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参加CodeBuddy「首席试玩官」内容创作大赛,本文所使用的 CodeBuddy 免费下载链接:腾讯云代码助手 CodeBuddy - AI 时代的智能编程伙伴
作为一个平时经常要整理项目资料和进度的人,我总觉得,用纯表格或者文档记录时间线太没“画面感”了。那种一眼扫过去、能看到整个流程的工具,我找了好久也不太满意。后来想想,干脆自己做一个。想法其实我很早就有了,连名都想好了,叫「ChronoFlow」——有点像“时间流”,听起来也挺有节奏感。
不过这次我没打算全靠自己硬撸,而是把这个念头抛给了 CodeBuddy,让它来帮我复杂出力的代码和逻辑。事实证明,这么干省心不少,也确实让我更多精力留给了界面和交互的细节设计。
我当时给 CodeBuddy 的指令挺直接的:
用 Vue3 + D3.js 做一个时间轴工具,要能加事件、横向滚动、缩放拖拽、支持分组和深浅主题切换,最好还能导出成 SVG 或 PDF。
这听着就不是能半小时糊出来的小玩意,但我心里挺笃定的,因为我知道 CodeBuddy 能把这条需求链拆得清清楚楚。
没让我失望,很快就把大致的模块列了出来:项目起步、事件处理逻辑、时间轴绘制、主题样式切换、导出接口等等等等等,我那会儿就像听一个 old man 手开发在画项目架构图,心里也更有底了。
一开始当然是搭环境。CodeBuddy 没让我手动输入什么指令,而是直接生成了一个基于 Vite 的 Vue3 项目,还顺手把 D3.js 装好了。
接下来,它就开始在 src
目录下布局核心组件,我在旁边看着它一步步生成文件结构,速度很快但又不乱。以前搭项目总觉得第一步特别麻烦,这次反而像是坐在自动驾驶车里——方向明晰,不用担心掉沟里。
等到了主组件那部分,CodeBuddy 主动新建了一个叫 Timeline.vue
的文件,基本可以说是整个时间轴的“主心骨”。
它一边写组件结构,一边提前在模板里留好了动态插槽的位置。绘制部分用了 D3.js,专门实现了横轴布局和交互缩放。我看了下它写的代码,结构挺清爽的,逻辑也没绕弯子。事件数据和 DOM 绑定是分开的,后期要加东西也不难;缩放功能那块,直接用了 d3.zoom
,思路很正也不冗余。
让我觉得最值的是它写的节点排布算法,自动根据事件发生时间调整位置,还能避免节点重叠。我原本以为这段会很烧脑,没想到它已经处理得差不多了,省了我不少精力。
除了时间轴本体,CodeBuddy 还给这个工具配了比较克制的 UI。主题方面,它用 CSS 变量写了一套支持浅色/深色切换的方案,和 Vue 的响应式机制结合得还挺自然的。
导出这块,它把时间轴容器转成 SVG,留了 PDF 的接口。虽然现在我还没完全用上 PDF 输出,但有这个口子在,后面扩展就方便多了。整体下来,这部分不像是“顺带做的”,反而感觉更像是设计好之后提前埋点。
这整个过程,其实我很少去查文档或者纠结某个 CSS 怎么写——CodeBuddy 已经把这些事包办得差不多了。它的输出不只是“跑得动的代码”,而是清晰、模块化、能直接拿来当项目骨架继续迭代的那种。
它做事的方式很像一个靠谱的搭档,会先把需求拆细,再从骨架搭建到组件封装一步步推进。过程中我并不是不断给它下达“该做什么”,而是更像和一个有默契的同事在协作开发,它总能提前想到我可能下一步要做的东西。
我后面还打算让 ChronoFlow 支持更多类型的数据,比如接入接口、做动态更新什么的。这个工具从最初的想法到现在能跑的雏形,走得比我预想中要顺得多。能在思路还热乎的时候就快速落地,很大程度上就是靠 CodeBuddy 把基础活干扎实了。
如果你最近也在想搞点自己的小工具,不如试试把想法“扔”给 CodeBuddy,说不定比你自己琢磨还来得快些。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