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光模块作为光电信号转换的核心器件,其选型直接影响网络架构的性能指标与可靠性。本文从技术维度解析1×9与SFP两类光模块的工程差异,并引入最新行业技术进展。
一、技术架构对比
二、关键参数对比矩阵
技术维度 | 1×9光模块 | SFP光模块系列 |
---|---|---|
传输距离 | 40km(单模) | 80km(相干增强型) |
功耗指标 | ≤1W(2.5Gbps) | ≤3.5W(100G QSFP28) |
误码率(BER) | 1E-12(FEC前) | 1E-15(启用RS-FEC) |
抖动容限 | 0.3UI(@2.5Gbps) | 0.1UI(@112Gbps PAM4) |
协议兼容性 | 支持SDH/SONET | 兼容OTN/以太网/Fibre Channel |
三、前沿技术演进
四、工程选型决策树
五、可靠性验证标准
六、最新技术指标(2024)
本技术指南需结合具体应用场景的链路预算、协议栈要求及可靠性指标进行综合评估。随着光电共封装技术的成熟,传统模块选型逻辑将向系统级优化方向演进。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