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和差异化是商业战略的两个方向,像小米走的就是规模化制造,通过规模把成本降下来,然后低价卖给用户。价格越低,买得起的用户就越多。而差异化就更多了,其中一种跟规模化相对反的,就是我不求卖很多个产品,我只需要服务其中一部分高净价值的用户即可。比如一些奢侈品,它的受众不多,但客单价的利润很高。
好,那回过头来,我们看看何刚老师是如何用财经视角来看8月份发生的几件大事。
事实是南京疫情影响了几十个城市,上亿人受到了影响。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会造成这么大影响?现实就是,大家放松了,防控力度下降,导致了扩散。当然也有新型病毒传播速度更强有关。
再来看,疫情扩散后的应对方式。全球目前有两种对抗疫情的模式。一种是规模化防控,严防死守型。规模化不能有特例,要有标准,大家都要严格执行标准。这种措施会在短时间里导致经济停滞。看起来成本高,但实际上节省了时间。另一种是非中国模式,像美国、英国通过疫苗,慢慢全面普及,看似短期不影响经济,但长期来看,疫情会持续反复。
目前的共识是,中国防疫效果是全球最好的。经济恢复也是最快的。大多数人低估了时间力量,它既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
事实是郑州作为海绵城市,它的防灾能力有很大的问题。为什么出现这么大的事故?现实原因有很多,包括极端大雨。但根本上还是城市管理,城市设计出现了问题。现在的大城市千篇一律,没有差异化。差异化是因地制宜,不是不同就是差异化。
比如,中国的城市正在大规模的修建地铁。但不同地区,地理位置是不一样的,但现实就是,很多城市都在千篇一律地修建地铁,没有与时俱进地进行规划。郑州规划的地铁特别多,但没有结合地理位置和市民需要相结合。像郑州的地理位置就更应该投入建设高架桥、高速公路、轻轨等路面上的交通建设项目。
中国城市建设,到底是规模化、标准化的建设方式,还是特色化、差异化、因地制宜的建设方式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事实是政府发布了关于中小企业”专精特精“的这样一篇报道。鼓励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做大做强,变成一些特定领域的行业小巨头。现实是中国的人口优势,让规模化的企业发展非常快,容易形成行业垄断,企业利润可以做到短期最大化,但对整个市场的利益造成损害。像我们做到的阿里、腾讯、美团等各个行业里的巨头都是规模化催生出的产物。现在也都在面临市场垄断的调查。
另一个问题是,如果只做规模,不自主创新,就很容易受制于人,像华为被芯片卡脖子,就是一个例子。
共识是,以后中小企业,在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性其中任意一个方面发展,都能得到很好的政策支持。
事实是国家全面叫停校外培训。现实是资本进入教培行业,让教育越来越不公平。给家长带来了很大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的负担。也异化了老师的行为。老师更愿意去外面补课,而不是在学校里把知识都教导完。最后拼的就是谁家更有钱。
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K12教育。
第一,K12是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的目的就是让绝对大多数人都能享受教育的机会。不能因为个人家庭原因就造成巨大的差别和焦虑。
第二,上课和补课是学校应该做的。学校拿的就是纳税人的钱。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给没学习好的孩子补课,做辅导,都是学校的本职责任。一切不应该以钱来说话。
第三,大量资本的进入带来了整个K12教育的逐利化、商业化的异化。已经违背了教育的初衷。
共识是公益化的行业不能过多的变成一个商业化的行业。不能追求规模化,追求成本最优,利润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