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表也是面试的常客,听说有面试官让面试者手撸一个链表的,更有甚者直接让面试者手撸红黑树的。
我只能说,如果你遇到这样的面试官,你就可以起身离开了,醒醒吧,这地方很可能不适合你。
为了方便同学们理解,我画了一个图:
上条是单向链表,下面是双向链表。
两者区别是啥呢?
从查找速度来讲,双向的会更快些,但是缺点也是占用空间大些。
所以如果项目里面对空间要求高的话,就用前者,回头用时间换空间。
按照逻辑结构来说,他们应该是一个挨着一个的,但是在实际存储当中并没有像这样连续,可能会散落在各个内存区里面。
关于链表的作用就不在这里赘述了,感兴趣的面向搜索引擎提问吧。
go 的标准库里面其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链表功能,在我们的 container/list
包里面。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再手动实现,可以这样使用:
data := list.New()
// 写入值
data.PushBack(2)
data.PushBack(3)
data.PushBack(4)
// 循环
for e := data.Front(); e != nil; e = e.Next() {
fmt.Printf("%v \n", e.Value)
}
他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方法可以使用:
比如插入到最后面,还是哪个的后面,感兴趣的可以去详细看下。
上面的代码执行结果是:
$ go run n.go
2
3
4
假如我们需要调换 2 和 3 的位置:
data := list.New()
//从尾部添加
e2 := data.PushBack(2)
e3 := data.PushBack(3)
data.PushBack(4)
data.MoveAfter(e2, e3)
//循环
for e := data.Front(); e != nil; e = e.Next() {
fmt.Printf("%v \n", e.Value)
}
我们可以使用他的 MoveAfter
方法进行移动。
执行结果:
$ go run n.go
3
2
4
加入我们需要在 2 后面插入一个 2.5:
data := list.New()
//从尾部添加
e2 := data.PushBack(2)
data.PushBack(3)
data.PushBack(4)
data.InsertAfter(2.5, e2)
//循环
for e := data.Front(); e != nil; e = e.Next() {
fmt.Printf("%v \n", e.Value)
}
我们可以使用 InsertAfter
方法进行操作。
执行结果为:
$ go run n.go
2
2.5
3
4
更多的操作方法就不一一举例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