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AI 时代:它正在改变搜索,但远未取代搜索

AI 时代:它正在改变搜索,但远未取代搜索

原创
作者头像
算法一只狗
发布2025-07-04 22:23:43
发布2025-07-04 22:23:43
107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算法一只狗算法一只狗

现在真的太依赖于AI助手去回答问题了。AI助手如 ChatGPT、DeepSeek 等确实正在 改变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但还远没有全面取代传统搜索引擎。

根据一份覆盖 2023 年 4 月至 2025 年 3 月的研究数据,AI聊天助手的流量确实快速增长(同比 +80.9%,达到 552 亿次访问),但搜索引擎的总流量仍高达 1.86 万亿次,同比仅略降 0.51%

虽然聊天机器人的使用量正在迅速增长,但与搜索引擎相比,其规模仍然相形见绌。即使有这种增长,聊天机器人流量在过去一年中也只有搜索引擎流量的 1/34 左右。

这种明显的差距凸显出,尽管聊天机器人越来越受欢迎,但在宏观层面上,聊天机器人尚未成为传统搜索的直接替代品。

AI 是补充,更是升级,而非取代

AI 的优势在于 直接给出总结与建议,更适合对话式、生成式或规划型任务。比如我自己是做算法工作的。

比如最近在看long clip的论文,然后让chatgpt直接帮我总结论文内容,放在以前需要我一个一个字去看,很耗费时间。

然后厉害的地方在于,chatgpt不仅仅能够帮你解答论文中的一些概念。还能够直接帮我实现论文中的一些代码细节。因为作为算法工程师,往往要快速实现一个前沿算法,这时候就可以直接用chatpgt帮我实现大致的框架:

但是你要说上面实现的代码它能够完全理解论文的细节,肯定是不行的,它只能够实现一个代码框架,对于更加深层次的内容目前还很欠缺。

同时生成代码一般来说肯定会报错,这时候就需要一个有经验的程序员去修正它的bug,然后让这个代码跑起来。

但是从上面的过程中,能够节省我大部分的时间去理解和实现论文中的一些算法。换做以前,精度论文加上实现该算法,起码得要两三天的时间,所以不得不说AI大模型在程序员算法编程上带给了我比较震撼的体验。

AI 能否真正“取代”?

利用AI助手来获取答案,其实还是有明显的缺点,比如

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不足:

  • 由于截止日期,他们可能会为过时的信息而苦苦挣扎。
  • 区分可信和不可靠的来源可能很棘手。
  • 总是存在产生令人信服但不正确的答案的风险。

技术存在限制:

  • 对实时数据的访问受限。
  • 限制访问某些网站或数据库。
  • 处理复杂查询时性能降低。

用户体验问题:

  • 用户在制作有效的提示时可能会面临学习曲线。
  • 请求中的细微差别有时会被误解。
  • 数据的收集和存储方式会引起隐私问题。

这些挑战凸显了 AI 代理与传统搜索引擎之间的差异。AI 搜索代理代表了我们与在线信息交互方式的重大转变。虽然它们在处理复杂任务和提供自然的对话式交互方面表现出色,但它们是对传统搜索引擎的补充,而不是取代它们。每个行业在数字环境中都有自己的角色。

竞争越来越激烈:ChatGPT vs DeepSeek 等的格局变化

ChatGPT 拥有全球领先的市场份额(约 86%),但 DeepSeek 在中国快速崛起,并一度成为美国 iOS 应用商店下载量冠军。这也进一步说明大模型没有绝对的护城河。

事实上,模型架构与算法创新正在逐渐趋同,各大团队都能基于 Transformer 或 MoE 架构构建出接近 SOTA 的模型,真正的差距更多体现在:

  1. 算力与资源投入 ChatGPT 背后依托微软 Azure 海量 GPU 集群,具备稳定的全球推理服务能力;而 DeepSeek 通过低成本、高效率的训练策略,证明“以更少的计算资源达到相近效果”也是可行路径。
  2. 数据闭环与生态整合 ChatGPT 与 Copilot、Office、Edge 浏览器深度绑定,形成 AI 使用场景的闭环;DeepSeek 则依托国内搜索、输入法、短视频等平台,迅速积累用户和指令数据,强化多模态理解能力。
  3. 用户体验与本土化适配 ChatGPT 在英文世界无可撼动,但在中文理解、中文写作、国内热点理解上,DeepSeek 等国产模型展现出更强的敏捷度和针对性。

写在最后

不可否认,AI 大模型和聊天助手正在快速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和知识获取习惯。从最初的“搜索 + 阅读 + 总结”,到如今可以直接对话式获取整合答案、代码框架和应用方案,对于算法工程师、程序员、内容创作者,AI 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持清醒认识:AI 不是全能的,它仍需要人类去验证、修正、完善,尤其在科研和工程落地场景,AI 更像是一个聪明的助手,而非可以完全替代的专家。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这场 AI 革命带来的不仅仅是工作效率的提升,更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不断验证、不断利用工具强化自身的时代。

未来 AI 助手是否能够取代搜索引擎,尚且无法定论,但可以确定的是——善用 AI 的人,正在取代不会用 AI 的人。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AI 是补充,更是升级,而非取代
  • AI 能否真正“取代”?
  • 竞争越来越激烈:ChatGPT vs DeepSeek 等的格局变化
  • 写在最后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