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
目录
🖊 加法运算符("+")
#include<stdio.h>
int main(void)
{
printf("Arabic numerals = %d",1+1);
return 0;
}
运行结果:Arabic numerals = 2
🖊 减法运算符("-")
#include<stdio.h>
int main(void)
{
printf("Arabic numerals = %d",1-1);
return 0;
}
运行结果:Arabic numerals = 0
🖊 乘法运算符("*")
#include<stdio.h>
int main(void)
{
printf("Arabic numerals = %d\n",2 * 2);
return 0;
}
注意:数学上的是乘法(x),而在我们编程当中是星号(*)。
运行结果:Arabic numerals = 4
🖊 除法运算符("/")
注意:数学上的是除法(÷),而在我们编程当中的是斜杠(/)。
下面用代码演示下:除法演示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1
#include <stdio.h>
int main(void)
{
int a = 10;
int a1 = 10;
int b = 3;
float b1 = 3.0;
int c = a / b;
float c1 = a / b1;
printf("Take integer = %d\n", c);
printf("Take decimal = %lf\n",c1);
return 0;
}
上述👆代码编译运行结果:
🖊 取模运算符("%")
注意:取模操作符是只能对整数进行取模的,而不能对小数进行取模运算。
取模运算符练习:算出 100~200 当中能被 2 除以的数字打印出来,并且用 count 计次打印出来的总数。代码示例显示如下:
#include <stdio.h>
int main(void)
{
int i;
int Count = 0;
for (i = 100; i <= 200; i++)
{
if (i % 2 == 0)
{
printf("%d ", i);
Count++;
}
}
printf("\nCount = %d\n", Count);
return 0;
}
上述👆代码编译运行结果:
<<(左移):最高位丢弃,最低位补0
>>(右移)如下↓
1.无符号数(unsigned):最低位丢弃,最高位补0
2.有符号数(signed):最低位丢弃,最高位补符号位.(★)
注:取决于数据类型
例如 A = 2,A<<1,得到的数字是:4
例如 A = 2,A>>1,得到的数字是:1
注意:在按位移动的时候,我们要移动正常的位数,你可不能移动100位那就出大问题
⚠:对于移位运算符,不要移动负数位,这个是标准当中未定义的。
int num = 2;
num << -5; //错误
🖊 按位与运算符("&")
运算规则
0&0=0;
0&1=0;
1&0=0;
1&1=1;
例如:9 & 5,代码如下所示:
#include <stdio.h>
int main(void)
{
int a = 9; //00001001 - 9
int b = 5; //00000101 - 5
int c = a & b; //00000001 - 1
printf("number = %d\n", c);
return 0;
}
🖊 按位或运算符("|")
运算规则
0|0=0;
0|1=1;
1|0=1;
1|1=1;
例如:9 & 5,代码如下所示:
#include <stdio.h>
int main(void)
{
int a = 9; //00001001 - 9
int b = 5; //00000101 - 5
int c = a | b; //00001100 - 12
printf("number = %d\n", c);
return 0;
}
🖊 按位异或运算符("^")
运算规则
0^0=0;
0^1=1;
1^0=1;
1^1=0;
例如:将 a = 9 和 b = 5 的值进行交换,不能创建变量进行交换!代码如下所示:
#include <stdio.h>
int main(void)
{
int a = 9;
int b = 5;
printf("交换之前:a = %d b = %d\n", a, b);
a = a ^ b; // 1001 ^ 0101 = 1100 (12)
b = a ^ b; // 1100 ^ 0101 = 1001 (9)
a = a ^ b; // 1100 ^ 1001 = 0101 (5)
printf("交换之后:a = %d b = %d\n", a, b);
return 0;
}
从上面代码我们可以知道,按位异或(^),可以不用创建临时变量达到交换两个数字的值。
#include <stdio.h>
int main(void)
{
int a = 10;
int b = 20;
int c = 30;
a = b = c + 2;
printf("连续赋值:%d\n", a);
b = c + 2;
a = b;
printf("分开赋值:%d\n", a);
return 0;
}
上述代码 连续赋值 和 分开赋值 结果都是一样的,但是 步骤是不一样的! 连续赋值 它的语法虽然是支持的,但是并不支持用 连续赋值 的方法。能拆开的话更好点。
= | 简单的赋值运算符,把右边操作数的值赋给左边操作数 | C = A + B 将把 A + B 的值赋给 C |
---|---|---|
+= | 加且赋值运算符,把右边操作数加上左边操作数的结果赋值给左边操作数 | C += A 相当于 C = C + A |
-= | 减且赋值运算符,把左边操作数减去右边操作数的结果赋值给左边操作数 | C -= A 相当于 C = C - A |
*= | 乘且赋值运算符,把右边操作数乘以左边操作数的结果赋值给左边操作数 | C *= A 相当于 C = C * A |
/= | 除且赋值运算符,把左边操作数除以右边操作数的结果赋值给左边操作数 | C /= A 相当于 C = C / A |
%= | 求模且赋值运算符,求两个操作数的模赋值给左边操作数 | C %= A 相当于 C = C % A |
<<= | 左移且赋值运算符 | C <<= 2 等同于 C = C << 2 |
| 右移且赋值运算符 | C >>= 2 等同于 C = C >> 2 |
&= | 按位与且赋值运算符 | C &= 2 等同于 C = C & 2 |
^= | 按位异或且赋值运算符 | C ^= 2 等同于 C = C ^ 2 |
|= | 按位或且赋值运算符 | C |= 2 等同于 C = C | 2 |
只要是符合语法上的逻辑都可以这样去进行使用! 注意:①个("=") 为赋值,②个("==") 为等号判断!
🖊 ("!")逻辑反操作 描述:把 假 变成 真,把 真 变成 假。所以,!为 单目操作符,只有一个操作数的符。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1
#include<stdio.h>
int main(void)
{
printf("%d\n", !1);
printf("%d\n", !0);
printf("%d\n", !5);
return 0;
}
运行结果🖊 0 1 0 在C语言当中只要不是0那么就为真,只有0和1两种结果。
🖊 正值("+")和负值("-") 作用:顾名思义,"+"为正数,"-"号为负数
int a = 10;
a = -a; // a = -10
a = +a; // a = 10
🖊 ("&")取地址运算符 描述:地址就是内存区中对每个字节的编号。地址就是用来通过内存区的编号找到变量,然后再把自己内存区的编号赋值给指针 以十六进制进行打印出来,%p ---- 表示十六进制的数据输出。 注意:取地址不光光只是取出地址,这一个小小的符号("&")实际上有③种作用
🖊 ("*")解引用运算符 描述:解引用一个指针将返回该指针所指的对象,为解引用的结果赋值。也就是为指针所指的对象赋值 指针变量就是用来进行存放地址的
int a = 20; //(1)
int *pa = &a; //(2)
*pa = 30; //(3)
♦ (sizeof)操作数的类型长度 描述:实际上是获取了数据在内存中所占用的存储空间,以字节为单位来计数
int a = 1;
printf("%d\n",sizeof(a)); //①
printf("%d\n",sizeof(int));//②
printf("%d\n",sizeof a); //③
以上三种写法均是可以的。 注意:第③种写法是可以的,由此证明了 sizeof 是一个操作符,并不是函数。
当然 sizeof 也是可以计算数组的大小的。例如:
char arr[10] = {0};
数组是 10 个元素,每个数组元素是char类型的,①个char类型是一个字节,那这里就是10个字节。单位是字节,当然里面也可以是数组的类型。 拓展:sizeof 括号中放的表达式是不参与运算当中的!
🖊 ("~") 按位取反
int a = -1;
//原码: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
//反码: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
//补码: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int b = ~a;//b = 0
//进行取反(a) 赋值 b
//取反: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operator;//自减前缀运算符
operator--;//自减后缀运算符
++operator;//自增前缀运算符
operator--;//自增后缀运算符
在上面的这些例子中,运算符的前面后面的位置并不重要,因为所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自减就是-1,自增就是+1。 注意:在表达式内部,作为运算符的一部分,两者的用法可能有所不同。如果运算符放在变量的前面,那么变量在参加表达式运算之前完成自增或者自减运算;如果运算符放在变量后面,那么变量的自增或者自减运算符在变量参加了表达式运算之后完成。
#include <stdio.h>
int main(void)
{
int a = 1;
int b = a++;//自增后缀运算符
int d = 1;
int c = ++d;//自增前缀运算符
printf("自增后缀运算符:%d\n",b);
printf("自增前缀运算符:%d\n", c);
return 0;
}
int a = 3.14;
此时,编译器就会报warning,当我强制转换的话!
int a = (int)3.14;
编译器就不会产生warning,说明我们的程序并没有问题。
关系运算符是用于了两个数值进行比较,返回一个真值或者假值。返回针织还是假值,取决于表达式当中所用的运算符。其中真值为二进制(1),假值为二进制(0),针织表示指定的关系成立,假值则表达式指定的关系不成立。
>(大于) >=(大于等于) <(小于)
<=(小于等于) !=(不等于) ==(等于)
这里的关系操作符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是也要注意几个点:
🖊 ("&&") 称为逻辑与运算符 如果两个操作数都非零,则条件为真。表示并且的意思。如下代码所示:
当为真的时候,打印结果为:表达式结果为真
#include <stdio.h>
int main(void)
{
int a = 1;
int b = 1;
if (a && b)
printf("表达式结果为真\n");
else
printf("表达式结果为假\n");
return 0;
}
当为假的时候:打印结果为:表达式结果为假
#include <stdio.h>
int main(void)
{
int a = 0;
int b = 1;
if (a && b)
printf("表达式结果为真\n");
else
printf("表达式结果为假\n");
return 0;
}
当 a、b 变量都为 0 的时候,那么也是:表达式结果为假 注→对于 && 来说,左边已经为 false(假) 就不再执行右边的操作了。
🖊 ("||") 称为逻辑或运算符 如果两个操作数中有任意一个非零,则条件为真。表示或者的意思。如下代码所示:
当为真的时候,打印结果为:表达式结果为真
#include <stdio.h>
int main(void)
{
int a = 1;
int b = 0;
if (a || b)
printf("表达式结果为真\n");
else
printf("表达式结果为假\n");
return 0;
}
当为假的时候:打印结果为:表达式结果为假
#include <stdio.h>
int main(void)
{
int a = 0;
int b = 0;
if (a || b)
printf("表达式结果为真\n");
else
printf("表达式结果为假\n");
return 0;
}
当 a、b 变量都为 1 的时候,那么就是: 表达式结果为真 注→对于 || 来说,左边是 true 真的话就不会在执行右边的操作了。
🖊 ("!") 称为逻辑非运算符 用来逆转操作数的逻辑状态。如果条件为真则逻辑非运算符将使其为假。举例说明:
#include <stdio.h>
int main(void)
{
int a = 0;
int b = 0;
if (!(a || b))
printf("表达式结果为真\n");
else
printf("表达式结果为假\n");
return 0;
}
例如:上面的代码,原本应该打印的是:表达式结果为假,但是,最后却打印出来的是:表达式结果为真。这就是逻辑非运算符的作用,可以把原本为假的值变成真,反之真的值变成假。注意:操作符的优先级,逻辑非(!)的优先级在上面是最高的。
exp1 ? exp2 : exp3 分别为 表达式1 ? 表达式2 :表达式3
if(a>b)
{
max = a;
}
else
{
max = b;
}
不过,C语言提供了一种更加简单的方法,叫做条件运算符,语法格式为: 表达式1 ? 表达式2 : 表达式3 条件运算符是C语言中唯一的一个三目运算符,其求值规则为:如果表达式1的值为真,则以表达式2 的值作为整个条件表达式的值,否则以表达式3的值作为整个条件表达式的值。条件表达式通常用于赋值语句之中。 上面的 if else 等价于:
max = (a>b) ? a : b;
该语句的语义是:如a>b为真,则把a赋予max,否则把b赋予max。
格式:exp1,exp2,exp3,...expn
#include <stdio.h>
int main(void)
{
int a, b=0, c=0;
int d = (c = 1,a = 1, b -= 2, c += 2);
printf("%d\n", d);
return 0;
}
从上面的例子运行出的结果为:3,结果有可能会受到前面代码的影响! 下面来做一道练习题,主要考察的是自增自减以及逗号表达式
#include<stdio.h>
int main(void)
{
int a, b, c;
a = 4;
c = ++a;
b = ++c, c++, ++a, a++;
b += a++ + c;
printf("a = %d -- b = %d -- c = %d\n", a, b, c);
return 0;
}
在上面代码当中需要注意:逗号表达式的规则,以及自增运算符的前置与后置区别。
下标引用操作符就是访问数组下标的那个操作符,下标从都是从0开始的,依次类推下来 举例说明:
假设,拿出数组名第5个元素。
int arr[10] = {1,2,3,4,5,6,7,8,9,10};
printf("arr = %d\n",arr[4]);
如上所示:这样访问数组名当中下标当中4,就可以找到数组名第⑤个元素。这里面的方括号 就是下标引用操作符,通过下标来找到数组名的元素,是访问具体某一个元素。
()函数调用操作符,接收一个或者多个操作数:第一个操作数是函数名,剩余的操作数就是传递给函数的参数。函数的参数分为两种,第一种:实际参数,第二种:形式参数。 真实传递给函数的参数,叫做实际参数。实参的参数可以是:常量、变量、表达式、函数等。无论实参是何种类型的量,在进行函数调用时,它们都必须要有确定的值,以便把这些值传递给到形参当中去。 形式参数是指函数名后括号中的变量,因为形式参数只有在函数被调用的过程中才实例化(分配内存单元)调用一瞬间才会开辟内存空间,所以叫做形式参数。形式参数当函数调用完成之后就会自动销毁了。因此形式参数只是在函数当中有效!声明周期范围有限。 举例说明:例如用 Add()函数 实现整形 a,b 的加减👇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1
#include <stdio.h>
int Add(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int main(void)
{
int a = 0;
int b = 0;
printf("请输入两个数字:");
scanf("%d %d", &a, &b);
int ret = Add(a, b);
printf("sum = %d\n", ret);
return 0;
}
结构体和其他类型基础数据类型一样,例如 int 类型,char 类型 只不过结构体可以做成你想要的数据类型。以方便日后的使用。在实际项目中,结构体是大量存在的。研发人员常使用结构体来封装一些属性来组成新的类型。结构体在函数中的作用不是简便,其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封装。封装的好处就是可以再次利用。让使用者不必关心这个是什么,只要根据定义使用就可以了。
结构体的基础知识:这些值称之为成员变量,结构的每个成员都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变量。
https://blog.csdn.net/weixin_52632755/article/details/119980420
这篇文章是博主写的结构体文章,里面是讲述结构体知识的全面讲解🧊
C语言的整形算数运算符总是至少以缺省整形类型的精度来进行的。注意:int(整形) 为了获得这个精度,表达式中的字符和短整型操作符在使用之前,都必须转换为整形提升。
char a = -1;
变量 a 的二进制补码只有⑧个比特位,因为1字节 = 8比特位。补码 1111 1111 在上面说过表达式中的字符型(char)在使用之前都是需要进行整形提升的时候,高位补上符号位,即为1。所以提升后的结果是:补码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char b = 1;
变量 b 的二进制补码只有⑧个比特位,因为 1字节 = 8比特位。补码 0000 0001 因为 char 为有符号的 char,所以整形提升的时候,高位补充符号位,即为0。所以整形提升之后的结果是:注意,原、反、补(正数一样)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1
#include<stdio.h>
int main(void)
{
int c = 0xFF;
char b = 0xF4;
short a = 0xFE;
if (a == 0xF1)
printf("Yes\n");
if (b == 0xF4)
printf("Yes1\n");
if (c == 0xFF)
printf("Yes2\n");
return 0;
}
编译器运行结果:Yes2 所以从上面的例子就可以得出 变量 b 和 变量 a,由于是 char 和 short 类型,所以发生了整形提升,使得值也得到了提升,才没有执行 if 判断里面的内容。
说明: 在表达式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例如:要进行 a+b,再将结果与 c 进行相乘,一不小心将表达式写成是 a+b*c。因为 *(乘号) 的优先级高于 + 号,这样的话就会先去执行 乘法运算符 的计算,显然这不是我们期望的到的结果。这个时候那么应该是怎么办呢?可以使用括号"()"将 + 运算级别提高,使其先进行运算,就可以得到自己所预期的结果了。
类别 | 运算符 | 结合性 |
---|---|---|
后缀 | () [] -> . ++ - - | 从左到右 |
一元 | + - ! ~ ++ - - (type) * & sizeof | 从右到左 |
乘除 | * / % | 从左到右 |
加减 | + - | 从左到右 |
移位 | << >> | 从左到右 |
关系 | < <= > > = | 从左到右 |
相等 | == != | 从左到右 |
位与 AND | & | 从左到右 |
位异或 XOR | ^ | 从左到右 |
位或 OR | | | 从左到右 |
逻辑与 AND | && | 从左到右 |
逻辑或 OR | || | 从左到右 |
条件 | ?: | 从右到左 |
赋值 | = += -= *= /= %= >>= <<= &= ^= |= | 从右到左 |
逗号 | , | 从左到右 |
下面出一道关于操作符优先级的题目
#include<stdio.h>
int main(void)
{
int i = 10;
int j = 20;
int k = 3;
k *= i + j;
printf("k = %d\n", k);
return 0;
}
看到这道题有些小伙伴可能都会认为 k = 50,其实一开始我也是这样,结果,运行的时候才发现越来 k = 90。当时的我还不明白这个是为什么,结果一看,原来是优先级的问题 注意:在这里 + 的优先级比 *= 的优先级高!当然上面的代码其实本身并不好,因为没有可读性。我们可以把代码改下:k *= (i+k);这样的代码可读性就提高了
码字不易,如果对你有帮助的话,还请支持下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