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AI编程:从vibe coding到viable code

AI编程:从vibe coding到viable code

作者头像
蓝葛亮
发布2025-07-25 08:25:17
发布2025-07-25 08:25:17
17900
代码可运行
举报
运行总次数:0
代码可运行

“代码如人生,开始时总是随性而为,但最终都要面对现实。”


什么是vibe coding?

还记得刚学编程那会儿吗?看到一个酷炫的效果就想立马实现,管它什么架构设计、代码规范,先把功能跑起来再说!这种"跟着感觉走"的编程方式,我们亲切地称之为vibe coding

vibe coding的特征很明显:

  • 即兴发挥:想到什么写什么,代码结构随心所欲
  • 功能导向:只要能实现需求,过程不重要
  • 轻装上阵:测试?文档?那是什么东西?
  • 快速迭代:改了再说,反正能跑就行

这种方式在个人项目或者快速原型阶段确实很爽,就像即兴演奏一样,充满了创造的快感。但是…

vibe coding的"甜蜜陷阱"

随着项目规模增长,vibe coding就像一颗定时炸弹,迟早会炸得你措手不及。

常见的痛点

1. 代码可读性差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 vibe coding 风格
function doStuff(x, y, z) {
    const result = x > 0 ? (y * 2 + z) : (y - z * 3);
    return result > 100 ? result / 2 : result * 1.5;
}

2. 难以测试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 一个函数做了太多事情
function processUserData(userData) {
    // 验证数据
    // 调用API
    // 更新UI
    // 写入本地存储
    // 发送统计信息
    // ... 还有更多
}

3. 维护成本爆炸

当你三个月后回来看自己的代码:

viable code的核心理念

Viable code不是要扼杀创造力,而是在保持高效开发的同时,确保代码具有可持续性

核心原则

1. 可读性第一 代码是写给人看的,机器能理解只是附带的。

2. 测试驱动思维 不一定要严格TDD,但要考虑代码的可测试性。

3. 渐进式优化 不要一次性重构整个项目,小步快跑。

4. 文档与代码同步 代码即文档,文档即代码。

从vibe到viable的转换策略

转换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第一阶段:功能实现(保持vibe的活力)

这个阶段可以继续保持vibe coding的速度,但要有意识地: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 👍 即使是快速实现,也要保持基本的可读性
const calculateUserScore = (user, activities) => {
    // TODO: 后续需要重构为更清晰的算法
    const baseScore = user.level * 10;
    const activityBonus = activities.reduce((sum, activity) => {
        return sum + activity.points;
    }, 0);
    
    return baseScore + activityBonus;
};
第二阶段:重构优化(结构化改造)

功能稳定后,开始结构化改造:

实战指南:建立可持续的开发流程

1. 代码组织架构
2. 开发工作流

3. 代码质量保障

静态代码分析流程:

工具链与最佳实践

开发工具栈

配置示例

package.json脚本配置: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
  "scripts": {
    "dev": "next dev",
    "build": "next build",
    "test": "jest",
    "test:watch": "jest --watch",
    "test:coverage": "jest --coverage",
    "lint": "eslint . --ext .ts,.tsx",
    "lint:fix": "eslint . --ext .ts,.tsx --fix",
    "type-check": "tsc --noEmit",
    "format": "prettier --write .",
    "pre-commit": "npm run lint && npm run type-check && npm run test"
  }
}
团队协作规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实际案例:重构一个vibe项目

让我们看一个真实的重构案例:

重构前(vibe coding风格):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 一个混乱的用户管理组件
function UserManager() {
    const [users, setUsers] = useState([]);
    const [loading, setLoading] = useState(false);
    
    const handleSubmit = async (data) => {
        setLoading(true);
        try {
            const response = await fetch('/api/users', {
                method: 'POST',
                body: JSON.stringify(data)
            });
            const result = await response.json();
            setUsers([...users, result]);
            alert('用户创建成功!');
        } catch (error) {
            alert('创建失败:' + error.message);
        }
        setLoading(false);
    };
    
    // ... 更多混乱的逻辑
}

重构后(viable code风格):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 清晰的用户管理组件
interface User {
    id: string;
    name: string;
    email: string;
}

interface UserManagerProps {
    onUserCreated?: (user: User) => void;
}

export const UserManager: React.FC<UserManagerProps> = ({ 
    onUserCreated 
}) => {
    const { users, createUser, isLoading, error } = useUserService();
    const { showSuccess, showError } = useNotification();
    
    const handleUserSubmit = async (userData: CreateUserData) => {
        try {
            const newUser = await createUser(userData);
            showSuccess('用户创建成功!');
            onUserCreated?.(newUser);
        } catch (err) {
            showError(`创建失败:${err.message}`);
        }
    };
    
    if (error) return <ErrorDisplay error={error} />;
    
    return (
        <div className="user-manager">
            <UserForm onSubmit={handleUserSubmit} isLoading={isLoading} />
            <UserList users={users} />
        </div>
    );
};

总结:拥抱结构化的自由

从vibe coding到viable code,并不意味着要扼杀创造力,而是要在结构化的框架内保持创新的自由

核心要点回顾
  1. 渐进式转换:不要一次性推翻所有代码,小步快跑
  2. 工具助力:善用ESLint、TypeScript、测试框架等工具
  3. 团队共识:建立统一的代码规范和开发流程
  4. 持续改进:定期回顾和优化开发流程
行动清单
  • 选择一个小模块开始重构实践
  • 建立基础的工具链配置
  • 编写第一个单元测试
  • 制定团队代码规范
  • 设置CI/CD流程

记住,最好的代码不是最炫技的代码,而是三个月后的你还能看懂的代码


“编程如建筑,地基不牢,大厦必倾。从vibe coding到viable code,就是从搭帐篷到盖摩天大楼的进化过程。”

愿你的代码既有诗意,又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25-07-24,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什么是vibe coding?
  • vibe coding的"甜蜜陷阱"
    • 常见的痛点
  • viable code的核心理念
    • 核心原则
  • 从vibe到viable的转换策略
    • 第一阶段:功能实现(保持vibe的活力)
    • 第二阶段:重构优化(结构化改造)
  • 实战指南:建立可持续的开发流程
    • 1. 代码组织架构
    • 2. 开发工作流
    • 3. 代码质量保障
  • 工具链与最佳实践
    • 开发工具栈
    • 配置示例
    • 团队协作规范
  • 实际案例:重构一个vibe项目
  • 总结:拥抱结构化的自由
    • 核心要点回顾
    • 行动清单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