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TTL/LVTTL:供电电源、电平标准及使用注意事项​

TTL/LVTTL:供电电源、电平标准及使用注意事项​

原创
作者头像
深圳光特通信豆子
发布2025-07-11 13:42:01
发布2025-07-11 13:42:01
4490
举报

在数字电路领域,TTL(Transistor-Transistor Logic,三极管 - 三极管逻辑)和 LVTTL(Low Voltage TTL,低压晶体管 - 晶体管逻辑)是两种重要的逻辑电平标准,它们在电子设备的信号传输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下面将详细介绍它们的供电电源、电平标准以及使用注意事项,并附上光特通信的常规 TTL 电平光模块型号。​

一、TTL 与 LVTTL 的基本概念​

TTL 采用三极管结构,是一种经典的数字逻辑电路技术。而 LVTTL 则是传统 TTL(5V)的低电压版本,其诞生旨在降低系统功耗,同时适配现代低电压集成电路,并且能保持与 TTL 的逻辑兼容性。​

二、供电电源与电平标准​

(一)TTL​

  • 供电电源(Vcc):固定为 5V。​
  • 电平标准:​
  • 输出高电平(VOH):≥2.4V。​
  • 输出低电平(VOL):≤0.5V。​
  • 输入高电平(VIH):≥2V。​
  • 输入低电平(VIL):≤0.8V。​

不过,TTL 存在一定缺陷。其 2.4V 与 5V 之间有较大空闲区间,这不仅对改善噪声容限没有益处,还会白白增大系统功耗,同时影响信号传输速度。因此,人们对其进行优化,便有了后面的 LVTTL。​

(二)LVTTL​

LVTTL 根据工作电压的不同,主要分为 3.3V、2.5V 以及更低电压的版本,其中更低电压的 LVTTL 不常用,多应用于处理器等高速芯片,使用时需查看具体芯片手册。​

  • 3.3V LVTTL:​
  • 供电电源(Vcc):3.3V。​
  • 电平标准:​
  • 输出高电平(VOH):≥2.4V。​
  • 输出低电平(VOL):≤0.4V。​
  • 输入高电平(VIH):≥2V。​
  • 输入低电平(VIL):≤0.8V。​
  • 2.5V LVTTL:​
  • 供电电源(Vcc):2.5V。​
  • 电平标准:​
  • 输出高电平(VOH):≥2.0V。​
  • 输出低电平(VOL):≤0.2V。​
  • 输入高电平(VIH):≥1.7V。​
  • 输入低电平(VIL):≤0.7V。​

三、使用注意事项​

(一)TTL 使用注意事项​

  • TTL 电平在传输过程中,过冲现象通常比较严重,为改善这一情况,可在始端串联 22 欧或 33 欧的电阻。​
  • TTL 电平输入脚悬空时,内部会认为是高电平。如果需要下拉,应使用 1k 以下电阻进行下拉操作。​
  • 重要的是,TTL 输出不能直接驱动 CMOS 输入,否则可能导致电路工作异常。​

(二)LVTTL 使用注意事项​

对于 LVTTL,尤其是更低电压的版本,由于其应用场景相对特殊,多在处理器等高速芯片中使用,因此在使用时,务必仔细查看具体芯片的手册,严格按照手册中的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电路的稳定运行。​

四、光特通信常规 TTL 电平光模块

多种常规 TTL 电平光模块,具体如下:​

GT-MX850-S3-I、GT-MX850-F3-I、GT-MX850-T3-I、GT-MX130-S3-I、GT-MX130-F3-I、GT-MX130-T3-I、GT-SX132-S3-I、GT-SX132-F3-I、GT-SX132-T3-I、GT-WX352-S3-I、GT-WX532-S3-I、GT-WX352-F3-I、GT-WX532-F3-I、GT-WX352-T3-I、GT-WX532-T3-I、GT-MX350-S3-I、GT-MX530-S3-I、GT-MX350-F3-I、GT-MX530-F3-I、GT-MX350-T3-I、GT-MX530-T3-I、GT-MT850-S3-I、GT-MT850-F3-I、GT-MT850-T3-I、GT-MT130-S3-I、GT-MT130-F3-I、GT-MT130-T3-I、GT-ST132-S3-I、GT-ST132-F3-I、GT-ST132-T3-I、GT-WT352-S3-I、GT-WT532-S3-I、GT-WT352-F3-I、GT-WT532-F3-I、GT-WT352-T3-I、GT-WT532-T3-I、GT-MT350-S3-I、GT-MT530-S3-I、GT-MT350-F3-I、GT-MT530-F3-I、GT-MT350-T3-I、GT-MT530-T3-I。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