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摩的,现已驶入中国。
没错,传闻许久的Waymo中国子公司正式落靴。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已经公示:
取名慧摩商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2018年5月22日在上海自贸区注册,由Waymo LLC 100%控股——算是Waymo无人车在海外披露的第一个全资子公司了。
该子公司注册资本350万元,外国法人独资,经营范围包括商务信息咨询、企业管理咨询、贸易信息咨询、供应链管理咨询、物流信息咨询、自动驾驶汽车部件及产品的设计、测试,提供相关配套服务等。
法人代表Kevin Bradley Vosen,同时兼任慧摩董事长。
Kevin Bradley Vosen,何许人也?
Waymo高管,2016年7月正式加入,任职总法律顾问,也是Waymo分拆独立以来的首任法务官(CLO)。
Waymo的CEO John Krafcik也在慧摩董事会中,任职董事。
另一位慧摩董事会成员是Waymo的CFO:Gerard Dwyer。
还有一位名为Franziska Frymann的监事,在Waymo的职位是业务总监(Business Controller)。
不过,慧摩公司的具体业务开展者,高级工程师王敏并不在公司董事名单中,他之前已经以“Waymo中国区负责人”身份有过公开亮相。
王敏亦是Waymo老同志了,2015年8月正式从英特尔加入Google X,开启无人车研发之路,其后跟随Waymo分拆,在Waymo任职高级工程师和经理。
但对于Waymo中国或慧摩具体要在中国做什么、能做什么,现在都没有披露,Waymo发言人回应中国法人实体确已建立,也有员工在上海工作,但不能评论更多了。
至于为啥叫“慧摩”,目前也无从知晓。
不过坦率说,跟Airbnb的“爱彼迎”给人的感觉差不多。
量子位曾有不成熟小建议“卫陌”,虽没有“慧摩”佛系,但应该意象意境隽永得多。
Anyway,成功注册总是好的,成功迈出第一步。
然而,这次Waymo设立中国办公室,无论是主体还是行事上,也非常独立。
慧摩注册办公地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那个开瓶器,也是Google上海办公室所在地。
但Waymo并没有跟兄弟公司Google借用办公室,而是选择了同楼不同层。
Google上海在环球金融中心租用了4层,58-62层,但慧摩则选择了共享办公空间的28层注册,可能也是员工相对比较少的缘故。
此外,慧摩公司的成立,还意味着Waymo开启了海外拓展的步伐。
今年6月底,Waymo的CEO John Krafcik就表示,将启动海外业务,不过当时外界更多把“可能性”放在了欧洲,特别是车企林立的德国。
当时德媒也有消息称,Waymo会采用合作的方式进入德国\欧洲,并且不会使用Waymo的品牌开展服务,还会找打一个当地的供应商,由Waymo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和技术维护,供应商提供车辆和生产工厂。
万万没想到,中国的消息比欧洲还是快得多。
这可能也与上海政策方面的吸引力有关。
今年8月,上海经信委还专门组团前往硅谷,试乘Waymo等无人车,并“争取Waymo无人驾驶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上海。”
同时,上海经信委也向Google高层发出邀请,希望“Google的CEO桑达尔•皮查伊等AI相关企业高层参加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其后,小道消息,Google不仅会有高层代表团参加首次开办的世界AI大会,还赞助了其中一个分论坛。
而且量子位也发现,上海经信委对无人车等前沿技术的关注,早在2014年就开始了,当时还专门通过公众号发布了Google无人车的相关进展情况。
所以现在迎来“慧摩”,也是诚意换来进展。
但即便如此,慧摩无人车想要真正在中国上路,或者将Waymo在美国的方式完全复制到中国。
恐怕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熟悉Waymo的朋友都知道,Waymo现在共有三项业务:
自动驾驶出租车、物流/递送服务,以及软件和技术授权。
其中发展最核心还是自动驾驶出租车,但目前慧摩以独资形式,恐怕让上海也是有心支持而政策无先例。
无人车路测或运营,都需要对周围环境路况的感知、扫描,以Waymo和慧摩的身份,即便有“激光雷达”和“相机”等眼睛,但政策方面不放行,也会是“有眼无珠”的结果。
只能希望无人车初速度第一的Waymo,在中国也能创造惊喜吧。
慧摩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