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如何优雅的使用责任链模式?

如何优雅的使用责任链模式?

原创
作者头像
六月的雨在Tencent
发布2024-11-20 19:23:51
发布2024-11-20 19:23:51
3440
举报

好事发生

今天看了一篇关于 Spring Bean 的文章,文章标题是【Spring Bean 生命周期详解】,文章链接: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2468147 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Spring Bean 的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并且分别对各个阶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附带简单的demo代码,可以帮助读者快速理解当前所处的Spring Bean的生命周期阶段,内容可以,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

下面开始我今天的内容啦。

责任链模式

在业务开发中,总是会由于需要处理复杂的业务逻辑,从而造成开发者的代码冗余或者模块之间耦合度过高,那么当面对这种情况时,如何实现请求处理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责任链模式就可以用起来了。那么说到责任链模式,什么是责任链模式呢?

责任链模式简单理解就是为请求创建了一个处理者对象的链。同时允许请求沿着处理者链进行发送,每个处理者都可以对请求进行处理,或者不处理将其传递给链上的下个处理者。责任链模式属于23中设计模式的一种,属于行为型模式。

适用场景

那么什么场景适用责任链模式呢?责任链模式主要是为了将发送者和接收者解耦,也就是说发送者发出请求后,多个对象都有可能接收请求,而发送者不需要知道哪个对象会处理它,具体由哪个对象处理由运行时决定时。

责任链模式的实现方式就是所有处理者必须实现同一个接口。对于具体的处理者,实现接口的具体类,包含请求处理逻辑和指向链中下一个处理者的引用。生活中比如:

击鼓传花:游戏中的传递行为,直到音乐停止。

事件冒泡:在JavaScript中,事件从最具体的元素开始,逐级向上传播。

Web服务器:如Apache Tomcat处理字符编码,Struts2的拦截器,以及Servlet的Filter。

责任链模式的核心角色

责任链模式主要涉及到几个核心的角色:

抽象处理者(Handler):

定义一个处理请求的接口,通常包含一个处理请求的方法(如 handleRequest)和一个指向下一个处理者的引用(后继者)。

具体处理者(ConcreteHandler):

实现了抽象处理者接口,负责处理请求。如果能够处理该请求,则直接处理;否则,将请求传递给下一个处理者。

客户端(Client):

创建处理者对象,并将它们连接成一条责任链。通常,客户端只需要将请求发送给责任链的第一个处理者,无需关心请求的具体处理过程。

就比如如下一个日志类的实现

首先定义一个抽象处理者 AbstractLogger ,但是不处理具体的业务逻辑;然后再定义三个具体的处理者 ConsoleLogger、ErrorLogger、FileLogger,具体的业务处理逻辑在三个具体的处理者内部进行实现。当客户端发起调用时,客户端只需要将请求发给抽象处理者,然后具体的由哪一个具体处理者执行主要在运行时决定。

总结

总的来说,责任链模式是一种常用的设计模式,属于行为型模式之一,主要目的是解耦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在责任链模式中,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请求,形成一条链,请求会沿着这条链传递,直至被处理。使用责任链模式的好处是可以动态地增加或修改处理一个请求的结构。这种模式非常适合处理有多个对象可以处理同一请求的情况,但具体由哪个对象处理,发送者不需知晓。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好事发生
  • 责任链模式
  • 适用场景
  • 责任链模式的核心角色
  • 总结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