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腾讯云Craft智能体上线:平均编码时间缩短40%

腾讯云Craft智能体上线:平均编码时间缩短40%

作者头像
小腾资讯君
发布于 2025-04-25 01:25:06
发布于 2025-04-25 01:25:06
3050
举报

过去,想开发一个音乐App,需要多少人?分几步?

先搭页面框架、配组件结构,再写数据逻辑、调接口,还得考虑怎么测试上线……前端、后端、测试、运维,分分钟拉起一个团队。

现在,只需一句话——

腾讯云代码助手CodeBuddy全新升级,推出Craft软件开发智能体,让 AI 编程从「补全代码」进化为「交付项目」。使用Craft,只需用自然语言输入「我想开发一个音乐App」,它就能生成包含播放器页面、个人中心和创建歌单等5个关联页面和文件。

同时,它还是国内首个支持 MCP 协议的 AI 编程工具,意味着用AI写出来的代码,可以直接串联测试、构建、部署等主流程,真正上线投入使用。

//Craft智能体上线:一句话生成可交付项目

很多 AI代码工具都说能「写代码」,但写的多是某一段函数或某一个组件。真要写一个结构完整、逻辑清晰、页面齐全的 App,还是得靠人工搭框架、组织模块、处理状态流转。

Craft将这个过程变成「一句话」的事——

通过自然语言理解,Craft 能自动完成需求拆解、模块设计和代码生成:

● 页面结构 + 组件逻辑 + 数据流全部生成;

● 项目代码可直接运行、可扩展、可修改;

● 支持 JetBrains、VS Code 等主流 IDE,随写随跑,随时回退。

你和它的交流,就像和开发伙伴对话:提需求、要新功能、局部修改,一句话一个版本迭代。实测数据显示,使用Craft开发智能体的用户,每日AI代码文件采纳率已达90%。

//支持MCP协议:AI写的代码,也能「接入流程」

很多 AI写出来的代码,就停在编辑器里,难以顺利接入测试、构建、部署等后续流程。

升级后,Craft 成为国内首个支持 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协议的 AI 编程工具,让 AI生成的代码具备标准化「接入流程」的能力,不再停留在本地:

● 支持通过 MCP 插件机制,接入测试、构建、部署等各类工具链,代码生成后可通过接口流向后续环节,省去手动中转的操作;

● 兼容腾讯生态系统,适配云原生构建 CNB、TAPD项目协同等插件,能更顺畅地融入现有团队工作流,不必另起一套开发体系;

● 支持插件扩展,第三方开发者可上传自研插件至 MCP市场,实现与自家 CI/CD、运维系统的集成,让 AI写的代码真正进入企业内部的主流程。

简单说,Craft就像给AI代码插上了「万能接口」,帮你把「写完后怎么办」的问题提前搞定,不再是「跑得起来,跑不出去」。

//三大模块增强:从能写,到更懂开发日常

除了项目生成与流程接轨,Craft 还同步增强了三大关键模块,让 AI 在日常开发中更顺手。

● 自动补全预测更智能:以前 AI 补代码总「猜不到重点」,补得多、用得少。现在 Craft 能理解上下文与个人编程习惯,精准预测下一步写什么,Tab键采纳就能贴合逻辑,不打断思路;

● 工程理解更清晰:开启Codebase,升级工程理解智能体为 Plus 模式,支持秒级解析百万行代码,自动标注模块依赖和调用关系,让你快速上手;

● 测试覆盖更全面:自动生成测试计划和边界用例,支持主流测试框架(Jest、Mocha 等),提升单侧有效性和覆盖率,还可辅助执行与结果分析。

值得一提的是,CodeBuddy已在腾讯内部大规模应用——

85% 的开发者已使用AI代码助手,平均编码时间缩短超40%,AI生成代码占比超过40%,研发提效超16%。

截止目前,腾讯云代码助手 CodeBuddy 累计服务超百万开发者,数千家团队及等多款国民级产品,如小米集团、美的、荣耀、小鹅通、无限极、创梦天地、正浩创新、万物云,以及微信、QQ、王者荣耀、腾讯视频、腾讯会议、腾讯元宝等企业及团队。

从效率提升,到落地成效,它已经证明自己是真能干活的「编程搭子」。

感兴趣的开发者朋友,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找到我们——

● 打开VSCode 或 JetBrains 、VS、微信小程序 IDE 等主流IDE,插件市场搜索「腾讯云代码助手CodeBuddy」免费使用;

● 在CNB (https://cnb.cool)中免费使用;

● 在CloudStudiohttps://cloudstudio.net中也能免费使用CodeBuddy;

● 了解更多:https://copilot.tencent.com

现在就来试试吧!

本文系转载,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系转载,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