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时代的数据管理就像一场永无止境的寻宝游戏——手机相册堆满旅行照片,工作电脑里存着重要文档,网盘资料又分不清版本…这种混乱场景你一定不陌生。而PicHome的存在,正是要终结这种"数据孤岛"状态。这款智能图片管理工具不仅能对海量文件进行AI自动分类,还能通过可视化时间轴快速定位目标内容。
更令人惊喜的是其创新的共享机制:用户可通过生成专属链接实现权限分级分享,无论是家庭相册还是团队项目资料,都能在保障隐私的前提下高效协作。当需要远程访问本地存储时,配合cpolar内网穿透工具便能打破物理空间限制——只需简单配置即可将PicHome服务映射到公网,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平板查看、编辑文件。
这种组合方案完美解决了传统云盘的两大痛点:数据主权归属与延迟卡顿问题。对于设计师处理多设备素材库、家长管理儿童照片墙等场景,PicHome+cpolar打造了"本地存储安全可控,远程访问流畅无阻"的新模式。
本文介绍如何在Ubuntu系统上使用 Docker 快速部署一款图片与媒体文件管理功能强大的开源网盘程序PicHome,并结合cpolar内网穿透工具轻松实现异地远程使用。
PicHome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开源网盘程序,它不仅能高效管理各类文件,还在图像和媒体文件管理方面表现出色。其亮点包括强大的文件共享功能和先进的AI辅助管理工具,为用户提供了便捷、智能的文件管理体验。PicHome 支持任意格式的文件上传导入,包括但不限于图像、源文件、音频、视频、RAW、办公和压缩包格式,满足多样化的文件管理需求。想想看,这么强大的系统,用它来做个资源分享或下载站,是不是也能赚一波被动收入
PicHome的主要功能特性如下:
本例使用Docker进行部署,如果没有安装Docker,可以查看这篇教程进行安装:《Docker安装教程——Linux、Windows、MacOS》
首先我们打开Ubuntu终端,先把项目克隆下来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zyx0814/Pichome-docker.git
然后进入到项目里
cd ./Pichome-docker/compose/
最后一步启动容器
sudo docker compose up -d
启动容器后我们打开ubuntu浏览器,输入localhost:80,就能看到pichome的web界面了
我们继续来按照界面提示开始安装和初始化设置,基本上就是一路下一步。
这一步需要注意下,数据库服务器填写db即可,系统信箱填写自己的邮箱地址,以便用于发送程序错误报告。
如果像我这样提示黄字的话,可以选择强制安装,点击下一步。
稍等一会就安装完毕了,继续点击下一步设置管理员信息,这里自由填写即可,我这里填写完成后跳过。
最后在浏览器中输入localhost:80,或者直接刷新,就进入登录系统啦!
不过我们目前只能在本地局域网内使用手机电脑等设备访问刚刚使用docker部署的pichome,如果想让异地好友、让更多人也能使用在家中部署的pichome应该怎么办呢?很简单,只要安装一个cpolar内网穿透工具就能轻松实现远程访问内网主机中部署的服务了,接下来介绍一下如何安装cpolar内网穿透。
下面是安装cpolar步骤:
Cpolar官网地址: https://www.cpolar.com
使用一键脚本安装命令
sudo curl https://get.cpolar.sh | sh
安装完成后,执行下方命令查看cpolar服务状态:(如图所示running即为正常启动)
sudo systemctl status cpolar
Cpolar安装和成功启动服务后,在浏览器上输入ubuntu主机IP加9200端口即:【http://localhost:9200】访问Cpolar管理界面,使用Cpolar官网注册的账号登录,登录后即可看到cpolar web 配置界面,接下来在web 界面配置即可:
登录cpolar web UI管理界面后,点击左侧仪表盘的隧道管理——创建隧道:
创建成功后,打开左侧在线隧道列表,可以看到刚刚通过创建隧道生成了两个公网地址,接下来就可以在其他电脑(异地)上,使用任意一个地址在浏览器中访问即可。
如下图所示,现在使用任意一个Cpolar生成的公网地址,在有网络的电脑或手机的浏览器中访问,就可以成功看到本地部署的pichome界面了!
小结
为了方便演示,我们在上边的操作过程中使用cpolar生成的HTTP公网地址隧道,其公网地址是随机生成的。这种随机地址的优势在于建立速度快,可以立即使用。然而,它的缺点是网址是随机生成,这个地址在24小时内会发生随机变化,更适合于临时使用。
如果有长期使用pichome,或者异地访问与使用其他本地部署的服务的需求,但又不想每天重新配置公网地址,还想让公网地址好看又好记并体验更多功能与更快的带宽,那我推荐大家选择使用固定的二级子域名方式来配置公网地址。
由于以上使用cpolar所创建的隧道使用的是随机公网地址,24小时内会随机变化,不利于长期远程访问。因此我们可以为其配置二级子域名,该地址为固定地址,不会随机变化。
注意需要将cpolar套餐升级至基础套餐或以上,且每个套餐对应的带宽不一样。【cpolar.cn已备案】
点击左侧的预留,选择保留二级子域名,地区选择China Top,然后设置一个二级子域名名称,填写备注信息,点击保留。
保留成功后复制保留的二级子域名地址:pichome2
登录cpolar web UI管理界面,点击左侧仪表盘的隧道管理——隧道列表,找到所要配置的隧道pichome,点击右侧的编辑
。
修改隧道信息,将保留成功的二级子域名配置到隧道中
更新完成后,打开在线隧道列表,此时可以看到随机的公网地址已经发生变化,地址名称也变成了保留和固定的二级子域名名称。
最后,我们使用这个网址在任何浏览器中打开访问,同样可以成功访问pichome,这样一个固定且永久不变的二级子域名公网地址就设置好了!
现在,你可以通过公网URL与任何人分享你的pichome了!无论是团队成员还是朋友,都可以轻松访问你精心管理的pichome。以上就是如何在Linux Ubuntu系统Docker本地安装pichome并实现异地远程访问的全部过程,怎么样?是不是觉得整个过程既简单又有趣呢?拥有了pichome之后,管理数十万张图片或者视频等素材都不在话下,分享图片资源也更加轻松高效。
它不仅免费,而且功能强大,相信你也会喜欢上这种新的文件管理方式!
如果你还在犹豫是否要注册使用cpolar,不妨试试它的免费版吧。相信你会很快发现它带来的便利和强大功能。如果你觉得免费版还不够满足需求,cpolar还提供了多种付费计划,让你的内网穿透体验更加流畅和稳定。
赶紧去试试吧,说不定还能发现更多好玩的功能哦!如果你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欢迎随时留言交流,我会尽力为大家解答的!希望这篇教程能帮你开启文档管理的新篇章,让我们一起成为更加高效、快乐的技术人吧!
总结:在数字化生存成为常态的今天,如何平衡便利性与安全性是每个用户必须面对的课题。PicHome用智能技术重构文件管理体系,而cpolar则为这种体系插上了跨网络协作的翅膀——这不仅是工具升级,更是数字生活方式的重要进化方向。
本篇文章知识点来源[cpolar官网][https://www.cpol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