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备案及登记工作的重要性,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准备材料、履行流程,确保合规运营。同时,广东省各地出台的政策红利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企业应积极把握,加大在大模型研发和应用方面的投入,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不断完善,大模型备案及登记制度也将不断优化,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