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I、云计算和数据中心对高速数据传输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光模块在现代网络架构中的作用日益关键。其中,400G和800G OSFP光模块是提升网络性能的核心组件,能够满足高带宽需求,同时在高密度环境下保持稳定运行。目前,OSFP光模块封装有两种主要设计:顶部带散热片和平顶式。
顶部带散热片和平顶式是光模块的两种不同封装设计,二者的内部结构相同,但顶部带散热片光模块顶部带有散热片,因此整体高度较高。两者的主要区别体现在散热管理及应用场景的不同。
顶部带散热片光模块顶部配备一个散热片,用于增强散热性能。在气流受限的环境下,散热片可以帮助光模块维持稳定的工作温度,使其长时间运行不会过热,特别适用于高密度机架。顶部带散热片设计支持400G和800G OSFP等光模块,能确保高负载运行时的系统稳定性,可在大规模数据中心和AI驱动型应用中提供更高的运营效率。
平顶式光模块顶部平坦,更适用于垂直空间受限的应用场景。由于没有突出的散热片,这类光模块在安装时中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尤其是在需要光模块堆叠的情况下。平顶式光模块能够提供相同的高性能,但通常依赖外部冷却系统进行散热。其扁平设计使其成为空间受限的网络设置(包括边缘计算环境)的理想选择。
散热管理
顶部带散热片:散热能力强,可降低过热风险,适用于高功率密度网络设备。
平顶式:节省空间,但在大规模数据中心可能需要额外散热方案。
空间利用
顶部带散热片:占用较多垂直空间,但有助于增强气流管理。
平顶式: 适用于空间有限的环境,可提高设备部署灵活性。
性能表现
两种设计都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其中800G OSFP光模块特别适用于AI和机器学习应用,能够在数据密集型工作负载下提供低延迟和高吞吐量。
了解这两种光模块封装设计的使用位置和方式对于确保其高效性能至关重要。
仅适用于英伟达(NVIDIA)Quantum-2 NDR InfiniBand和Spectrum-4 SN5600 400GbE以太网风冷交换机,这些交换机在高负载场景中需要有效散热。
可确保在高负载数据处理场景下稳定运行。
主要用于网卡和GPU服务器,如ConnectX-7网卡、DGX H100 Cedar7 GPU服务器和液冷系统。
适用于紧凑型部署,满足中等散热需求,常用于依赖外部冷却的设备。
这些区别使每种光模块在特定硬件环境下都能实现高效性能和兼容性。如图所示,该连接方案展示了飞速(FS)的 InfiniBand 800G SR8顶部带散热片光模块与InfiniBand 400G SR4平顶式光模块的互连方式。800G SR8顶部带散热片光模块连接至英伟达(NVIDIA)MQM9790-NS2F交换机,并通过2根MPO-12光纤跳线将信号拆分为两路400G连接至400G SR4平顶式光模块。随后,这些400G SR4平顶式光模块再连接至ConnectX-7 InfiniBand网卡和GPU服务器,构建起一套高效的AI计算网络解决方案。
顶部带散热片和平顶式设计都旨在平衡高效冷却的需求与现代数据中心和网络设备的物理和环境限制。两者各具优势,具体选择取决于传输速率、接口类型、封装以及具体应用需求。
在高功率应用场景(如高功率光通信或激光雷达系统)中,顶部带散热片设计对于散热问题至关重要。其内置的散热片有助于保持稳定性能,防止因过热导致的损坏。
平顶式光模块设计更为简单,制造成本相对较低,主要专注于高效光信号传输,不额外包含散热结构。而顶部带散热片光模块因需增强散热性能,其制造工艺更加复杂,成本更高。选择时可在预算与技术需求之间做出权衡。
运行环境也是关键考量因素。在高温环境或存在额外热源的情况下,顶部带散热片光模块凭借更优的散热能力更具稳定性。而在温控较好的环境下,平顶式设计则更为适用,可满足紧凑型设备的部署需求。
顶部带散热片光模块凭借出色的散热管理,提供更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非常适用于需要持续散热的高性能应用环境。而平顶式光模块在散热需求较低的应用中同样表现良好,适合空间受限但具备额外散热支持的设备。
综合考虑散热需求、成本及应用环境等因素,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光模块设计。
顶部带散热片和平顶式400G/800G OSFP光模块均可为AI、云计算及数据中心网络提供高性能且可靠的解决方案,两者之间的选择取决于网络部署的具体要求。飞速(FS)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通信技术(ICT)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多样化的产品选择,无论是需要出色散热性能,还是追求空间高效设计,均能满足您的应用需求。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