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HashMap 参考前文 Java HashMap
哈希表结构(链表散列:数组+链表)实现,结合数组和链表的优点。当链表长度超过 8 时,链表转换为红黑树。
先调用 Key 的 hashcode 方法拿到对象的 hash 值,然后用 hash 值对第一维数组的长度进行取模,得到数组的下标。这个数组下标所在的元素就是第二维链表的表头。然后遍历这个链表,使用 Key 的 equals 同链表元素进行比较,匹配成功即返回链表元素里存放的值。
O(1),虽然 Get 方法的流程里需要遍历链表,但链表的长度很短,相比总元素的个数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不是 O(n) 而是 O(1)。
关键在于如果 Key 的 hashcode 不是随机的,而是人为特殊构造的话,那么第二维链表可能会无比的长,而且分布极为不均匀,这个时候就会出现性能问题。比如我们把对象的 hashcode 都统一返回一个常量,最终的结果就是 hashmap 会退化为一维链表,Get 方法的性能巨降为 O(n),使用红黑树可以将性能提升到 O(log(n))。
loadFactor 表示 HashMap 的拥挤程度,影响 hash 操作到同一个数组位置的概率。默认 loadFactor 等于 0.75,当 HashMap 里面容纳的元素已经达到 HashMap 数组长度的 75% 时,表示 HashMap 太挤了,需要扩容,在 HashMap 的构造器中可以定制 loadFactor。
当然不是,线程安全的 HashMap 是 ConcurrentHashMap。
程序运行时能够同时更新 ConccurentHashMap 且不产生锁竞争的最大线程数。默认为 16,且可以在构造函数中设置。当用户设置并发度时,ConcurrentHashMap 会使用大于等于该值的最小 2 幂指数作为实际并发度(假如用户设置并发度为 17,实际并发度则为 32)。
HashTable 使用一把锁(锁住整个链表结构)处理并发问题,多个线程竞争一把锁,容易阻塞;
ConcurrentHash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