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快速上手大模型训练,但又对平台操作一头雾水?这篇文章将带你从 0 开始配置、训练并微调 DeepSeek 模型,全程基于腾讯云 TI One 平台进行实操。不但有详细的步骤讲解,还有实用代码 Demo 帮你跑通训练链路,让云端训练变得不再神秘。
我们在做 NLP 或大模型落地项目时,经常会遇到本地算力跟不上、训练时间太长、资源配置困难等问题。这个时候,云端训练平台就是我们的好帮手。
TI One 是腾讯云推出的一体化 AI 训练平台,它整合了数据管理、任务调度、资源调配和模型服务,让开发者可以更轻松地训练和部署大模型。而 DeepSeek 模型,作为一个在代码生成和语言理解领域表现不俗的大语言模型,也已经开源并支持多种训练方式。
这篇文章就以一个“从零开始”的场景出发,带大家一起体验:如何在 TI One 上配置、训练并微调 DeepSeek 模型。
直接访问 腾讯云官网,注册并实名认证。
在 TI One 平台页面开通使用权限。新用户通常会有免费试用额度,可以直接申请试用资源包。
将本地的数据集上传到 COS(对象存储),并记录下访问路径,后续训练配置会用到。
进入 TI One 控制台,新建训练任务,选择“自定义训练”模板。
pytorch:2.1.0)以下是一个训练 DeepSeek 的基础脚本 demo,可作为 train.py 执行:
from deepseek import Trainer, Model, Dataset
# 假设我们有一个代码生成任务
model = Model.from_pretrained("deepseek-ai/deepseek-coder-1.3b")
dataset = Dataset.load_from_cos("cos://your-bucket-name/path-to-data/")
trainer = Trainer(
model=model,
train_dataset=dataset["train"],
eval_dataset=dataset["eval"],
output_dir="/cos/output/model",
per_device_train_batch_size=4,
per_device_eval_batch_size=4,
learning_rate=2e-5,
num_train_epochs=3,
logging_steps=50,
save_steps=500
)
trainer.train()运行脚本时可设置入口命令为:
python3 train.pyDeepSeek 虽然开源模型能力不错,但很多时候我们要针对自己行业的数据进行细化,比如法律文书生成、医疗问答、企业代码补全等,微调是提升精度和贴合度的关键一步。
只需将预训练模型作为 from_pretrained 的基础模型,然后换成你自己的训练数据即可。
model = Model.from_pretrained("/cos/output/model") # 使用上次训练结果
# 继续用新数据训练checkpoint);这篇文章介绍了如何基于腾讯云 TI One 平台训练和微调 DeepSeek 模型。从环境配置、代码执行到模型优化,整个过程几乎是“低门槛 + 高效率”的体验。对于希望快速落地大语言模型能力的开发者来说,TI One 不失为一个值得尝试的平台。
未来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探索: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