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智能交易新纪元:TradingAgents多智能体LLM金融交易框架深度解读

智能交易新纪元:TradingAgents多智能体LLM金融交易框架深度解读

原创
作者头像
算法一只狗
发布2025-07-10 22:44:09
发布2025-07-10 22:44:09
4260
举报

最近一直在看金融相关的技术文章,发现一个基于大模型Agent的代码开源了,如是来拜读一下。这篇论文叫做《TradingAgents: Multi-Agents LLM Financial Trading Framework》,主要就是利用多Agent共同协作,分析股票市场的具体情况。

1.论文中的研究动机与具体贡献

近年来,基于大语言模型(LLM)的多智能体系统在不同领域上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在股票交易市场中,还存在几个问题:

  • 缺乏真实组织结构建模,只能处理单一任务或独立收集数据,难以模拟真实交易公司内部的协作流程。
  • 通信接口效率低下,主要依赖自然语言对话,信息易在多轮交互中丢失从而导致后面的LLM不能获取到信息,导致失败

因此论文中提出了TradingAgents,通过多Agent模拟交易所内部协作流程的多智能体框架,并通过结构化与自然语言相结合的混合通信协议提升信息传递效率。

论文中主要有以下贡献:

  • 打造了一个真是的组织结构场景:框架中定义了七类专职智能体,包括基础面分析师、情绪/新闻分析师、技术分析师、研究员(多轮“多空”辩论)、交易员(不同风险偏好)、风控团队和基金经理,全面覆盖真实交易团队的分工与协作 。
  • 多角色、多模型协同:根据任务复杂度动态选用“快思考”模型(如 gpt-4o-mini 用于数据检索、表格转换)与“深思考”模型(如 o1-preview 用于推理密集型决策),平衡效率与推理深度 。
  • 股票实测效果明显:在回测实验中,TradingAgents 在累积收益、Sharpe 比率、最大回撤等关键指标上显著优于 Buy-&-Hold、MACD、KDJ+RSI、ZMR、SMA 等五种基线策略 。

2.论文整体架构

如下图所示,整体架构中构建了多种不同的Agent进行协同操作。

分析师团队(Analyst Team):包括了以下四种方面,他们并行收集并输出结构化研究报告,为后续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 基础面分析师(Fundamentals Analyst)
  • 情绪/社交媒体分析师(Sentiment Analyst)
  • 新闻/宏观分析师(News Analyst)
  • 技术面分析师(Technical Analyst)

研究员团队(Researcher Team):为了模仿市场上的多头和空头辩论。

  • 多轮“多头(Bullish)” vs. “空头(Bearish)”辩论,评估投资机会和潜在风险,最后由辩论协调者(Facilitator)选定观点。

交易员团队(Trader Agents):基于分析师与研究员的综合报告,决定建仓/平仓时机与规模,并生成解释性报告。

风控团队(Risk Management Team):从冒险、中性、保守三种风险视角进行多轮讨论,提出风险对冲或头寸调整建议,确保组合符合风险容忍度 。

基金经理(Fund Manager):审核风控建议并最终执行交易,闭环整个流程。

整体主干模型架构中,使用的是推理大模型o1,保证了推深度和逻辑严密性。数据检索、报告生成等任务使用“快思考”模型(gpt-4o-mini / gpt-4o),提高效率与吞吐量。支持无 GPU 部署,仅依赖 API 调用,且可灵活替换为本地或其他 API 模型,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与未来可升级性 。

3.实验效果

累积收益 & 年化收益:在 AAPL、GOOGL、AMZN 三支样本股上,TradingAgents 分别实现 ≥ 23.21% 累积收益、≥ 24.90% 年化收益,相较最佳基线提升 6.1% 以上

Sharpe 比率:显著领先所有基线,表明其在风险调整后回报方面具有卓越表现

最大回撤:虽然部分规则策略回撤更低,但其回报也低;TradingAgents 在保证高收益的同时,将最大回撤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2) 。

可解释性:每笔交易均附带完整的 ReAct 风格决策日志,包括工具调用、思路过程与支持证据,便于人类交易员审阅与调优

最后它生成的报告中,可阅读性很强:

4.写在最后

本论文通过构建一个多智能体协同的交易框架TradingAgents,但在未来,可以在框架中融合更多经典与创新的量化策略,形成多元协同的“策略泳道”;利用多智能体协作能力捕捉跨市场套利机会,如股票—期货、现货—衍生品之间的价差;加强风控团队风险度量能力,纳入VaR、CVaR等多维风险模型,并结合动态资产配置算法提升组合稳定性;针对高频或超短线需求,优化通信与推理延迟,实现毫秒级决策反馈,拓展系统在高频量化领域的应用。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1.论文中的研究动机与具体贡献
  • 2.论文整体架构
  • 3.实验效果
  • 4.写在最后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