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小伙伴们,今天兔君自告奋勇写公众号,兔妞也不好阻拦是不
,那么就让我们一同欣赏Zookeeper讲解(二)吧~~兔妞的Flex以及ES6的后续也不会终止的啦~~
上一期的Zookeeper讲了Zookeeper的使用场景以及其数据模型,今天兔君会带领大家讲解Zookeeper的节点类型以及Watcher机制。
Zookeeper一共有如下四种类型的节点
(1)持久节点(PERSISTENT)
客户端与Zookeeper断开连接后,该节点依旧存在。
(2)持久化顺序节点(PERSISTENT_SEQUENTIAL)
客户端与Zookeeper断开连接后,该节点依旧存在,只是Zookeeper给该节点名称进行顺序编号。
(3)临时节点(EPHEMERAL)
客户端与Zookeeper断开连接后,该节点被删除。
(4)临时顺序节点(EPHEMERAL_SEQUENTIAL)
客户端与Zookeeper断开连接后,该节点被删除,只是Zookeeper给该节点名称进行顺序编。
Watcher机制是整个Zookeeper的重中之重,正是有了Watcher机制,才会让Zookeeper有如此广泛的应用。那么什么是Watcher机制呢?我们可以理解成是注册在特定Znode上的触发器。当这个Znode发生改变,也就是调用了create,delete,setData方法的时候,将会触发Znode上注册的对应事件,请求Watch的客户端会接收到异步通知。具体交互过程如下:
(1)客户端调用getData方法,watch参数是true。服务端接到请求,返回节点数据,并且在对应的哈希表里插入被Watch的Znode路径,以及Watcher列表。
(2)当被Watch的Znode已删除,服务端会查找哈希表,找到该Znode对应的所有Watcher,异步通知客户端,并且删除哈希表中对应的Key-Value。
了解了Watcher机制的工作机制后,有以下几点总结比较重要。
(1)Watcher具有一次性,无论是服务端还是客户端,一旦一个Watcher被触发,ZooKeeper都会将其从相应的存储中移除。因此Watcher需要反复注册。
(2)客户端串行执行:最终Watcher会被放入一个队列中串行执行。
(3)Watcher只会通知客户端发生的事件,不会说明事件的具体内容。具体内容的逻辑都在客户端进行回调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