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小程序,我们最先想到的肯定是微信小程序。但是,你可知道,除了微信小程序之外还有八家小程序平台?你可曾想过,为什么这么多厂商分别要推出自家的小程序呢?
2017年1月9日,微信小程序正式面世。随后,支付宝、百度、头条也相继跟进,分别推出了自己的小程序。
小程序的特点是:无需安装、触手可及、用完即走、无需卸载、更新便捷。相较于传统意义的 APP,小程序开发更为快捷,为企业节省了人力成本,也大幅降低了应用对用户手机磁盘空间的占用。
截至目前,市面上已经有微信小程序、百度智能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淘宝小程序、字节跳动小程序、美团小程序、QQ小程序、360小程序、虎牙小程序,共计 9 家小程序平台。
除淘宝小程序和美团小程序外,其他小程序都有公开的开放平台,开发者都可以进行开发和接入。
首先,我们需要搞明白一个逻辑:任何一个软件产品推出之后,最先做的事情是获取用户,然后想法留住用户并让用户保持活跃,从而通过用户获得收益。
在上述小程序平台的开发厂商中,每一家厂商的主应用及其体系下子应用的用户体量都非常大。各厂商所面临的相同问题是:用户增量放缓,拉新的成本和难度越来越大。所以,他们不得不考虑如何最大限度的留住用户,让用户花更多的时间在自己的 APP 中。
留住用户的最佳策略就是让用户在本应用内完成他所需的事项,但应用的体积还不能明显增加。传统的应用开发方式虽然能满足前者,却很难做到后者。所以大厂就考虑用另一种方式来实现,然后就有了小程序。
借助于小程序,厂商在自己的主应用中可以方便的嵌入同一体系子应用的入口,从而形成闭环,达成矩阵效应。比如,在微信小程序中可以通过拼多多小程序购物;在支付宝中也可以通过饿了么小程序点外卖。
同时,厂商将小程序API开放,允许外部开发者接入。这样既节省了外部企业应用开发的成本,也为小程序厂商的主应用实现了引流,降低了主应用的获客成本。从而促进小程序厂商主应用的平台化,增强用户对厂商主应用的依赖性。
所以,各大厂商分别推出自己的小程序本质上还是为了争夺用户,有了用户就会有流量,有了流量自然就会有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