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创造历史!龙飞船成功对接空间站,正式完成第一阶段任务

创造历史!龙飞船成功对接空间站,正式完成第一阶段任务

作者头像
镁客网
发布2020-06-04 16:48:09
发布2020-06-04 16:48:09
485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镁客网镁客网

目前何时返航尚未确定。

策划&撰写:Lynn

继5月31日凌晨龙飞船成功发射之后,马斯克再次创造历史。

发射后约19个小时,在东北和蒙古边境上空,载人龙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今天凌晨1点25分,宇航员Bob Behnken和Doug Hurley顺利进入空间站,宣告运送任务圆满成功。

这是空间站迎来的首架商业载人飞船,它的成功对接意味着第一阶段任务正式完成。日后借助商业飞船,越来越多普通人也能够进入太空。

人工+自动系统,历史性对接完成

这次空间对接采用的是SpaceX的自动对接方式。

去年3月,载人龙飞船成功进行首次不载人试飞,搭载了一个假人模型的载人龙飞船在国际空间站停留5天后返回,当时就采用了这种自动对接方式。

简单来说,成功对接的要求就是“撞得上、弹不开、撞不坏”,但是因复杂的宇宙环境和极快的飞行速度影响,任何细小的偏差都可能导致对接失败,因此空间对接是一件技术难度和风险都很高的事情。

此次,龙飞船在与空间站对接工程主要依赖的就是其自动对接系统,不过在距离空间站220米时,Doug Hurley在自动对接系统接管前也“秀”了一波手动操作技术,无缝对接自动系统。

随后在系统的操作下,12个钩子对接完成,龙飞船与空间站成功对接。同时,国际空间站员工、NASA宇航员Chris Cassidy调节对接压力、二氧化碳浓度,并通电,为龙飞船供电。

对于对接的完成,Doug Hurley也颇为感慨,“自从美国宇宙飞船最后一次与国际空间站对接以来,能够成为这9年努力的一份子,我感到非常荣幸。”

有意思的是,这次对接正好在中国东北地区上空,有天文爱好者用单反相机和超长焦镜头拍摄到了这壮观的一幕。

商业航天划时代

不得不说,SpaceX载人龙飞船的成功发射,为整个商业航天领域带来了希望。

马斯克的成功预示,在航天领域,企业还是有竞争力的。NASA总长Jim Bridenstine在几天前的记者见面会上,就特地强调了民营公司SpaceX的最大长处:不受其他约束,愿意多次尝试和修正错误(Try and Error)。

不过想要实现这一过程,势必要耗费巨额的资金。对于大家最关心的这一问题,马斯克也在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可以通过提高重复发射率、一级火箭回收重复利用等方式,降低成本。

对比来看,俄罗斯联盟号发射使用R7火箭,每枚R7火箭7850万美元,而猎鹰9号发射的平均成本为5700万美元。

此外,新技术也成功应用到航天领域。以龙飞船为例,它用上了传感器、大数据等技术,这样飞行计算机依靠算法可以自行判断距离空间站的距离、飞行速度等,据此调整角度和安排启动火箭推进的时间点,大大提高了可靠度。

而随着越来越多技术被应用,商业航天的产业链也将壮大,这为航天发展和未来的多元性提供了更多可能。

不过目前在性能上,俄罗斯联盟号发射使用的火箭表现明显更优秀,它自1967年4月23日首次载人发射以来已有144次成功记录,而且只要三个半小时就能到达空间站,明显优于SpaceX。

由此看来,商业航天的发展,道阻且长。

返程尚未确定

接下来,Bob Behnken和Doug Hurley将会与SpaceX任务控制中心合作,通过测试环境控制系统、显示器以及操纵推进器等手段,验证飞船性能是否符合预期。

未来的返航过程将比发射更危险,对此马斯克表示,“为了宣告胜利,要把他们安全带回家,我们正在尽一切努力把再次发射和返回的风险降到最低”。

不过目前还无法确定何时返航。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0-06-01,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镁客网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人工+自动系统,历史性对接完成
  • 商业航天划时代
  • 返程尚未确定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