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先写代码"到"测试先行"的认知革命
什么是TDD(测试驱动开发)
TDD其实很简单,不要看名字很高级复杂,传统开发是直接开发功能,TDD则是先写好测试再开发功能。具体来说:
某电商系统开发时,团队在实现优惠券功能前,先写下了这样的测试:
@Test
public void 满200减50时支付金额正确() {
Coupon coupon = new Coupon("FULL_200_OFF_50");
Order order = new Order(250.00);
order.applyCoupon(coupon);
assertEquals(200.00, order.getPayAmount());
}
这个测试用例就像施工图纸,明确限定了代码的行为边界。
TDD的设计哲学
Step1:红灯阶段(编写失败测试)
在IDE新建文件StringCalculatorTest.java
,写下:
@Test
public void 空字符串返回0() {
assertEquals(0, StringCalculator.add(""));
}
此时运行测试必然报错——因为StringCalculator
类还不存在。
Step2:绿灯冲刺(最小实现)
创建StringCalculator.java
,仅实现能让测试通过的最简代码:
public class StringCalculator {
public static int add(String numbers) {
return 0;
}
}
虽然这明显是个"作弊"实现,但此刻测试已变绿。
Step3:重构进化(优化设计)
新增测试输入"1"应返回1
,迫使代码升级:
public static int add(String numbers) {
return numbers.isEmpty() ? 0 : Integer.parseInt(numbers);
}
通过不断添加测试驱动功能迭代,最终实现完整计算器。
案例:开发简易购物车
开发支付模块时,如何在不调用真实银行接口的情况下测试?
@Test
public void 支付失败时应记录日志() {
// 创建模拟支付网关
PaymentGateway mockGateway = mock(PaymentGateway.class);
when(mockGateway.pay(any())).thenReturn(false);
PaymentService service = new PaymentService(mockGateway);
service.processPayment(new Order(100.00));
// 验证是否调用日志记录
verify(logger).error("支付失败,订单号:123");
}
通过Mockito等框架,可以隔离外部系统专注业务逻辑验证。
@Test
public void 蛇头碰到墙时游戏结束() {
snake.move(Direction.UP);
assertTrue(game.isOver());
}
// 测试观察者模式
@Test
public void 商品降价时通知所有用户() {
Product iphone = new Product("iPhone15", 7999);
User zhangsan = new User("张三");
iphone.addObserver(zhangsan);
iphone.setPrice(6999);
assertTrue(zhangsan.getNotifications().contains("iPhone15降价啦!"));
}
错误案例:
为Getter/Setter方法编写测试
解决方案:
遵循"测试行为而非实现"原则,只验证业务逻辑
典型症状:
认为写测试拖慢进度,退回老路
数据支撑:
谷歌统计显示,TDD初期效率降低20%,但后期维护时间减少50%
反面教材:
@Test
public void 测试列表顺序() {
List<String> list = getData();
assertEquals("苹果", list.get(0)); // 一旦排序逻辑改变就失败
}
改进方案:
断言集合包含元素而非固定顺序:
assertTrue(list.containsAll(Arrays.asList("苹果", "香蕉")));
当你在设计数据库表结构前先写下UserRegistrationTest
,当看到产品文档时脑中自动浮现测试用例树,当代码评审会上能指着测试集说"这就是需求文档"——这一刻,你已完成了从代码工人到软件工匠的蜕变。
TDD是迄今为止最强大的代码质量提升工具,但需要勇气直面初期的不适。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