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低代码、无代码在极度的发热,几乎大大小小的开发社区、论坛、线下见面会,只要不谈点低代码,都不好意思,甚至都上不了档次,其实,不必大惊小怪,可能你已经在项目及产品中使用了低代码方案、实现,低代码、无代码可以理解为比较潮流的称呼好了。
低代码是一种快速应用程序开发 (RAD) 方法,可通过拖放和下拉菜单界面等可视化构建块自动生成代码。这种自动化允许低代码用户专注于差异化而不是编程的共同点。低代码是手动编码和无代码之间的平衡中间地带,因为它的用户仍然可以在自动生成的代码上添加代码。
适合低代码开发的应用程序示例包括业务流程管理平台、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开发、评估管理软件等跨部门工具、与外部插件的集成以及基于云的下一代技术,例如机器学习库、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和遗留应用程序现代化。
无代码也是一种 RAD 方法,通常被视为模块化即插即用、低代码开发方法的子集。虽然在低代码中,开发人员以脚本或手动编码的形式进行了一些处理,但无代码具有完全不干涉的方法,100% 依赖于可视化工具。
适合无代码开发的应用程序示例包括面向业务用户的自助服务应用程序、仪表板、移动和 Web 应用程序、内容管理平台和数据管道构建器。无代码非常适合快速构建独立应用程序、简单的 UI 和简单的自动化,它用于日历计划工具、设施管理工具和具有可配置列和过滤器的 BI 报告应用程序。
低代码应用平台 (LCAP) — 也称为低代码开发平台 (LCDP) — 包含一个集成开发环境 (IDE),它具有API、代码模板、可重用插件模块和图形连接器等内置功能,可用于自动化很大比例的应用程序开发过程。LCAP 通常可用作基于云的平台即服务 (PaaS)解决方案。
低代码平台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使用可视化工具和流程建模等技术来降低复杂性,其中用户使用可视化工具来定义工作流、业务规则、用户界面等。在幕后,完整的工作流程会自动转换为代码。LCAP 主要由专业开发人员用于自动化编码的通用方面,以重定向开发最后一英里的工作。
此类自动化平台的示例包括低代码应用平台、智能业务流程管理套件、公民开发平台和其他此类 RAD 工具。
在无代码开发平台 (NCDP)(有时也称为公民自动化和开发平台 (CADP))中,所有代码都是通过拖放或点击界面生成的。专业开发人员和公民开发人员(非技术用户或编码技能有限或没有编码技能的非开发人员)都使用 NCDP。
尽管它们的解决方案之间存在细微的功能差异,但这两种方法之间有很多重叠(由于低代码和无代码平台供应商的混乱定位而加剧)。但是,有一些重要的区别需要考虑:
低代码面向专业开发人员,以避免复制基本代码,并为更复杂的开发方面创造空间,从而带来创新和丰富的功能集。通过自动化编码的标准方面并采用与语法无关的方法,它使开发人员能够重新培训技能和扩展人才库。
另一方面,No-code针对的是具有丰富领域知识的业务用户,也可能对技术稍有了解,但缺乏手动编写代码的能力。它也适用于包含业务用户和软件开发人员或小企业主和非 IT 团队的混合团队,例如人力资源、财务和法律。
无代码非常适合可以通过拖放界面快速设计的前端应用程序。好的候选者是从源中提取数据并报告、分析、导入和导出数据的 UI 应用程序。
此外,无代码非常适合替换业务团队使用的基于 Excel 的报告等单调的管理任务。此类项目不容易被 IT 确定优先级,但可以成为业务团队的救星。它也非常适合不承担大量功能负担的内部应用程序以及开发预算较少的小型企业应用程序。
低代码,具有详尽的组件库,可以扩展到具有重量级业务逻辑的应用程序并扩展到企业级。此外,为了与其他应用程序和外部 API 集成,连接到多个数据源并构建具有安全护栏的系统,需要 IT 镜头,低代码是比无代码更好的选择。
低代码需要更多的培训和时间来加入、开发和部署,因为它提供了更多的定制机会。但它仍然比传统开发快得多。
与低代码相比,无代码具有高度可配置性和即插即用,构建所需的时间更少。测试时间也减少了,因为通常由手动编码引入的潜在错误风险最小。在这里,一切都是为了确保正确设置配置和数据流。
低代码是一个开放系统,允许其用户通过代码扩展功能。这意味着更大的灵活性和可重用性。例如,用户可以创建自定义插件和数据源连接器以适应他们的用例并在以后重用它们。但值得注意的是,LCAP 较新的升级和补丁需要使用手动引入的代码进行测试。
无代码是一个更封闭的系统,只能通过模板化的功能集进行扩展。这意味着限制用例和对样板插件和集成的访问,但更容易确保向后兼容性,因为没有可能破坏未来版本的 NCDP 的手动编写代码。
虽然这一直是低代码和无代码平台的一个问题,但无代码的影子 IT 风险更高,这需要 IT 团队很少或几乎不需要干预。这可能会导致未密切监控的并行基础架构,从而导致安全漏洞和技术债务。
然而,低代码仍然在 IT 团队的保护之下这一事实有助于确保更好的治理和控制。
低代码在对可扩展性和跨平台兼容性的支持方面,低代码得分优于无代码。添加自定义插件和自定义代码开辟了更广泛的实现和使用多个平台的可能性。
无代码在连接遗留系统或与其他平台集成方面具有较低的可扩展性和有限的潜力。因此,它只解决了一组狭窄的用例,并且具有降低的扩展能力。
低代码和无代码都有各自的优势。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也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最好的方法是评估当前的要求并做出相应的选择。
以下是确定用户需求的几个问题:
这里的两个关键问题是:应用程序的用途是什么,谁来构建它?虽然这两个问题都很重要,但最好使用以目标为中心的方法而不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方法——也就是说,什么比谁更重要。
如果用例很复杂,需要与其他本地或云应用程序集成,有面向客户或关键业务的需求,或者需要在整个企业中部署,那么低代码是首选。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用户没有必要的编程语言专业知识,与 IT 团队或培训计划的合作也可以解决这些挑战。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关注腾讯云开发者
领取腾讯云代金券
Copyright © 2013 - 2025 Tencent Cloud.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云 版权所有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ICP备案/许可证号:粤B2-20090059 深公网安备号 44030502008569
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证150476号 | 京ICP备11018762号 | 京公网安备号11010802020287
Copyright © 2013 - 2025 Tencent Cloud.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