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档里写的代码示例,能不能直接跑起来?很多时候我们在文档里看到一段「看起来对」的代码,复制粘贴下来,却发现各种报错、缺依赖,根本没法用。这篇文章就来聊聊:我们能不能在技术文档里直接嵌入可以运行的代码示例,提升使用体验?答案是:当然可以。我们会聊到一些常用的方式,比如嵌入 Replit、CodeSandbox、Jupyter Notebook 等在线环境,还会用实际例子演示,给出可运行的 Demo。
在很多技术项目中,无论是 SDK、API 还是 CLI 工具,文档都扮演了“入口”的角色。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如果文档就是“活的”——你在上面看到的每一段代码都能跑,甚至还能交互,那体验是不是完全不一样?
传统文档里的代码示例大多是「写上去就没管了」的。随便几个例子:
这不仅会拖慢用户的学习曲线,还会影响你产品的第一印象。
Replit 支持多种语言(Node.js、Python、C++、Java 等),提供 iframe 方式嵌入,可以嵌到博客、Markdown、Notion 页面中。
示例:嵌入 Node.js 示例
<iframe frameborder="0" width="100%" height="500px"
src="https://replit.com/@demoUser/live-demo-node?embed=true">
</iframe>
前端相关项目(React、Vue、Svelte)推荐使用 CodeSandbox,可以直接运行前端页面,还能展示组件效果。
示例:嵌入 React 示例
<iframe
src="https://codesandbox.io/embed/react-example-demo?fontsize=14&hidenavigation=1&theme=dark"
style="width:100%; height:500px; border:0; border-radius: 4px; overflow:hidden;"
allow="accelerometer; ambient-light-sensor; camera; encrypted-media; geolocation; gyroscope; microphone; midi; payment; usb; vr; xr-spatial-tracking"
sandbox="allow-forms allow-modals allow-popups allow-presentation allow-same-origin allow-scripts"
></iframe>
对于 AI、数据分析类项目,Jupyter Notebook 可以用 Binder、Google Colab 嵌入。
示例:嵌入 Google Colab
[](https://colab.research.google.com/github/user/repo/blob/main/demo.ipynb)
点击按钮后可直接打开运行,无需配置环境。
// index.js
const http = require('http');
http.createServer((req, res) => {
res.end('Hello from Live Demo!');
}).listen(3000, () => {
console.log('Server running at http://localhost:3000/');
});
配套 replit.nix
文件配置 Node 环境:
{ pkgs }: {
deps = [
pkgs.nodejs
];
}
用户可 fork Replit 链接后直接修改运行,适合教学和试用场景。
只要使用第三方平台的沙箱环境,就基本不会影响你的网站本身。Replit、Colab、CodeSandbox 都提供了安全隔离。
当然可以,前提是你支持 iframe 或者 Markdown 扩展,像 Docusaurus、VuePress、Docsify 都可以很好地嵌入这些 iframe。
可以,大部分平台支持编辑、运行甚至保存 Fork,等于一个简化版的“在线 Playground”。
“活样例”不是花里胡哨的炫技,而是从用户体验出发的一次文档进化。它能帮你减少反馈成本、提升试用效率、降低沟通成本。只要用得当,它可以让文档成为你产品增长的加速器。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