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国香港的《南华早报》有一个长篇报道,介绍了微信如何变成中国用户最多的手机 App。
我读了很有收获,就结合维基百科和其他公开的资料,总结了一份微信的发展史。
2010年6月,苹果发布 iPhone 4。当年中国的智能手机销量是3610万部,2011年就猛增到9060万部,2012年更是飙升到2.142亿部。很显然,手机软件(尤其是即时通信软件)即将爆发。
2010年10月,腾讯广州研发中心开始开发微信。研发负责人是张小龙,当时是 QQ 邮件移动版的负责人。2005年,他的前一个产品 Foxmail 被腾讯收购,他因此加入腾讯。他带领一支不到10人的团队,不到70天的时间内开发出了第一版微信,击败了另外两个内部同类项目。腾讯公司总裁马化腾确定这款产品的名称叫做"微信"。
2011年1月21日,微信正式发布,第一版只允许用户发送文本和照片,不能发送短信。一位用户在苹果公司的 App 商店留言:"不能像飞信那样,给其它手机发免费短信,我不知道这种产品有什么意义。"但是,飞信(feixin)当时不愿意向非中国移动的用户开放它的短信功能,导致没有能进一步占领市场。
2011年5月,微信推出了"语音消息"这个关键功能,让用户的手机变成对讲机那样工作,每条语音消息不能超过60秒。马化腾后来说:"语音消息将不习惯在智能手机上打字的商人转变为微信用户。"微信的每日用户增长从 10000 增加到了 60000。
2011年7月,微信增加了基于位置的服务"附近的人"、"漂流瓶"和"摇一摇",允许用户与附近的陌生人联系。每日用户增长跳升到了100,000。
2012年3月,微信达到1亿注册用户,这时距离产品推出433天。
2012年4月,微信开始国际化,英文名称定为"WeChat",并推出了多语言版本。
2012年5月,微信推出"朋友圈",允许用户分享自己的生活。这使得微信从一个即时通信软件,向社交网络发展。
2012年8月,微信增加"视频通话"功能,并且提供了网页版。
2012年9月17日,微信达到2亿注册用户。
2013年1月15日,达到3亿注册用户,成为全球用户最多的通信软件。
2013年8月,微信添加了公众号、微信支付、表情商店和游戏中心等大量功能。公众号使得微信变成内容平台,游戏中心使得微信具备娱乐功能,游戏中心的第一个游戏是"飞机大战"。微信支付最早只限于游戏内的支付,后来才演变成通用的支付工具。
2013年8月,中国以外的注册用户达到1亿。
2014年1月,腾讯联合创始人张志东希望改变传统的向腾讯员工发红包的形式,就委托微信团队的一个工程师开发了微信的红包功能。这个功能在春节前夕向公众开放,结果一炮而红,那年春节超过800万中国人收到超过4000万个红包。为了发红包,用户开始将他们的银行账户,绑定到微信手机钱包,这使得微信有能力与支付宝竞争。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称这件事是"袭击珍珠港"。
2014年10月,朋友圈允许发布短视频。
2015年5月,增加微信运动功能,可以记录用户每天走了多少步,并给出排名。
2016年1月,张小龙宣布正在研发小程序,这个功能允许商家和第三方开发者在微信里面运行自己的应用程序,完成一些特殊功能,比如点餐和购物,用户不用额外安装。对于微信来说,小程序可以提供用户粘性,并且增加线下服务的能力。
2017年1月,小程序的开发指南和 API 正式发布。
2017年12月,微信正式推出小游戏,它属于小程序的一个类别。同时发布了一个小游戏"跳一跳"作为演示,这个游戏的日活跃用户达到1亿。
2018年2月,除夕夜共有6.88亿用户使用了微信红包。当月,微信的全球活跃用户达到了10亿。
2018年6月,微信小程序数量超过100万,用户超过6亿。小程序将最终使得微信成为一个生态体系,其中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业务,为腾讯创造出无数的商业可能。
(完)