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涉及配置主要是深度学习方向的,如有个性化需求可以阅读参考文献以及自行再搜索文章尝试。
最近需要学习深度学习的同时混一混Kaggle社区,所以部署Kaggle Docker以便环境上一致,因此需要安装Ubuntu以便环境的部署。因此需要在已有Windows 10的带有GPU台式机上安装双系统来部署,为了方便以后有使用需求,现简单总结下双系统的安装情况。
注意:本文首次撰写于2019-07-13,最近修改时间为2019-07-13,请注意相关程序的可用性与安全性。
本文也在Windows 7下进行安装并通过,也可通过此文进行Windows 7+ Ubuntu 18.04的安装。
安装需要准备镜像、刻录镜像软件和容量可观的U盘。
软碟通刻录镜像至U盘,在Windows下以管理员方式打开后,打开镜像文件,选择启动-写入硬盘映像,选择插入的U盘,点选入即可。
如果操作有问题请自行搜索解决方法,本文不再赘述。
我这里以一块新的SSD进行的安装,为保持一致,SSD已通过PE转为UEFI引导,如果是同一块硬盘的未分配存储也是可以的。
BIOS引导进入安装U盘,选择“Install Ubuntu”,然后选择语言、测试键盘。如果是有无线模块的电脑,这几步之后会让你选择是否连接无线,我们可以暂时不连接。
在更新和其他软件页面,选择正常安装,并且不要勾选“为图形或无线硬件,以及其他媒体格式安装第三方软件”。
接下来就是安装类型了,如果机器已经有预装Windows的情况下会提示如图所示内容。这里我们选择其它选项。
注意:在本文的参考文献1中,博主认为不应该选择此项而应该选择第一项,并且吐槽别人选择其它选项是不对的。其实这里的情况是,如果选择第一项,那么Ubuntu将根据探测引导结果通过程序自动进行挂载点的选择与引导的添加,这与我们需要个性化定制挂载点的需求相违背。而其它选项中需要指定引导挂载点为存量系统(这里是Windows 10)已有的引导挂载点才可以,下文将详细说明。
在下面的挂载点,我们根据磁盘的情况进行挂载。选择空闲的分区(一般肉眼就能看出是哪块盘),然后双击或者点击左下角加号,输入大小、分区类型和挂载点即可。
这里的挂载点就有讲究了。如果各位搜网上各种说法的话,什么swap啊boot啊挂载点各种出来了。但是,都9102年了,GPT逐步替代MBR的时代都过去七八年了,UEFI引导淘汰BIOS引导都成为了主流,笔记本电脑动辄都16G内存了,为什么各种教程还是写/boot
啊/swap
啊一堆挂载点?除了浪费空间还是浪费空间!
对于挂载点我的建议是:
/home
挂载点和/
挂载点需要设定,根据自己情况设定。例如我需要未来部署Kaggle Docker,所以设定/home
挂载点15G,其余空间全部分配给/
挂载点。分区及挂载点设置好后,记得最下面的“安装启动引导器的设备”选择正确,设定EFI引导挂载点的需要选择对应分区挂载点,未设定的请选择列表中标示“Windows Boot Manager”的分区挂载点。否则安装后系统找不到引导无法启动Ubuntu。
上图摘自网络
接下来就是选择时区和设定主机名和用户名啦,没啥特别注意的按照自己需求个性化设定就好啦。
然后就是重启,选择Ubuntu就可以进入系统咯~
/etc/default/grub
:
sudo vim /etc/default/grub
打开后,修改GRUB_DEFAULT
字段,这个是修改默认启动项的,正常应该是GRUB_DEFAULT=0
。即默认是Ubuntu启动。如果我们想改成默认Windows,可以在启动时观察grub中Windows启动项在哪一个记一下,然后改一下就好了。比如我的Windows启动项在grub启动菜单中显示为第3个,那么这里改为GRUB_DEFAULT=2
即可。
当然,还有个特殊的选项叫GRUB_DEFAULT=saved
,按照如下设置后,每次你手动选择的启动项都会设置为下次开机默认的选项:
GRUB_DEFAULT=saved GRUB_SAVEDEFAULT=true
设置好后,运行如下命令写入grub使设置生效:
sudo update-grub
如果有远程需求的,可以按照如下经验来做:
GRUB_DEFAULT=saved
。/etc/ssh/sshd_config
,在这里可以定义SSH的服务端口,默认端口是22,你可以自己定义成其他端口号,如222
。
把配置文件中的PermitRootLogin without-password
在最前面加一个#
,把它注释掉,再增加一句PermitRootLogin yes
。
然后重启SSH服务:
sudo /etc/init.d/ssh stop
sudo /etc/init.d/ssh start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