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针对前额叶皮层的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已成为精神病学研究的一种有价值的工具。了解情感状态(如刺激时的压力)对前额叶tDCS效果的影响对于推进tDCS干预至关重要。压力启动tDCS,其中压力被用作启动剂,具有调节神经可塑性和增强认知功能的潜力,特别是在情绪工作记忆方面。然而,先前使用压力启动tDCS的研究只关注非情绪工作记忆的表现,结果好坏参半。在这项假对照研究中,我们通过调查应激启动双额tDCS(主动与假对照)对非情绪和情绪工作记忆表现的影响来解决这一差距。这项研究是在146名健康个体中进行的,他们被随机分为四个实验组。特里尔社会压力测试(TSST)或该测试的对照变体被用来诱导压力与对照状态。结果表明,应激启动显著增强了tDCS对工作记忆中情绪内容更新的影响,并提高了准确性。值得注意的是,应激启动对非情绪性工作记忆的表现没有显著影响。这些发现强调了个体先前的情感状态在形成他们对tDCS的反应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情绪工作记忆的背景下。
方法
146名参与者(女性占73%,平均年龄=21.55岁,标准差=2.82)。研究采用2×2的被试间设计,包括任务条件(控制组与压力组)和刺激条件(虚假刺激与真实tDCS),将参与者随机分为四组。基线检查包括在线问卷调查(评估人口统计学及特质特征)和工作记忆能力测试。通过在线资格筛查后,参与者被邀请参加间隔一周的两次实验。要求参与者在每次实验前一天睡眠充足,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实验前2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含咖啡因饮料及尼古丁。两次实验需在相同时间开始(9:00、11:00、13:00、15:00或17:00),时间在组间平衡(组间无显著差异,p = 0.726)。
第一次实验:包括10分钟休息期(适应实验室)及基线工作记忆测试。休息期内,参与者放松、阅读园艺杂志,适应环境。
第二次实验:开始时设置刺激及生理设备。随后是10分钟休息,最后5分钟记录基线心率及皮肤电活动;接着测量负性情绪和血压。根据任务条件,参与者完成压力任务或控制任务,随后用PASA量表评估压力感知。任务各阶段(准备、演讲及数学任务)及任务结束后,测量负性情绪和血压。接着,根据刺激条件,参与者接受真实或虚假tDCS,并完成工作记忆任务。实验最后,评估负性情绪,填写副作用量表,判断刺激条件盲法效果。最后,参与者被告知研究目的。
图1实验范式
特里尔社会压力测试 (TSST; Kirschbaum 等人,1993 年)是一种流行的实验室程序,旨在引起参与实验室研究的个人的生理和心理压力。TSST 通常包括预期或准备阶段、公开演讲任务和口头算术任务。在预期阶段,一个“评委”小组指导参与者为他们的理想工作准备 5 分钟的演讲。然后,参与者被要求向小组发表此演讲,小组被指示显得冷漠和无反应,并在不发表任何评论的情况下观察演讲。最后,要求参与者执行一项复杂的心算任务,例如从1022 开始以 13 的增量快速倒数,而不会出错。对他人(即评委小组)负面评判的预期和感知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社会评价威胁体验,这使TSST 与其他压力诱导协议区分开来。
图2非情感和情感双向任务流程
图3电极放置和电场分布模拟
结果
心理生理学评估:在所有的心理和生理测量中,结果显示任务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如图4所示)。具体来说,与对照任务相比,参与者在压力任务中表现出了明显升高的血压、更高的平均心率、皮肤电导增加和心率变异性下降。除了基线测量外,压力条件下的参与者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持续表现出更高的负面情绪,甚至在完成n-back任务后仍然存在。
图4(A)负面影响,(B)收缩压,(C)舒张压,(D)平均心率,(E)心率变异性和(F)皮肤电导水平的雨云图。
总体而言,在非情绪的n-back任务的准确性和反应时间上,实验组,对照组之间均无显著性。
图5非情绪工作记忆任务结果
图6情绪工作记忆任务结果
对于情绪 n-back 的准确性评级,任务和刺激条件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压力启动能够增强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在情绪内容更新工作记忆中的效果,特别是在准确性方面。与以往的研究不同,作者的研究发现表明,压力启动并未增强tDCS对非情绪性工作记忆表现的影响,表现为准确性或反应时间未发生显著变化。这些结果突显了压力(启动)、tDCS与工作记忆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并强调压力启动的效果可能因研究的具体认知领域而异。此外,作者的研究结果还揭示了个体先前情感状态对其对tDCS干预反应的影响,表明情感历史塑造的基线神经活动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一发现强调了在优化tDCS干预效果时,考虑个体先前情感状态历史的重要性。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