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一篇笔记高速直调激光器里提到啁啾效应,COO对此比较感兴趣。我解释了下,说是光的频率随时间变化,就像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COO不是特别满意,所以这篇详细地讲一讲啁啾效应。
啁啾(zhōu jiū)在汉语里是拟声词,形容鸟叫声。啁啾效应(chirp effect),是指信号的频率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借用成龙大哥的一副图,念出duang~这个音,相信会对啁啾的理解会更加深刻些。
光场的相位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其瞬时频率定义为相位对时间的导数,
如果相位随时间线性变化,频率保持不变。如果相位是二次型相位或者更高阶,光的频率就会随时间变化,也就是所谓的啁啾。如果频率随着时间变化而增大,称为上啁啾;反之,称为下啁啾。
啁啾产生的原因比较多。在直调激光器中,由于注入电流的变化,引起载流子浓度的变化,导致激光器折射率的变化,使得光场的相位随时间变化,产生啁啾效应。该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不同频率的光群速度不一致,导致携带信息的脉冲形状发生变化,限制了脉冲的有效传输距离, 如下图所示,
(图片来自 http://slideplayer.com/slide/5740423/)
在超快光学中,超短脉冲中含有多个频率的光,当该脉冲经过某一介质时,由于材料的色散,不同频率的光群速度不一样,使得脉冲波包中不同位置处光的频率随时间变化,进而导致脉冲展宽,如下图所示,
(图片来自 http://ticc.mines.edu/csm/wiki/images/f/f0/UFO05-Dispersion.pdf)
三阶非线性效应也会导致啁啾效应的产生,例如克尔效应,自相位调制效应等,其瞬时频率满足下式,
由于啁啾效应,光脉冲中不同频率的群速度大小不一,例如红光速度快,蓝光速度慢,导致最终叠加起来的脉冲宽度变大。如何消除啁啾效应?一个自然的想法,让脉冲通过一个色散性质相反的材料,使得原先速度快的频率成分速度降低,而原先速度慢的频率成分速度变快,最终大家步调一致,脉冲被压缩, 示意图如下,
啁啾效应也可以发挥好的作用,例如在啁啾脉冲放大(chirped-pulse amplification)技术中,利用啁啾效应使得脉冲展宽这一现象,展宽后脉冲的峰值功率降低,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功率,从而得到大功率的激光脉冲。
以上所述的啁啾效应都是指频率随时间变化,将这一概念拓展到空间,空间频率(倒格矢)随空间位置变化,称为空间啁啾。典型的例子是啁啾光栅(chirped grating), 其光栅周期随空间位置变化而变化,如下图所示。由于其周期随空间变化,可以满足多个波长的布拉格反射条件,该光栅可以反射较宽波长范围内的光波。
(图片来自文献1)
由于群速度色散,非线性效应,注入电流的变化等原因,导致啁啾效应的产生。啁啾效应的直接结果是脉冲展宽,其有理有弊,需要合理应用。
以上是对啁啾效应的简单介绍,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参考文献
1. B. McMillen, Self-Powered Fiber Bragg Graing Sensors
扫码关注腾讯云开发者
领取腾讯云代金券
Copyright © 2013 - 2025 Tencent Cloud.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云 版权所有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ICP备案/许可证号:粤B2-20090059 深公网安备号 44030502008569
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证150476号 | 京ICP备11018762号 | 京公网安备号11010802020287
Copyright © 2013 - 2025 Tencent Cloud.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