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网络可以应用于简单网络建模,并实现资源追踪功能。以下是在ArcGIS Pro中创建并发布的全过程记录。
ArcGIS中的网络包括几何网络,追踪网络、公共设施网络和网络数据集,后者是双向连通性网络,常用于道路建模;前三者是单向连通网络,常用于有资源流动的网络建模,比如铁路网,河流网,石油管道网络。
2.1.1什么是追踪网络(trace network)
可以这样理解,要素类及其属性信息是对现实地物的位置抽象和属性描述;ArcGIS中的追踪网络是在要素几何的基础之上,用要素几何关系(网络拓扑)和对网络要素属性的描述(网络属性),抽象出一种连通性网络。
特有概念
网络拓扑,错误要素集,脏区
总结,网络拓扑有三种状态,启用、验证、禁用;验证网络拓扑会生成脏区和错误要素。
功能更新,追踪网络也有版本区分,由ArcGIS Pro的版本确定,如下图:
2.1.4分析追踪网络
追踪的前提是基于网络的流向。
追踪网络的流向使用线的数字化方向(折点顺序)设置流向。创建追踪网络时会生成Flowdirection网络属性字段,通过该字段维护流向。追踪网络版本1中使用设置流向工具更新流向。版本2中使用流向字段来维护更新流向,字段值有不确定、数字化方向和数字化相反方向三种类型。
更新流向也会生成脏区,更新大量要素的流向,可以先禁用网络拓扑。更新后必须验证。
追踪的类型和任务,包括四种类型,连接追踪、上溯追踪、下溯追踪、最短路径
追踪;同时也构成了四种追踪任务。
连接追踪,从一个或多个起点的追踪遇到障碍时,或没有其他连接要素时会停止追踪。适合测试确认新编辑的要素是否按预期连接。
上溯追踪,下溯追踪,从一个或多个起点追踪上游要素或下游要素。
最短路径追踪,可以查找两个起点之前的最短路径,必须依赖数值网络属性字段比如shape_length
追踪结果:追踪结果可以三种形式返回,聚合几何、选择和网络图层。
聚合几何,追踪操作的结果按几何类型聚合,并存储在活动地图的图层中显示的要素类中。选择,追踪操作的结果将作为相应网络要素上的选择集返回。
网络图层,创建一个包含要素图层的组图层,该图层包含由追踪返回的一组要素选择
追踪网络工具箱。
1. 两种部署类型
单用户,fgdb中部署
企业级,egdb中部署,允许多用户编辑,跨平台共享
2. 前提条件
要素数据集、至少一个输入边或者一个交汇点
企业级部署更多的要求:
gdb版本,10.8.1,2.6之上
ArcGIS Enterprise10.9或更高,具有trace network扩展的portal用户
非sde的数据库用户
3. 创建追踪网络
ArcGIS中的版本化是在地理数据库下的概念,它是允许编辑者同时使用同一数据的多用户编辑方案,而不需要复制数据或者应用数据锁,这样可以简化长期编辑事务。
连接企业级地理数据库,始终会使用一个版本,可以在地理数据库连接属性中指定要使用的版本类型。创建连接时,会预设默认版本,是地理数据库的根版本,始终存在,不能删除。
2. 将数据集注册为分支版本的流程:
3. 添加全局ID,使用添加全局ID工具或者右键数据集-管理-添加全局ID。会为要素类添加唯一GUID,增加globalid字段。
注册成功后,六个系统属性被添加,用于管理要素版本化,在ArcGIS Pro中不可见。
到此,注册分支版本化的流程结束,下一步是发布数据到组织门户,可作为web要素图层访问编辑。
见2.4章节
以该用户连接egdb
3. 创建追踪网络
5. 启用Trace Network网络拓扑
6. 在Pro Contents面板中选中要素类和 Trace Network,右键菜单- Sharing - Share As Web Layer。注意以下位置需要勾选:
7. 取消选中确保地图设置为允许分配唯一 ID
8. 否则,需要在地图属性中勾选允许向共享 web 图层分配唯一数字
9. 发布后在Pro中测试Trace Network服务:
在 Pro - Catalog - Protal 标签页,找到已发布的要素服务,并双击:
将 Trace Network添加至地图:
使用 Pro Data中的工具添加 starting point, 单击 upstream or down stream 执行分析
发布后在Rest页面测试Trace Network服务:
在浏览器中打开 TraceNetworkServer 中的 trace 接口,URL格式如https://frankwin.geosceneoffice.com/server/rest/services/trace/distribmains_test6/TraceNetworkServer/trace
填写必要参数:traceType,traceLocations,traceConfiguration ,然后执行。
扫码关注腾讯云开发者
领取腾讯云代金券
Copyright © 2013 - 2025 Tencent Cloud.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云 版权所有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ICP备案/许可证号:粤B2-20090059 深公网安备号 44030502008569
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证150476号 | 京ICP备11018762号 | 京公网安备号11010802020287
Copyright © 2013 - 2025 Tencent Cloud.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