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转载自公号多元思维Hack,文章有删改。
从小到大,从学校到社会,没人教过我们如何赚钱。
我们常常惊叹一些高手的赚钱能力,好像任何东西在他们眼里,都能变成用户需求,进而做成产品,获得收益。
这种赚钱能力,普通人能学会吗?该怎么学?
知识付费时代,很多专家开付费课程,这使得普通人也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入门某个领域,比如:写作、运营、产品、营销等。
但是你知道吗,赚钱能力,其实和这些技能一样,也可以学习、练习,直到熟练,最后变成高手。
下面分享一下,我是如何看待挣钱的几个阶段,文章中不同阶段,我都会列举一些真实经历,希望对你有启发。
我的大学专业是自动化,但自动化毕业做什么,我一直很迷茫。
于是我就报了培训班,学习编程。大学 4 年,学习 C 语言、Linux、C++、操作系统、计算机原理这些,毕业也顺利找到了软件开发的工作。
一开始做的是网络,后来去了一家云计算公司,但都是写代码。
这个阶段,身边的朋友都是程序员,所以讨论的话题也是技术相关,思维方式也是技术角度。
当时我和朋友,也做过一些项目赚钱,但由于思维局限,只想着怎么把产品做出来,用什么技术性能更高,二忽略了「用户在哪里,怎么才能让他们知道产品,并且愿意使用,如何盈利」这些事情,最后项目就失败了。
在一些知识星球,我才觉得自己真正接触到了互联网 ——
虽然现在看起来,这些东西平平无奇,但对于当时的我,就是世界观的颠覆。
于是,我开始每天在知识星球看这些案例,一开始几乎全都看不懂,我就自己百度,搜资料,对比,思考。
慢慢的,再看到新案例,我就知道,这个东西以前见过,可以赚钱,某某大佬是做这个的,有哪些不同的操作方式,类似的模式还有哪些。
再后来,看到一些新案例,我竟然能说出哪些地方不好,该如何优化。
这个感觉很奇妙,我也很困惑,啥时候,我竟然从小白变成伪专家了。
后来,我听 xdite 老师讲元学习课,突然明白了!
课程里有个理论 ——
我们不妨想一想,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大脑是如何运行的?
大脑其实是根据以往积累的经验,自己总结了一套评判标准或者解决方案。
我正是因为看的赚钱案例很多,所以大脑里存了很多和赚钱相关的信息,这时候遇到新案例,大脑会自动将已有信息,和新信息联系、对比、分析,然后按照之前固定的思考流程,给出一个解决方案。
这个解决方案就是,这个案例有哪些类似模式,哪里不够好,该如何优化等。
也就是说,我从看到新案例,到得出解决方案的这段时间,大脑并不是在思考,而是按照以往积累的经验,用固定的思维,做流程化的演算!
而这些流程化的演算,正是之前看大量案例时,大脑的思考过程!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我觉得这个现象,绝不是偶然,于是搜集了一些信息:
例子不一定合适,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一定在这个领域,花了很多功夫,钻研了很多案例,才能做到最好。
于是,我们很容易推导出,任意一个行业、职业,或者技能,如果你大量研究优秀案例,分析总结其背后的原理,最终你肯定也能在这个领域做的很好。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高中班上的学霸,他们肯定是桌上摆满了习题集,他们做了很多习题,并且从中总结了一套「答题公式」,所以遇到难题,他们按照大脑里的公式演算就行了,这并不是学霸的大脑多聪明,而是做的多,大脑里各种类型的难题,都有了固定的解决方案。
这个道理,放到赚钱上也一样,我们只有看足够多赚钱案例,并且深入思考,记在大脑里。以后如果遇到新案例(需求、场景、产品),我们才能从已有记忆里,提取出对应的解决方案,做出有效行动。
如果大脑里啥也没有,怎么可能突然「茅塞顿开」,想出一个创意,然后赚到钱!
没有重复的练习,不可能精通任何脑力活。
这一点,适用于任何行业、领域、技能。
在开眼阶段,你看到大量赚钱案例的同时,肯定会时不时心痒:「这个东西,看起来不难,我也能做」。
于是,你照猫画虎,也学着做。
但这个阶段,你只看到了事情表面,对这个产品的底层模式并不了解,所以,大概率你会失败。
比如,我最早知道淘宝客后,就觉得这个很简单:在淘宝联盟,输入你想买的商品链接,生成一个专属链接,发给其他人,然后别人通过这个链接购买商品,你就能获得佣金,没有一点操作难度。
为此,我还专门发了朋友圈:「大家以后淘宝买东西找我呀」。
结果当然失败了,一个成交都没有。
现在想想也正常,我只看到了这个模式表面的样子。
如果真正要做这个项目,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
后来,我对这个模式加深了分析、研究,也做了更多尝试。最好的一次,一条信息,赚了 5000+。
但我并没有深耕这个领域,因为从个人经验、专长、发展来说,我比较倾向「复制时间」的模式,一次动手,然后躺赚的那种,我也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之后,我尝试了很多案例,和前面说的一样,失败多,成功少。
这里想说的是,一开始我们看到好的案例,觉得自己也能做,然后复制模仿。如果失败了,这是正常的,不要因此丧失信心。
借用一句鸡汤:失败乃成功之母,爱迪生发明电灯,还失败了 8000 多次呢。
如何在从失败中,找到成功的种子,重点在下面第 3 点。
看多了案例,我们也跟着模仿了几次,成功少,失败多。
这时候,我们需要分析,为什么会失败?
互联网赚钱无非 2 点:
肯定是某个环节出了问题。
如果产品没流量,我们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这时,我们需要分析别人的成功案例,挨个对比:别人的用户是哪里来的?是写文章吸引,还是网站 SEO,还是淘宝引流,还是微信群裂变,或者是和其他人合作分成等。
然后模仿他们,改进自己,继续尝试。
如果产品有流量,但是用户没付费,没有盈利,这时候我们也要多问为什么?
这时,我们还是应该分析别人的成功案例,挨个对比:别人的产品是怎么介绍的?价格为什么这么低?为啥他的文案这么通俗易懂?为啥他是免费送的?里面有啥玄机?
然后模仿他们,改进自己,继续尝试。
失败,分析、总结,改进; 重来; 失败、分析、总结,改进; 重来; 失败、分析、总结,改进; 成功; ……
尝试、分析、总结、学习、改进,不断重复,最后做出来的才能是好产品。
随着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升,我们做的事情,可能会跳出自己的专业领域,因为赚钱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很高的事情。
最后,经过摸索,我们会找到适合自己的一个领域,依靠自己的独特优势,赚得自己的第一桶金。
亦仁有次分享说 ——
看到别人真的赚到了钱,赚到了比工资收入多的多的钱,才愿意相信:原来,除了那些媒体报道的高大上的项目,除了正常的上班领工资外,也有很多互联网上的小项目,一年赚个比工资高一些的收入,也没想象中的那么难。
赚钱从来都不是一件俗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通过了解不同的赚钱方式,你会认识到不同的世界。
当你见多了这种赚钱的方式,潜移默化中,对赚钱也会有一定的敏感度,慢慢的,你会发现,你也能赚钱了。
正如文章前面所说的:培养赚钱能力的过程,分为 3 个阶段:
这个顺序无法倒转,首先我们应该多看,那么哪里有那么多案例可以看呢?
当然还有更多其他赚钱类的知识星球,只是这几个,我比较熟悉。
根据我的观察,这 3 个不同星球,分享的赚钱案例类别不同;即使同一个案例,不同的人,他们对同一个案例的分析角度也会不一样,能看到更多不同的技巧。
还记得我们第一点讲的吗?
我们只有看足够多赚钱案例,并且深入思考,记在大脑里。以后如果遇到新案例(需求、场景、产品),我们才能从已有记忆里,提取出对应的解决方案,做出有效行动。
加入 1 个星球,我们能看到 100 个案例。 加入 2 个星球,我们看到 200 个案例。 加入 3 个星球,我们能看到 300 个案例。
而且并不是所有案例,我们都有兴趣。这里就是拼概率,比如 100 个案例,有 1 个可以让我们有所触动,有所思考,有所行动,那就是 1% 的概率。
那么 3 个星球,我们看到 300 个案例,可能就会有 3 个能打动我们,我们就比别人多了 300% 的成功几率。
看的多,思考的多,在概率不变的情况下,让分母变大,这样分子才能变大。
不一定!
看案例,只是锻炼大脑思维、培养信息敏感的一种方式,具体能否赚到钱,还要根据我们看案例时是否会多思考,思考后是否会行动,行动后是否会分析、总结、改进。
而且,这篇文章介绍的方式,比较适合从 0 到 1的项目,也就是赚 10w 以内。
从 1 到 100,还需要学习更多知识,比从 0 到 1 更难。
这世上,高价值的事情,都不是可以轻松完成的。
但不看这么多案例,没有这个「开眼」「复制」「贯通」的过程,我们连从 0 到 1 都做不到,更别谈从 1 到 100。
我知道,肯定有朋友会说,你这个是收智商税,要不为啥要收钱呢?
如果我们认真看了这篇文章,并且思考了,会发现,上面这些星球,本身就是很好的赚钱案例。
如果你是做运营的,你肯定知道有专门的运营分享案例的圈子,比如H5,或者小程序、爆文、裂变活动等。
还有,你应该见过一些产品,整理了一些电子书PDF、行业报告,然后收费卖会员。
其实上面说的产品都属于「信息整合」,信息整合这个事情,本身就存在很大价值,所以成了一个强需求。付费后,这些资料、案例有专人整理,你需要的话,随时可以查看。既省时间,又省精力,难道不值得付费?
为什么这种模式放到运营圈,换成电子书,大家就觉得正常,而换成赚钱案例,大家就觉得是智商税?
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觉得赚钱这事上不得台面,教人赚钱,就更俗了。
但是,如果他做这个事情,本身赚不到钱。我们可能又会说,「一个教赚钱的,自己却赚不到钱,太可笑了」。
人就是这么矛盾。
最后还有一点,看案例的过程,肯定还会出现一些个人心态上的变化,具体表现为焦虑、迷茫、嫉妒等,这些我都经历过。
写到这里,我已经把想表达的写清楚了,具体如何做,还是要大家做选择。
昨天有个程序员朋友,问我要不要加某个星球,本来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但他还是一直问,最后还问有没有折扣。
我是这么回答的:
最后再说明一下,这类星球——
听大多数人的话 参考少数人的意见 最终自己做决定
-END-
因为文中也提到了我的知识星球《就聊挣钱》,这里我也简单分享一下《就聊挣钱》知识星球的一些数据: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超过 1300+ 朋友加入,主题分享超过 890 +,精华主题 80 +,每周都有各种新鲜、有创意的思路分享在其中,我个人收获非常大。
因此我也非常有信心的持续在介绍这个知识星球,相信对这方面感兴趣的朋友,加入后可以碰撞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另外给大家说明的是,就聊挣钱第一期于 8 月 8 日到期,现在加入只有四个月的时间。在这方面大家也不用太顾虑,一方面现在加入已经储备了大量的内容,方便去消化,另外一期的用户在二期续费时会有优惠。
但我还是同意明白的观点,如果你在犹豫就不要加入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加入知识星球不能保证你挣钱。
扫码关注腾讯云开发者
领取腾讯云代金券
Copyright © 2013 - 2025 Tencent Cloud.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云 版权所有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ICP备案/许可证号:粤B2-20090059 深公网安备号 44030502008569
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证150476号 | 京ICP备11018762号 | 京公网安备号11010802020287
Copyright © 2013 - 2025 Tencent Cloud.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