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来临的一年多时间里,大部分人都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居家办公」新形式。视频、电话、微信、QQ进行会议与沟通;邮箱用来发送工作文档;VPN访问公司内网办公系统……省去了上下班的奔波时间,在家办公反而更舒适了。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工作党都能如此方便,对于很多互联网企业来说,电脑+开发环境是核心生产工具,研发人员在家办公没有开发环境不说,通过VPN接入公司内网还很容易造成代码泄密,重视数据的公司更不允许。
程序员搞研发就像工人在车间里搞生产,只有到了生产线面前才能开动机器,开始真正的工作。
这就难怪有些公司,在很早就顶着压力,让研发到公司现场办公了,这都是因为研发工作的特殊性、保密性使然。
大规模的研发协作,又特别注重安全管控,此时远程办公就有点难了,或许我们可以利用云桌面技术来进行远程办公。
国家在2018年提出了“企业上云”的战略目标,2020年发布的《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更加速了企业上云的步伐,这些对于云桌面的部署和应用都是极大的促进。
其次,不少企业正通过建设云基础设施,不断加速和深化数字化转型,服务器、存储、网络都已经云化,效率持续提升,桌面算力的增强亦刻不容缓。
说到底,云桌面今天能够大行其道,主要是因为它能更好地覆盖更加细分的应用场景和市场,比如面向不场景的VDI、IDV、TCI等,让每个客户都能获得如同量身定制的优质服务。
医院的业务场景就非常典型。北京同仁医院曾经分享了1000+云桌面的部署历程,针对计算机终端运维难度加大、PC端故障增多,人力资源紧缺、业务系统兼容、信息安全等多种问题,同仁医院选择加入了云端管理的便捷途径,在扩展性、稳定性、灵活性、集中管理性等多个方面具备较⼤优势。
云桌面也在赋能高校“数字校园”的建设。很多高校在推进“数字校园”建设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问题,诸如各学院机房独立导致“资源孤岛”、多种机房导致安装维护繁琐和管理难度等,很大程度上影响学校教学资源的分配共享。
云桌面技术旨在整个学校构建一个大的“云”,一个大“资源池”,进而根据不同课程和专业实训需要,灵活动态选择所需要的镜像和资源,最终达到随时随地学习的效果。
云桌面,一直在打造“一朵云”新生态。
新冠疫情可能会永久性的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与工作方式,即使决定让员工重返办公室工作的企业也不太可能完全采用2020年之前的组织结构,远程办公已然是大势所趋。
这种远程办公的转变促使企业IT团队和业务主管需要重新评估他们的最终用户计算技术,以确保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力和安全性。
很多企业的首席信息官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采购基础设施的心态,转而支持提供更大灵活性的云计算解决方案,而将桌面工作负载迁移到云平台是一项可以显著产生业务收益的投资。
根据调研机构Gartner公司的预计,数据即服务(DaaS)市场在2021年至2024年期间将继续增长253%。人们已经在内部部署虚拟桌面基础设施(VDI)时代走了很长一段路,对虚拟桌面架构的理解将会指导IT专业人员做出基本决策:企业是将资源投资于“自己动手”(DIY)方法,还是采用软件即服务(SaaS)方法的虚拟桌面交付更有意义?
在过去的20年中,应用软件已经从传统的内部部署DIY模型转变为基于云计算的SaaS模型,例如,Microsoft Exchange让位于Office365,Siebel让位于Salesforce CRM。
在这种情况下,过渡到SaaS应用程序模型的最终客户可以专注于从这些解决方案中获得更大的业务价值,而不是专注于购买、集成、升级和运营基础设施,这在虚拟桌面业务中也同样适用。
云桌面以其灵活性、安全性的特点,大大简化了运维人员对终端设备的运维工作,同时也可以让用户不再局限于设备、地点、时间的限制,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访问自己的桌面系统。
云桌面技术是云计算虚拟化技术的一种方式,可以使得硬件资源的利用更加有效率,通过集中性的管理也让IT系统硬件的维护成本更低。
腾讯云桌面(CVD)提供随需快捷交付的虚拟桌面服务,满足移动办公、安全开发、在线设计等场景需求,提升业务访问的安全性和连续性。通过自适应传输协议,终端用户可以获得优质的云桌面访问体验,构建安全的数字化工作空间。
1、高效管控
在腾讯云上,可以实现分钟级的云桌面交付,支持对多个地域云桌面实例创建、分配、退还等全生命周期管理,极大提升部署和维护效率,从容应对突发的业务需求。
2、灵活交付
云桌面实例规格丰富,包括多种高性能 GPU 图形桌面。您可以按需打造实例搭配方案,覆盖高效 OA 办公、安全开发、图纸设计、视频编辑、重载渲染等复杂场景。
3、安全稳定
数据保留在云端不丢失,桌面策略构建安全围栏防泄密,水印威慑截屏拍照,协议加密传输屏幕变量,有效提升核心敏感业务访问的安全性和连续性。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